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spacex最新资讯  > 正文

日本航天公司ispace旨在将月球车运送到月球表面

2021-05-28 08:45 · 稿源: cnbeta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总部位于东京的ispace公司已被选中将加拿大和日本的月球车运送到月球表面。该公司将使用其最近披露的Hakuto-R着陆器执行这两项任务,目前计划在2022年和2023年执行。

加拿大航天局(CSA)选择了三家加拿大私营公司,每家公司都有独立的科学任务,来乘坐着陆器。Mission Control Space Services、Canadensys和NGC是在CSA的能力展示计划下获得奖励的首批公司,该机构的月球探索加速器计划的一部分。LEAP由加拿大政府在2020年2月公布,在五年内拨出1.5亿美元的专款,以支持加拿大私营企业的空间示范和科学任务。

作为任务的一部分,ispace着陆器将运送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空间中心(MBRSC)的22磅重的漫游车 "Rashid"。该漫游车将配备空间机器人公司Mission Control Space Services的人工智能飞行计算机。任务控制公司的人工智能将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在 "Rashid"漫游车穿越月球表面时识别月球地质。

ispace公司将为Canadensys公司携带相机,"以捕捉任务期间的关键事件"。这家日本公司还将收集月球图像数据,用于演示NGC的自主导航系统。

“我们很荣幸CSA授予的所有三家公司都分别委托ispace公司提供服务,在月球表面开展行动,”ispace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akeshi Hakamada在一份声明中说。“们认为这是ispace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与CSA公司建立信任的表现,也是对ispace公司在北美市场的积极地位的认可。”

ispace公司还将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运送一个可转换的月球机器人有效载荷到月球,此外还将进行操作和提供月球数据。在这次任务中收集的数据,即任务2,将被用来帮助设计未来的载人加压漫游车。

JAXA的月球机器人在转变为其表面形式之前,直径将只有80毫米左右,重量只有250克左右。该任务计划于2023年进行。 ispace公司没有透露交易的财务条款。

“当机器人在月球表面旅行时,由机器人和月球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关于月壤的行为图像,以及月球表面的图像将通过月球着陆器发送到任务控制中心,”JAXA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所获得的数据将用于评估定位算法和月壤对载人加压车驾驶性能的影响。"

ispace公司在2020年7月公布了他们的Hakuto-R着陆器设计。Hakuto项目诞生于Google月球XPRIZE竞赛,参赛团队竞争成为第一个将月球车送上月球,让它行驶500米并向地球发送照片和视频的团队。包括Hakuto在内的五个决赛团队没有一个能够完成发射,比赛随后在2018年结束,没有一个获胜者。

MBRSC和JAXA的漫游器将拥有与着陆器不同的部署机制,尽管Hakamada在周三的媒体发布会上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Hakamada说,着陆器正在德国进行组装,组装阶段刚刚开始。他补充说:“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将满足这个时间表。”

在月球表面使用水是ispace公司的长期目标之一。Hakamada说,该公司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能力来维持资源利用活动。

这只是利用SpaceX火箭发射的若干月球任务之一。美国宇航局(NASA)在4月宣布,这家太空初创公司被选中将人类送往月球表面,作为其Artemis项目的一部分,总授标价值为28.9亿美元。SpaceX还将在2023年从Firefly Aerosapce手中接过其月球登陆器的有效载荷。

举报

  • 相关推荐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2025高交会机器人展以“人机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展会覆盖工业制造、医疗康复、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汇聚宇树科技、优必选、赛博格等顶尖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最新成果。机器人正从工具转变为人类伙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人机协作新篇章。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 SpaceX第10次试飞成功 马斯克:星舰这次没有空中爆炸

    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从得克萨斯州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了其第十次试飞之旅。此次试飞任务备受瞩目,重点目标涵盖飞船部署模拟卫星、在太空中实施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关键环节。 据现场情况,发射约一个小时后,“星舰”的超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精准完成溅落。与此同时,二级飞船更是首次成功模拟释放星链卫星,并在印度洋预定海区顺利溅落,最后以解体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