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特斯拉最新资讯  > 正文

马斯克花1亿美元支持的碳去除XPrize竞赛宣布首批获奖者

2021-11-17 11:52 · 稿源: cnbeta

据New Atlas报道,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XPrize竞赛已经发放了第一笔奖金,23个学生团队获得了奖金,以推进其碳去除技术。在这些获奖项目中,有的是针对大气层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问题的前瞻性项目,有的是希望同时解决一个以上环境问题的项目。

耗资1亿美元的"碳去除XPrize"竞赛于2月启动,旨在加速能够从海洋和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技术。由特斯拉和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资助,该竞赛将在四年内进行,竞争团队不仅要展示如何从空气中捕获碳,还要安全地储存至少100年。

作为更广泛竞争的一部分,500万美元被留作学生奖的奖金。这背后的想法是为了激励下一代的气候创新者,来自44个国家的195个团队投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提交的材料包括关于其技术的详细建议,以说服评委小组,不仅他们在科学上是可行的,而且这些学生有执行其计划的技术知识。

23个团队被选为获胜者,其中18个团队获得了25万美元的奖金,以继续开发他们的技术,并选择参加主要比赛。另外五个团队获得了10万美元的奖金,用于开发他们的技术,以支持更广泛意义上的碳去除的测量、报告或验证。让我们看看这批获奖者中一些有趣的例子。

来自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和Inrs-Eau Terre环境研究中心的Skyrenu技术公司希望利用直接空气捕集(DAC)系统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这些反应器被设计为从环境空气中去除二氧化碳,而该团队的版本将高浓度的气态二氧化碳输送到一个单独的设备中,在那里与矿井尾矿结合,产生碳化石,以便于储存。

该团队计划将这些设备直接安装在矿山废料现场,以尽量减少运输,其第一个港口将是魁北克省的废弃石棉矿,希望能减少残留物对健康的危害。该过程将由可再生能源驱动,该团队说,石棉矿现有的两千兆吨尾矿提供了700吨的二氧化碳清除潜力。

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 Blue Symbiosis团队希望通过重新利用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作为再生养殖场,来利用海藻的天然二氧化碳吸收特性。据该团队称,海上平台提供了主干,而海草将充当分支。该团队的目标是扩大生产规模,使该系统能够对海洋健康产生真正的影响,部分海藻还将被用于建筑材料,如耐火砖,使储存的碳可以被量化。

“我研究了将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重新利用到再生海藻基地的潜力,这导致了这样的结论,即这对环境和商业都有真正的希望,”团队负责人Joshua Castle说。“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的退役对政府和行业来说是一个新出现的600亿澳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要分担成本。海藻有可能为海洋健康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但如果不能扩大规模,对海洋健康的重大影响就无法实现。”

DAC系统正在成为未来除碳工作的一个关键支柱,来自多伦多大学的E-quester团队提出了一个版本,他们说比目前市场上的那些系统能效高16%。这取决于该团队所称的新型电化学再生系统,该系统回收所捕获的二氧化碳,以帮助为空气过滤过程提供动力,它所产生的纯二氧化碳能够被投入使用或封存。

气候变化的一个后果是我们的海洋酸化,这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珊瑚礁构成了严重威胁。迈阿密大学的酸化项目团队正在通过所谓的"绿色氢氧化物"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种用采矿业的废品、水和可再生电力制成的低碳形式的碱性物质。然后,这可以被添加到海洋中,以去除二氧化碳并降低酸度。

“本质上,它就像一个大的Alka Seltzer,”团队负责人Laura Stieghorst说。"当药片溶于水时,它可以中和酸。将这种液体分布在海洋中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并加速地质碳循环的一个自然部分,这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把它加速到人类的时间尺度,可以安全地锁住我们的人为碳排放超过10万年。"

全球农业实践每年都会产生数千万吨的植物废物,,这些材料在腐烂时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南伊利诺伊大学的Carbon Down Under团队正在开发一个系统,旨在将这些生物质液化,将其变成类似茶叶的溶液,可以注入到地下空隙。一旦进入那里,地下微生物将消耗该溶液并阻止二氧化碳进入大气。这已经在实验室进行了测试,该团队将继续进行实验,以探索其在现实世界的潜力。

团队成员Tia Zimmerman说:“从根本上说,我们正试图通过将碳置于地下深处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如果生活在下面的小生物不喜欢它呢?如果它们开始做一些对我们地表有不利影响的事情呢?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将如何处理这些碳,我想帮助找出这一点。”

剩余9500万美元奖金的“碳清除XPrize ”主竞赛的注册工作将持续到12月1日。更多信息可通过以下来源链接获得。

举报

  •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第二代星舰最后一次试飞 SpaceX证实星舰飞船已溅落至印度洋

    ​当地时间13日18时23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功发射升空,开启了其第11次试飞任务。此次试飞与以往不同,不再进行星舰回收环节,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附近海域,星舰飞船则计划最终在印度洋溅落。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已按计划坠入SpaceX发射设施以东的墨西哥湾水域,溅落过程顺利。�

  • V2版星舰谢幕!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升空 助推器已成功溅落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当地时间13日18时23分从美国得克萨斯州成功发射升空,实施第11次试飞。 和以往星舰试飞任务不同,此次试飞将不再进行星舰回收。按照计划,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附近海域,不返回发射场回收,星舰飞船最终将在印度洋溅落。 美国当地媒体称,目前,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刚刚坠入水中,溅落在SpaceX发射设施�

  • 特斯拉V14终于来了!整合Robotaxi技术 马斯克:FSD有了意识

    以下是FSD 14的主要功能更新 1、新增到达选项(Arrival Options):驾驶者可选择目的地停车类型,包括停车场、街边、车道、停车库或路边停靠。 2、系统可识别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紧急车辆并自动避让或靠边停车。 3、实现对封路与临时绕行的实时处理。 4、增加自定义速度档位”以调整驾驶风格。新增SLOTH”模式,以更低车

  •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由AI驱动 不是遥控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X分享其机器人Optimus学习中国功夫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Optimus能精准识别招式意图并自主做出反击动作,展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应能力。马斯克明确表示该机器人由AI自主驱动,非远程操控。网友反应两极,有人赞叹其酷炫,也有人认为AI尚无法完全掌握武术精髓。此外,马斯克曾在内部会议透露,特斯拉计划今年内完成首批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目标。

  • 马斯克:特斯拉正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正全力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认为该产品最终将成为公司最重要产品。该项目重要性显著提升,成为核心关注点。去年10月,该机器人曾在活动中承担递酒、表演及互动等任务。不过,项目部分环节难度超出预期,其中手部研发是最受关注的难题之一,特斯拉希望其手部具备足够灵活性,甚至能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动作。

  • 马斯克个人财富达5000亿美元 特斯拉市值飙升助力

    美股近日表现强劲,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科技股普遍上扬。英特尔涨幅超7%领跑,微软、苹果等巨头涨幅不足1%。特斯拉股价上涨3.31%,市值飙升至1.53万亿美元,单日增加490亿美元。其CEO马斯克个人财富突破50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主要得益于特斯拉及其他企业持股持续增长。

  • 马斯克再发火星言论:坚信有生之年会将人类送上去

    昨日,马斯克在X平台发布推文,坚信星舰飞船有朝一日终将把人类送上火星。 据悉,网友在评论星舰第11次试飞之后表示:不确定星舰何时能成功,但确信在自己有生之年,这是唯一能研发出的、有机会将人类送往地月系统之外的宇宙飞船。” 对此,马斯克给予肯定,他回复称:我相信星舰飞船会把人类送上火星,这条道路是清晰的

  • 影视飓风Tim梦想“撞车”马斯克:上火星、死在上面

    众所周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直有一个火星梦。 他曾宣称要把将8万名地球人送往火星殖民,他们将在火星上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在火星上休养生息,繁衍后代。 今日,罗永浩上新新一期播客节目,嘉宾为影视飓风创始人Tim。 Tim在谈话中透露,自己的终极人生梦想是上火星、死在火星。 罗永浩对此产生疑问:死在火星的必要是什么?”

  • 董明珠称格力向特斯拉提供服务 已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

    近日,在“2026品牌强国战略”共建行动活动现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向外界透露了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发展战略。她表示,格力目前已累计拥有近14万项专利技术,且所有技术均为自主开发,展现了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 董明珠进一步介绍,格力在高端装备领域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成功研制出100多款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这

  • 特斯拉计划推出更低价Model Y:应对美国停止补贴的影响

    特斯拉公司计划推出一款更低价版的Model Y车型,以此兑现其承诺,即推出一款价格更亲民的汽车,以应对美国电动汽车激励政策取消所带来的影响。 知情人士称,这款更便宜的车型将取消某些配置,并采用品质稍逊的材料,以弥补美国自本月起停止提供的最高达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优惠。 此前曝光的低价版Model Y实车照片显示,新车尺寸和在售版基本保持一致,但重新设�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