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共享电单车最新资讯  > 正文

2025年共享电单车或超800万辆 平均1分钟下线一辆共享电单车

2020-10-21 11:16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0月21日 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个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均每过一分钟就有一辆电单车下线。目前,公司家用电动车和共享电单车的产能比例为7:3。

有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公布数据称,该企业的用户结构偏年轻化,大部分用户在16周岁到28周岁之间,女性用户大概占到60%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电单车的车架使用寿命在3年左右,电池寿命在4年左右,相比共享单车几百元的制造成本来说,共享电单车的造价更高,平均在2500元以上。由于投放规模较大,并且各地需要建设充电站,属于重资产行业,但比共享单车有着更高的客单价和周转率,因此盈利能力也更强。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超过100万辆,预计2025年将超过800万辆。

举报

  • 相关推荐
  • 2025动感单车品牌TOP10:甄选品质,定义高效骑行体验

    文章介绍2025年动感单车品牌TOP10榜单,从用户口碑甄选视角出发,筛选出工艺标准、骑行体验和用户评价均达较高水准的品牌产品。榜单不仅帮助避开“伪高端”陷阱,还能清晰感知不同品牌对“高端骑行”的定义,轻松选出契合自身健身需求与生活格调的理想装备。

  • 人本位AI倾力打造“AI数据库共享服务中心”, 重塑工业AI时代新纪元!

    传统工业采购与供应模式存在信息壁垒、效率低下、成本高企、信任缺失等痛点。东莞市人本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人本位AI询报比价系统”,基于AI智能解析与大数据算法,构建精准高效的智能匹配生态。该系统通过小程序实现供需秒级对接,极大提升供应链效率,为采购方提供一键发布、智能匹配服务,为供应方精准推送高意向订单,推动工业采购从“石器时代”迈向智能化变革。

  • 女子吐槽哈啰单车:骑2分钟还50分钟 官方称已免除调度费

    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讲述了她带着三个孩子到湖北武汉旅游时遭遇的哈啰单车还车难题,引发广泛关注。 据该网友描述,在回酒店的路上,为了满足4岁小女儿想坐带有宝宝椅的共享单车的心愿,她扫码骑了一辆哈啰单车亲子车。然而,在还车时却遇到了麻烦,根据哈啰单车提供的多个地址,均无法按照规则还车,系统一直显示“不在运营区内”。 此事迅

  • 共享电单车被罚 北京开出首张共享电单车罚单

    3 月 13 日“海淀交通”微信公众号今天发布消息,因违规运营租赁电动自行车,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对“人民出行”平台运营商做出罚款 5 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是《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开出的首张罚单。

  • 你还骑共享单车吗?

    作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便捷选择之一,相信许多人都曾使用过共享单车。但在网络平台上,有关“共享单车难骑”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应受访者要求,小鱼、酥皮、小槿、欧文为化名。

  • 共享单车涨价网友吐槽共享不起 央视:请共享单车老板们注意吃相

    共享单车又涨价了。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哈啰单车收费规则变为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这不是第一次涨价了,此前,哈啰、青桔、美团单车就从每30分钟1元调整为1.5元。无独有偶,不久前,一些共享充电宝也集体涨价了,1小时从1元涨到4元。

  • 3.0时代,共享电单车如何打好”涅槃”之战?

    一时间共享单车的身影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共享电单车的海洋,仿佛出现一场“彩虹大战”...根据华经研究院关于共享电单车近几年的国内市场规模数据分析,2020年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规模增长迅速,总量达到66亿元左右,同比2020年增长63%...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收入规模为93.6亿元,2025年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自去年共享电单车被整顿之后,各大城市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共享电单车的管理,以及发布了一些共享电单车投放的标准......

  • 共享单车得了牛皮癣

    小编通过走访共享单车上的牛皮癣广告,发现这些广告可以大致归为“违法违规”、“奇葩功能”、“实用宣传”三个类别...共享单车相关企业表示:其实单车企业也是牛皮癣广告的受害者,他们不仅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清理,而且还很难将其彻底清理干净...比如在非就餐时间,贴牛皮癣广告的人就会去食堂门前的共享单车上贴...不管是共享单车上的牛皮癣广告,还是小区里的牛皮癣广告,不管有没有用处,总归是不美观的,是令人讨厌的..

  • 那些共享单车的创始人们今何在?

    10月15日,网友发文称退回了摩拜单车299元押金,时间跨度长达6年。有用户误以为是可以退ofo小黄车的押金。但他们的创业精神值得称赞,期待他们能东山再起。

  • 极力撕掉「共享单车」的标签,哈啰有这个能力吗?

    回往过去,哈啰出行“半路杀出”,让共享单车赛道平添了几分戏剧性。2016年11月,哈罗单车(后改名为“哈啰出行”)第一辆单车登陆宁波。在当时的“百车大战”中,哈啰出行并不出众。为了避开摩拜、ofo在一线城市的猛烈“火力”,哈啰出行等第二梯队,悄悄在二三线城市布局,并慢慢站稳了脚跟。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