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了降息周期,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五次降息,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了1.25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下行,实体企业不景气,整体信贷需求萎靡,银行风险偏好转移,纷纷加大对大企业的信贷投放,通过扩大安全资产的投放,以遏制飙升中的不良贷款率。如今,信贷市场已经形成买方市场,但小企业融资有效需求与信贷投放偏好的不匹配,依旧不容忽视。
大企业获利 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实体企业是受益者,降息使得基准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下降,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更多银行增加对大企业的授信规模,成本更低,融资环境更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给转型期的能源企业带来积极影响,宏观政策调控和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在贷款利率方面,国有大行对大企业的贷款定价基本维持在基准利率下浮5%~10%,通过结构性融资保理和外币贷款的成本更低,据统计,今年5次降息对于大企业的利润贡献将提升20%~30%。
好好理财CEO孙健分析,经济下行周期,大企业从银行获取融资成本保证在基本的水平。银行尽管短期盈利不是很理想,也要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一方面是担当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银行更看重项目本身的长远效益。
小企业融资效果微乎其微
大型企业是降息周期的比较大获利者,但对于小企业而言,却并没有这么幸运。
小企业贷款规模总共几百万元,降息对减少企业财务成本不足挂齿。“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找银行贷款比较难,贷款途径只能通过利率高一点的金融机构,但这无所谓,企业在意的是便捷的、长期的资金获取渠道,保证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有了便捷性,企业可以通过周转资金来降低成本。”意向与好好理财合作的某小企业主称。
中小企业发展需另谋出路
其实,银行在贷款信贷投放时,也面临着更深层次矛盾。一方面,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批发业是银行主要支持的贷款企业,这些行业净利润率很难超过5%;另一方面,政府鼓励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某些阶段产品生产销售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这些企业生意好的时候现金流好,不需要银行贷款,而对于那些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愿意支出较高的融资成本,但是由于看不到确定的回报,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它们。
对此,好好理财CEO孙健表示,“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找不到好的项目,银行如何将庞大的信贷规模安全地投放出去?于是,银行加大将信贷资源投向具有政府或地方政府背景的大型企业,这些项目投资周期长,且同业抢滩大客户竞争激烈,银行议价能力有限,而高风险、高收益的小企业信贷则门庭冷落。”
如今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得到充分解决,也恰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契机,互联网金融的根本使命,便在于更加有效率地将货币、资金配置到经济部门和个人,快捷、普惠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据好好理财CEO孙健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瓶颈。目前,中国至少有5000万家中小微企业,但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90%的中小微企业解决了中国就业的90%。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承载着普惠金融的使命,中小企业发展需另谋出路,互联网金融则可以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