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关键词  > 网易云音乐最新资讯  > 正文

网易云音乐的商业化之路及未来猜想

2017-02-14 09:06 · 稿源: 三节课

《网易云音乐的商业化之路及未来猜想》文章已经归档,站长之家不再展示相关内容,下文是站长之家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通过算法提取的文章重点内容。这只AI还很年轻,欢迎联系我们帮它成长:

按照一张专辑正常8-10首歌,每首歌2元,平均专辑销量数在5万左右来算,扣除音乐版稅0.8元/首,云音乐平台和唱片公司三七分成,那么网易云音乐仅一张数字专辑的收入大概就在15万左右...

用户可以冲着网易云音乐的品牌买一次水杯,但是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吗?如何提高周边网易云音乐商城商品的复购性是摆在云音乐面前的一个问题...

商品的真实可靠性也就有了保障...

通过这几年对原创音乐的扶持和耕耘,网易云音乐成为了国内独立音乐人入驻最多的音乐平台之一...

其次说商城,现阶段商城的商品品类并不是特别丰富,购物流程不是特别完善,但是音乐发烧友消费意愿很强烈,而且一些周边很满足文青的需求...

......

本文由站长之家用户“三节课”投稿,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由于内容发布时间超过平台更新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整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联系作者获取原文。

举报

  • 相关推荐
  • 网易云音乐“撞脸”库迪咖啡 客服回应:点击左侧边栏可修改

    近期,有网友吐槽网易云音乐更新完后的图标像库迪咖啡。 对此,网易云音乐客服回应称:不喜欢这个标志的话可以修改。”该人工客服表示,点击左侧边栏-装扮中心-APP图标,即可进行更换。 据了解,网易云音乐此次更新是为配合高考加油”主题活动推出的限定图标,在原有音符图案基础上叠加了动态渐变色彩与文字标识。

  • 喜马拉雅200亿“打折卖身”腾讯音乐,音频平台“捅不破”商业化天花板?

    这场传闻已久的收购终于尘埃落定。 6月10日,腾讯音乐宣布拟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对价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外加5.1986%的A类普通股,以及为创始股东准备的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以6月10日港股腾讯音乐29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交易总对价约28亿美元,约合200亿,相较于喜马拉雅2021年最高点时5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打了五六折。考虑到眼下的市场环境,已经算是不坏的结�

  • 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称十年内AR眼镜不太可能商业化

    在AGI Playground2025大会上,罗永浩现身,并透露自己正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其公司的新产品预计两三个月后就会与大众见面。 罗永浩表示,自己从未真正离开科技界。2020年至2021年期间,他投身卖货领域,这是由于与电商公司签订了合约,即便周末也忙碌不停。

  • B端制胜:商业大数据行业的未来战场

    中国商业大数据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1.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06.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10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7%。当前行业面临关键转折:虽然C端服务因用户基数庞大成为流量入口,但未来决胜点在于B端企业级市场。企业需从工具提供转向解决方案交付,深入垂直行业痛点场景,如供应链安全数字化管理等刚需领域。唯有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核心业务痛点,服务商才能在这片蓝海中赢得未来。行业终局将属于那些真正赋能企业、让数据创造价值的深耕者。

  • 如何用网易天音 AI 快速生成背景音乐?

    网易天音是一款AI音乐生成工具,专为美食、生活类短视频提供定制背景音乐。用户无需专业账号,通过场景标签或文字描述即可快速生成适配音乐。操作流程:1.进入官网或App点击"开始创作";2.输入关键词(如"蛙声、稻花")或具体需求描述;3.AI自动生成音乐并试听筛选;4.下载MP3格式文件。支持中文指令识别,能自动匹配场景风格(轻快钢琴、电子音效等)�

  • 「灼光云电竞」通过中网协评测,树立行业标准化标杆

    6月17日,云畅享旗下"灼光云电竞"云电脑产品通过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协会(中网协)标准评测,成为业内首个通过权威认证的电竞场景云电脑解决方案。该产品实现4K超清画质、10ms低延迟、360帧超帧率等技术突破,为电竞酒店、网吧等场景提供高性能云电竞服务,有效降低终端硬件成本。中网协组织专家从技术性能、服务质量等多维度严格评审,认为其树立了行业技术标杆。此次认证标志着云电脑技术在电竞领域获得权威认可,也为上网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云畅享表示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推动"云电竞+文旅"新业态发展。

  • 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 南京钢铁携手华为云Stack开启AI超级工厂之路

    南京钢铁集团与华为合作推进"AI+钢铁"数字化转型,打造"元冶·钢铁大模型"平台。该平台已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四大业务方向20个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从经验炼钢到科技炼钢的转变。在峰谷发电、碳锰低温钢研发等场景中,AI技术显著提升能效与研发效率,如峰谷发电效益提升4.24倍,吨焦成本降低5-10元。通过"双模智能"融合知识库与数据引擎,南钢实现精准质检与智能问答。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数字资产入表上市企业,全年数据资产入表超1000万元。双方构建的工业智能新范式,正引领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化升级。

  • 智筑轨道交通安防护城河 宿明非与中国轨道交通智慧化升级的十年破局之路

    文章概述了轨道交通智慧安防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扩大,行业面临列车车厢空间狭小、强震动环境等复杂条件下的安防系统建设挑战。宿明非作为该领域技术领军者,带领团队开发出"列车车厢视频记录器"专利技术,实现无死角视频采集、防爆防盗等功能,将故障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内。其创新成果已应用于全国多条轨道线路,通过建立开放数据标准实现与既有平台无缝对接。未来将聚焦5G+工业互联网架构,开发自适应安防解决方案,推动行业从"技术堆砌"转向"需求精准响应"模式,引领轨道交通智慧安防向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转型。

  • 商业大数据B端市场崛起,启信慧眼成企业数智化“加速器”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随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决策和运营的核心资源。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商业大数据应用,包括推广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平台服务。2022年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在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商业大数据能整合多渠道客户数据,构建360度客户画像,帮助企业精准营销、降低�

  • 看「中国芯」和「国民饮」:小米与东鹏饮料的民族品牌进阶之路

    文章概述了中国民族品牌在科技和消费领域的崛起,重点介绍了小米和东鹏饮料的创新突破。小米通过持续研发,在芯片领域实现质的飞跃,推出玄戒O1芯片,展现高端芯片实力;东鹏饮料凭借"质价比"策略和数字化营销,在功能饮料市场逆袭国际品牌,年销售额超百亿。两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战略和渠道建设,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活力与实力,为民族品牌全球化竞争树立标杆,彰显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的创新活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