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Chinaz.com)12月4日报道:2012年3月,优酷和土豆“闪婚”了,业内因此而流传开来一段唯美的爱情佳话,欢呼着要重新看待人间的爱情观了 。
2012年8月,双方合并正式完成,土豆网成为了优酷全资控股子公司,24日在纳斯达克摘牌,创始人王微在微博感伤了一番后默默退休了。
2012年12月1日,他们迎来了合并后阶段性地百天大考,优酷盈利土豆巨亏的首份财报再一次完美地诠释了何为“我愿意为你”,又或许,这份充满浓情蜜意的答卷中或多或少地透露着二者和乐与否的讯息?
数日前,优酷土豆发布了合并后的首份财报,相比优酷三季度净营收4.83亿元、同比增84%的强劲表现,土豆净营收1868万元、净亏损8297万元的业绩则相对低迷,表现可谓是喜忧参半。
面对这份厚重感十足的成绩单,人们不由得怀念起当时二者联姻时的初衷……更多的,我们还想关切地问一句:他们现在过的都好吗?
优酷: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家公司,两个品牌,两个网站,两个销售体系,在合作,开放,尊重,包容的团队氛围下达到双赢, 一起实现合一梦想。 ”作为国内视频领域数一数二的两大巨头,优酷土豆合并消息的传出足以震撼了整个业界。
在内容上实现相互交换、在资源、带宽、服务器等方面实现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对抗日益上涨的影视版权,可以与百度奇艺、乐视等视频同行进行有力的竞争……联姻后,占据了国内大半壁江山的优酷土豆话语权瞬间暴增,这在业内似乎早已达成了共识。
人们不禁会问:优酷土豆会不会演变出1+1大于2的效应?此外,这让乐视、搜狐视频等一众视频网站情何以堪?
100天后的今天,对合并结果非常满意的优酷土豆CEO古永锵毫不避讳地表态称,此前优酷只能覆盖中国网民的一半以上,而合并后其视频覆盖率超过80%达到4亿人,而且随着合并,内容成本和带宽成本都有序发展。
事实上,一视频同行早前已分析认为,对于新优酷土豆而言,合并增值效应要么呈现在用户人群拓展,要么体现在品牌价值的扩充。土豆此前在个性化、高品质UGC方面树立了不错的品牌,新公司或可借力于此。
在未来的合并路上,优酷土豆仍坚持“优酷更优酷、土豆更土豆”的差异化策略,但无论如何,在其双品牌战略的外表下,土豆为此所做出的“牺牲”又是很难被忽视不见的。
土豆:裁员被贬后 在探索中坚挺
诚然,合并后的两个同行冤家减少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重复成本支出,包括人员重复开支、购买独家版权产品的费用等等,但人们深知,土豆与优酷的联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面对眼前的巨额亏损,被资本市场无情洗刷的土豆很被动,手脚已被束缚的它只能选择被收购。
如此一来,另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亦早被业内断言,尽管古永锵竭力与原土豆员工主动“套近乎”,但由此而引发的土豆高管离职潮似乎早已被预见,那些土豆老将们终究还是难逃“被贬”的命运。
今年7月,早在2007年就加入土豆网的首席运营官王祥芸因个人发展而离职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酷原CFO兼高级副总裁刘德乐晋升为总裁,原高级财务副总裁徐舸接任优酷CFO兼高级副总裁。
事实上,早在合并初期,对于不得不正视被“并购”事实的土豆员工来说,他们已无太多事可干,当时已有媒体曝出,其中不少人下午才来上班,玩玩游戏、聊聊天,早早下班,一天能做完一件事算不错了。
今年9月,为了解决两个网站投放中的重合浪费问题,优酷土豆更是开始对广告投放系统进行整合,取消了土豆原有的包框背景广告产品,而该产品营收占原土豆营收相当一部分的比重。
原创业团队的分崩离析、主营收来源的被整合……看到土豆在合并百日后交出的这份答卷,似乎亦并不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古永锵亦坦言,土豆营收下滑主要是因为销售架构从行业和地域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所有的销售都更换了客户,同时还制定了一些短期措施,并非内部对优酷有资源上的倾斜。
对此,业内人士赵勇表示:“优土合并后,优酷网的财报靓丽,土豆网的财报灰色——老古一直在说并驾齐驱,其实很难做到,吸土豆的血,养优酷的膘,是必然的商业决定。优土本季度总营收5.022亿,优酷4.83亿,土豆1868万,这么囧的土豆财报数据,不知道文艺男青年王微作何感想。”
无论如何,对于优酷土豆的“合二为一”,古永锵一直坚称“只能说合并,不能说收购”。在近日召开的优酷土豆2013资源推介会上,他更是表示,将着重推出优酷出品、优酷自制综艺和土豆映像三大自制战略。
业内分析认为,当电视媒体都在走制播分离道路时,优酷土豆此举意在通过自制剧去挖掘自身的品牌,通过这样的渠道,实现版权和媒体等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可以挖掘出全新的盈利模式。
团队整合也好,资源共享也罢,合并后的优酷土豆正在深练内功,正如古永锵所言,优酷土豆合并就像开F1赛车,为了跑的更快,你得先停下来给赛车换上新的轮胎、引擎等,不停下来的话,会永远都慢。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