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索尼最新资讯  > 正文

能成?索尼开始打造AI机器人厨师,厨艺要超越人类大厨

2020-12-16 14:31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月16日 消息: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主要的科技发展趋势,各大科技公司正加快入局这个领域。

今年4月,索尼推出了索尼AI,专注于游戏、图像、传感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研发。索尼AI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开设办事处,并与索尼的其他业务部门合作。

现在,索尼AI公布了其在美食项目中的第一个主要研究计划,旨在提高世界各地厨师的“创造力和技术”。

2018年4月,索尼开始投资人工智能在烹饪领域的应用。当时,索尼美国分公司索尼美国公司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签署一项协议,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

索尼表示,其最初的研发将专注于优化食物准备、烹饪和配送,因为机器人处理“各种复杂的食物准备任务”所需的技术日后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中。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分析,有73%食品服务工作者从事的活动具有自动化的潜力。

索尼美食项目包括:一款用于制作食谱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一款可以帮助厨师烹饪的机器人,以及一项以前面两项工作为基础的“社区共同创建”计划。

索尼AI表示,为了开发这款应用,它将利用一系列数据源,包括食谱和配料信息,如香气、风味、分子结构和营养,来训练“专有的AI算法”,帮助“世界顶级厨师”进行匹配、设计食谱和菜单创建。

该公司指出,配方制作对人工智能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因为食材组合非常灵活,以及必须考虑的地理位置、气候、季节、健康和食物偏好等限制因素。

“通过这个应用程序,(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制作美味的食物,而且是为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索尼AI补充道。

AI机器人厨师离我们不远了?

一个可以创建食谱的AI系统离我们并不远,比如IBM最近宣布,将与McCormick & Company合作,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新的口味和食品。

IBM的“沃森厨师”(Chef Watson)研究项目,通过分析数百种不同食材的化学成分来创造新食谱,创造了1万多种新菜品。

纽约初创公司分析风味系统的平台“Gastrograph”利用感官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找出食物的风味特征,并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洛杉矶的Halla开发的I/O平台使用人工智能为食品杂货、餐厅和食品外卖应用程序和网站生成类似Netflix的推荐,部分是通过利用餐厅菜肴、食谱、配料和食品的味道和风味属性数据库。

那么索尼AI即将推出的烹饪机器人又有什么特点呢?索尼表示,它将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模仿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帮助完成从准备到做菜的整个烹饪过程。

这一项目可以说对厨师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威胁性,索尼AI目标是复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越厨师的技能和技术,以“高精度和速度”,开发可以远程操作的机器人,为偏远地区的人们送餐。

索尼AI表示,它将与大学、研究机构和机器学习研究“最前沿”的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支持这些举措。该部门还承诺与“广泛”的食品相关领域的创造者和专家“加强沟通和对话”。

事实上,机器人做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一月份的消费电子展,三星推出了厨师机器人,一个协作机器人手臂可以帮助厨师准备食材。

另外,有些创公司已经将这一概念商业化,使用机器人,可以快速准备比萨饼、薯条、汉堡等新鲜食物。

不过“更高级”的只能机器人厨师还处于发展研究阶段,也有失败的例子。今年6月,专注于披萨制作的机器人初创公司Zume关闭了业务,转向食品包装、生产和运输系统。可见索尼AI美食项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十方融海小智AI:以科技温度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近日,小女孩“小十三”与十方融海研发的小智AI机器人深情告别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1分17秒的对话不仅让无数网友泪目,更展现了AI技术的情感温度。十方融海团队迅速响应,跨越600公里为女孩送上定制版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并推出儿童心理陪伴计划。该事件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彰显科技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成为“技术向善”的生动实践。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开发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助力可靠人工智能系统技术

    微算科技开发了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技术,通过创新队列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优化CNN推理过程,结合分布式计算与隐私保护机制,在降低边缘设备计算延迟的同时强化数据隐私。该技术将推理任务智能分配到不同节点,减少数据传输范围,实现高效推理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为智能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新达“入职”海尔工厂,机器人真的开始进厂打工了?

    人形机器人新达在重庆海尔冰箱互联工厂成功落地,标志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阶段迈向场景实训。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新达具备更高场景适应性和工序协同能力,能完成涂润滑油、物料搬运、智能巡检等复杂任务。其核心技术“大脑-小脑-本体”深度协同,通过视觉语言模型实现自主决策,全栈自研运动控制系统确保精准操作。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验证了工业制造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 累活、脏活让机器人干!海尔智家一工厂用上“人形机器人”

    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新达”,标志着制造业智能化进入新阶段。该机器人具备人类外形与智能内核,承担涂油、巡检、搬运等高强度作业,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高效精准操作: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超强大脑”实现任务理解规划;自主研发的“灵活小脑”保障毫秒级实时响应;仿人形双臂与多模块感知系统构成“全能身体”。工厂通过机器人解放人力,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与可持续发展迈进。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亮相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10月24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北京华文小弈机器人公司推出国内首款中小学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专为中小学AI教育设计,覆盖课程、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核心内容,具备语音交互、运动控制等功能。该机器人以大语言模型驱动,支持图形化编程与RAG知识底座,通过云端协同实现“大小脑”双系统智能模式,配套互动式AI课程,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助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在2025年IROS大会上,中国AI企业一目科技凭借触觉感知与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成为焦点。公司展示了全球最薄仿生视觉触觉传感器,厚度大幅缩减,实现0.005N三维力分辨率和120fps输出帧率。CEO李智强提出"视觉-触觉-语言-行动"新范式,指出触觉能捕捉物理世界的隐秘维度。通过创新仿真平台和生成式AI技术,突破传统数据收集限制,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技能训练效率。现场机械臂成功演示易碎品抓取等复杂任务,验证了触觉感知在精细操控中的核心价值,为"操控即服务"产业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

    宇树科技10月20日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形态更接近真人。该机器人具备流畅完成舞蹈、武术等复杂动作的能力,新增仿生人脸模块提升交互体验。相比前代H1,H2在运动性能和人机交互维度实现突破,结合优化算法可执行更具表现力的指令。行业分析指出,H2延续了宇树在机械设计、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推动仿生机器人向消费级与行业场景加速渗透。

  • 宇树机器人与舞蹈家“斗舞” 网友:动作丝滑到像人类!

    近日,舞剧作品《天工开物》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次上演。 在舞剧迎来国内巡演的第100场演出的同时,正式宣布启动海外巡演。 而在演出结束后的谢幕环节,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作为彩蛋登场,惊艳全场。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