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户在平时在发微信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原本是要撤回消息,却不小心点了删除。而遭新更新的7.0. 17 版本中,微信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取消了两分钟内的删除功能,发出的信息在两分钟内只有撤回功能,两分钟后用户才能选择删除。
(举报)
很多用户在平时在发微信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原本是要撤回消息,却不小心点了删除。而遭新更新的7.0. 17 版本中,微信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取消了两分钟内的删除功能,发出的信息在两分钟内只有撤回功能,两分钟后用户才能选择删除。
(举报)
近日,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话题引发网友讨论。 当提到一般来讲一个微信号多久不登录会被回收?”时,微信客服表示,微信账号回收时间会根据使用情况综合判定,若长时间未登录(通常超过6个月至1年不等),系统可能会自动回收。 建议用户保持定期登录维持账号活跃,同时将聊天记录中的图片、文件等重要内容备份到手机或电脑本地存储,避免数据丢失。
近日,微信团队针对安卓用户推出了8.0.63内测版本,其中一项新增功能——“删除联系人同时清除聊天记录”的选项备受关注,不过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带来的“删除聊天可撤销”的便利,这一改动被网友们誉为“救了手滑党的命”。
9月19日,微信员工回应网友关于推出大容量文件清理功能的建议,表示微信已支持通过“设置-通用-存储空间”查看聊天记录,可按文件大小排序精准清理大文件,并提醒用户勿使用第三方清理代码,以免误删文件。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相同文件仅存储一次,后缀(1)、(2)等仅为避免重名冲突,不占实际空间。
近日,“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随着微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其账号及相关数据的安全与归属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针对网友普遍关心的“一个微信号多久不登录会被回收”的问题,微信客服给出了明确答复:微信账号的回收时间并非固定,而是会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判定。通常情况下,若一个微信账号长时间未�
博主“木人舟”发布Python代码称可快速清理微信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该代码无效且可能带来麻烦。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同一文件只存储一次,文件名后缀仅为避免重名冲突。该代码粗暴删除带(1)、(2)后缀的文件,既无法释放存储空间,还可能误删正常文件,强烈建议不要尝试。
iPhone 17系列开售后,用户转移微信聊天记录时出现“设备空间不足”错误,实际手机仍有1.29TB可用。微信员工承认代码存在Bug,因系统接口缓存机制导致,开机5分钟后可自动恢复正常。此外,微信聊天记录仅本地存储,长期积累占用空间大,群聊自动下载功能及临时缓存未定期清理也会加剧空间消耗。
9月18日有博主发文质疑微信占用存储空间过大,认为其文件转发策略导致重复保存。博主分享Python代码可删除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反对,指出微信实际采用硬链接技术避免重复存储,粗暴删除可能导致消息打不开或误删风险。
文章介绍了作者使用豆包App的Seedream4.0功能对自家小狗照片进行AI编辑的体验。通过精准指令编辑,成功为小狗添加华丽首饰并更换背景,还原度极高。文章对比了Seedream4.0与Nano Banana在图像生成、细节还原和光影处理等方面的表现,认为前者在真实感和用户友好度上更胜一筹。最后指出这类AI工具降低了创意门槛,让人与AI的关系从博弈转向合作。
近日,有网友发现了一个巧妙利用微信功能来降低发错群风险的新方法,即给不同微信群设定具有鲜明特色的群头像。例如,将拼好饭群的头像设置为“米饭”图案,这样既能直观展示群聊的功能特点,又能在视觉上形成独特标识,帮助用户快速识别群组,减少发错消息的可能性。
iPhone 17系列开售后,用户转移微信聊天记录时出现异常提示“设备空间不足”,但实际手机仍有1.29TB可用空间。微信员工“客村小蒋”回应称这是代码Bug,因缓存机制导致开机5分钟内接口返回错误数据。用户只需正常使用手机5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该事件提醒用户关注微信聊天记录及缓存对设备空间的影响,同时期待微信团队尽快修复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