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访 > 关键词  > 周鸿祎最新资讯  > 正文

周鸿祎对话刘强东:除了阶层、脸盲和创业,还聊了这些

2017-11-20 11:40 · 稿源:凤凰科技

作者 | 王玄璇

11 月 19 日下午《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新书发布会在京东总部举行, 360 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发表了主题演讲,并与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展开了对话。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是周鸿祎迄今为止唯一公开的个人自传,录了周鸿祎从幼年到今四十余年的经历,一个挑战者二十年的创业历程。已于 11 月 7 日开售。

关于“颠覆”,周鸿祎在序言中表示, 360 免费杀毒软件,是对“免费理论”的一次的检验,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也是360 公司和周鸿祎本人的一次颠覆性的创新。

在今日主题为“人生就是不断颠覆”的演讲中,周鸿祎说到, 360 和京东都是在巨头的重压之下,对巨头进行颠覆。“有人问刘强东为什么不写本?刘强东说‘我过十年再写’。这是传统的说法,”周鸿祎调侃说:“ 00 后都粉墨登场了,我们这些 70 后为什么不能写本书吹嘘吹嘘自己呢。”

“熊孩子”周鸿祎谈阶层固化

在今日的演讲中,周鸿祎特别提到“阶层固化”这一观点。他认为,如果能用一些正确的方法,比如设立长远目标,这一目标与欲望不同,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如果能做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打破自己的阶层。

“很多人错不错在出身平凡,而是错在长大后,把赚钱设为唯一目标。”周鸿祎谈到,课外阅读对他的影响特别大,尤其是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他们的理想,感染了周鸿祎。他总结说好奇心、兴趣和大量阅读是让他走到现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周鸿祎出生于 1970 年,在郑州一个大院里长大,父母是事业单位职员。他回忆,小时候自己是个标准的“熊孩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被老师点名字、叫到教室前面罚站成了家常便饭。周鸿祎形容,儿时的成长环境属于典型的“散养”,行动、想象力都不受束缚,“可以说天性得到了极大释放”。

15 岁时,周鸿祎第一次读到了《少儿计算机报》。在高二一次班会上,他走上讲台,面对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这辈子就要做一个电脑软件的开发者。”后来,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从读研期间销售“反病毒”卡开始,他依靠出色的创造力一路奋斗,直到成为 360 集团CEO。

“我不希望这是一本励志的鸡汤”,周鸿祎表示,很多事情都是被包装的,在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是摸石头过河,很多时候内心非常恐惧,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勇士和懦夫的区别在于,勇士控制了自己的恐惧。”周鸿祎希望这本书能真实地呈现出他的创业经历。

与“寒门贵子”刘强东讨论谁是脸盲

“寒门贵子”刘强东和周鸿祎不一样,他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外婆不识字,学习都靠他自己。

刘强东在现场表示,不要总盯着眼前那座山,要保持无知与无畏,看到远方。他 18 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后第一次接触到电脑,由于和专业不相关,他自己买了电脑书,在纸上写代码。

1994 年时写程序很赚钱,刘强东写了很多电脑程序,写一晚上能赚 5 万元,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天文数据。到 1995 年刘强东写了两年程序,共赚了 20 多万。之后的故事已经被大众熟知, 1998 年刘强东带着1. 2 万元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小柜台,开始做光磁产品的线下批发。 2003 年将柜台搬到网上,才有了后来的京东。

有意思的是,周鸿祎提到网友热议的“不知妻美”段子,调侃刘强东说他自己才是真的脸盲,脸盲只是记不清是谁,而不是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是美女。刘强东回应称,他真的是脸盲,对于对方是否是美女没有太好的判断。“可能这就是我的某种缺陷。”他说,就像他自己五音不全一样,都是某种“缺陷”。

创业不只是“从 0 到1”

关于创业,刘强东认为,创业者不一定先要去大公司历练,是否去大公司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当你有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小范围内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就可以直接去创业。但如果没有,则需要谨慎。

周鸿祎表示,很多人总是说要创业,但是总说不做,做是最重要的。在中国,由于商业环境复杂,创业者的压力比美国创业者大,创业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团队。

他认为,创业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创业的认识也可以更加多元化。“从 0 到 1 非常重要,从 1 到N也很重要。”周鸿祎认为,他自己就是从 1 到N。如果只把创业定义为从 0 到1,会非常狭隘。做更多 1 到N的事情,比如去大公司工作,也可以看成是创业的一种阶段,积累、学习,这种经历对创业来说也非常重要。

“我不想认命,不想说我的竞争对手我永远打不过他。”刘强东说,这就是他的性格。京东70%的员工来自于农村,他希望带领着这群兄弟,不去认命。

周鸿祎强调,年轻时的目标非常重要,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在大脑中形成回路,才能很快的去对形势作出判断。很多所谓的“灵光一现”,背后都有长时间的积累。这也是《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这本书的核心

举报

  • 相关推荐
  • 周鸿祎:对“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非常反感

    今日,周鸿祎发视频表示,自己对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非常反感。 在一次高考志愿填报的连线中,周鸿祎表达了自己对这句话的观点。 他认为:选择和努力是两回事儿,选择有时候可能也很重要,但如果不是含着金汤钥匙长大的,努力往往更重要。” 周鸿祎提醒现在刚要入学的同学,在大学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人的大脑和AI大模型一样,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离

  • 周鸿祎:Z世代年轻人的钱都流向这10个地方 Labubu是冰山一角

    今日,周鸿祎在微博发布视频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不会被功能性消费绑架,而是更加有态度有审美的一代。 周鸿祎强调,年轻人的钱正在疯狂流进10个新风口,泡泡玛特、Labubu只是冰山一角,看懂这些新风口就知道赚钱方向该往哪走了。 谷子经济:谷子”是good商品”的音译,是Z时代年轻人二次元圈子的行话,指动漫、游戏、影视IP的周边产品,如手办、徽章、挂件、卡牌�

  • 加盟丸碧实体店,紧跟市场趋势,捕捉创业新机

    随着消费者对美的需求日益多元深入,丸碧品牌顺势而为,构建起涵盖产品研发、门店运营、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加盟方案。品牌专注"植萃+科技"护肤方案,针对不同肤质、年龄层消费者需求,打造从清洁到修护的全系列产品。同时为加盟商提供从选址到营销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创业者轻松进入美业赛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丸碧通过精准定位和差异化产品,为加盟商奠定成功基础,助力实现美丽与财富的双赢。

  • 东莞“炒粉姐”返回武汉创业:相信脚踏实地、勤劳能致富

    7 月 7 日傍晚,在武汉市汉阳区桥机路夜市上,一位印着“唐应炒粉姐”字样的摊位前人头攒动,灶火高旺,热闹非凡。这位摊主正是因“精致炒粉”在网络上走红,拥有 300 多万粉丝的唐应,她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炒粉姐”。 唐应此前在东莞打拼了 24 年,积累了丰富的炒粉手艺和一定的粉丝基础。然而,由于一直未能购房,且放心不下家中的孩子,她决定放下�

  • 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正式启动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于2024年7月14日在厦门启动。赛事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商用、创新等场景的应用创新,以及底层关键技术突破。比赛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设置80万元奖金池,并配套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项目孵化。优胜团队将获得厦门自贸区1000平方米孵化基地使用权及政策扶持。赛事通过"科创+基金+基地"模式,推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突破,加速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报名截止8月15日,9月将举行复赛、决赛及成果发布会。

  • 斜杠·造浪者:一品威客网平台托举万千创业者

    文章讲述了多位创业者借助一品威客网平台实现事业突破的故事。厦门麦格科技创始人诸宏霖从技术爱好者起步,通过平台资源对接优质项目实现业务突破;承南工造创始人苏春生入驻平台后获得稳定订单资源,建立客户信任;四牧科技创始人林连强借助平台任务资源精准对接全国客户。平台15年来累计服务超874万雇主和1692万服务商,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县,为创业者提供技术赋能、资源对接等支持,帮助他们在商业浪潮中借势前行,实现创业梦想。

  • 3岁男童从18层高楼坠下奇迹生还:头部没受伤 意识清醒

    杭州一名3岁男童从18楼坠下后奇迹生还,这名男童当时坠落到了楼下绿地上。 孩子父亲表示,窗户没有装限位器和防盗网,孩子不慎坠楼,左手骨折、脊柱拉伤,头部没有受伤,意识清醒,目前正在恢复中。 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家长长点心吧,一定要注意紧闭窗户,看好宝宝。 儿童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之一,孩子们天性好奇与活泼,追跑打闹、攀爬跳跃�

  • 免费看!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上线:王腾出演年度最狠穿越创业剧

    今日,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在抖音上线,号称年度最狠穿越创业剧,目前已更新2集,可免费观看。 第一集开始就是红星科技的K80至尊版和K Pad双K魔王”发布会,REDMI产品经理胡馨心饰演主持人一角。 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穿西装打领带,还长”了胡子,在剧中应该是霸道总裁。

  • 对话五条人AI MV主创:究竟是人带着AI飞,还是AI带着人类飞

    五条人的美学坐标,锚定在一些具体的意象上,比如县城、故事、人字拖,以及那个标志性的红色塑料袋。他们的音乐与视觉,植根于一种生猛、市井、充满“塑料感”的现实肌理之中。 这样一个极具草根性与现实质感的乐队,与当下最前沿的AIGC技术相遇,结果会是什么? 答案可能就在他们最新专辑同名曲《地球恋曲》的官方MV里。 身着银色宇航服的二人,背着一个巨大的�

  • 独家对话萨洛蒙:品牌的“高质量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自北上广深,到四五线县城,如今中国极少有年轻消费者,能够在人群不断外延的运动户外热潮中做到“片叶不沾身”——即使你没有参加过越野跑、马拉松,但也很可能在某次聚会中加入徒步、登山的行程;哪怕是十几分钟的Citywalk,也可以满足轻户外、轻运动、轻自然体验的需要…… 不难发现,无论门槛高还是低、专业属性是强还是弱,只要加入这些运动户外活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