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共享充电宝最新资讯  > 正文

共享充电宝肉搏战:玩家跑步上市,巨头强势入局

2021-03-14 09:55 · 稿源: Donews

此前一直被唱衰的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在强势崛起,并以新姿态重回公众视野。

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怪兽充电正计划在美国进行IPO,募资额为3亿美元,目前正在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上市具体时间或将定在今年上半年。

“怪兽充电想要上市,或是为了步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做准备。”一位共享充电宝业内人士如是表示,“但能否通过上市来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仍需要时间来证明。”

而在怪兽充电曝出上市消息之前,小电科技已在2020年6月先一步同浙江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目前,小电科技已经开始接受第二轮辅导,预计于今年三季度登陆创业板。

起初,共享充电宝迎着“共享经济之风”爆发,获得大量投资机构的青睐,之后又被大众质疑是伪需求,如今在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三电一兽”占据了行业96%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相继对外宣布已实现盈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经逆风翻盘且实现盈利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即将诞生行业第一股。

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预测。来自艾媒咨询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交易规模达到79.1亿元,预计在2021年达到160.7亿元,而且行业整体处于成熟期的早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上市潮的到来,共享充电宝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用户规模下滑,却越来越暴利

2017年被认为是共享充电宝元年。当时曾有媒体统计过,在这一年,共享充电宝项目平均每两天就冒出一个,而且在短短4天之内,全行业就拿到了7.5亿元融资。

借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共享充电宝一度成为当时最火热的风口之一。

然而这样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2017年下半年,随着盲目入局者的现金流断裂、押金模式被消费者诟病等问题的集中爆发,乐电、小宝充电、放电科技、河马充电等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最终遗憾离场。

与此同时,在野蛮生长一年之后,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始渐渐被投资机构所冷落。

被冷落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盈利模式均比较单一,其超过90%的营收均源于用户的租赁费用;二是共享充电宝的品牌与品牌之间尚不存在差异化。

“无论是什么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对于用户来说都一样。”上述业内人士说道,“只要能救急就可以了,至于什么品牌其实无关紧要。”

对于用户而言,租借什么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这也就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企业难以让用户形成品牌忠诚度,为了产生更多的租赁费用,就只能将重点放在扩张规模上。而问题在于,想要实现规模扩张,就必须要有资金支持,随着投资机构的热情消散,涨价就成了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迈出的一步。

来电COO任牧曾谈到,涨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利益驱动,由于商家在产品上可选择性增多,因而有更大的议价权;二是成本驱动,一些场景需要高昂的入场费,为保证不亏本,企业只能通过涨价将部分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

从2019年开始,共享充电宝企业集体涨价,从原来的1元/小时涨到了1.5-3元/小时,而且分场景定价模式正式开启,甚至出现了每小时收费10元的共享充电宝。

此举被用户吐槽为“割韭菜”,而涨价行为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用户粘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不过凡事都存在有利的一面,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4大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毛利率已接近25%。2019年,怪兽充电曝光的商业计划书显示,除去BD与销售部门人工成本20%、分店利润23%、充电宝及柜机折旧16%,以及仓储、运费、安装费、配件费等,日均每个共享充电宝毛利率为31%。

有业内人士简单地算了一笔账,假设每小时收费2元,每天每个充电宝使用2次来计算,刨除掉分成、人力与折旧成本,部分企业的年利润率甚至有可能超过60%,这也就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业务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正向着暴利迈进。

不得不交的高额入场费

从表面上看,共享充电宝业务堪称暴利,但在现实的竞争中,为了扩大规模而争抢独家线下店铺资源,导致了共享充电宝的入场费水涨船高。

此前,在脉脉上曝光的一份表格显示,共享充电宝进驻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娱乐场所、饭店需要缴纳的入场费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甚至有的商家入场费成本高达百万。

除入场费外,共享充电宝企业还要向部分客流量巨大的商家支付收入分成,比如深圳的水榭年华,除了缴纳12万入场费,还要外加50%的收入分成,而根据央视调查,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酒吧,企业给到商家的分成甚至能达到70%。

“共享充电宝对线下店铺的比较依赖,企业要保证铺设密度来满足即时性需求与借还体验,这就导致了点位竞争日趋激烈。”该业内人士说道。

在所有的铺设场景中,餐饮场景的渗透率最高,截至2019年底,餐饮场景的渗透率约占50%,其次是休闲娱乐,包括购物场所、影院、KTV、酒吧、网吧等,约占30%,最后是医院、酒店、交通枢纽等场所。

然而这些线下店铺能提供给充电宝机柜的点位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高昂的入场费已经成为共享充电宝企业竞争的主要筹码,毕竟只有抢到了“地盘”才能获得足够用户量,从而产生更多的租赁费用。

不过好在共享充电宝企业高额的入场费并没有白交。

据艾瑞咨询《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小电科技营业收入在15亿以上,按2020年17%的行业平均规模增速、20%净利率保守估算,其净利润至少有3.5亿。

而计划赴美上市的怪兽充电宝,近两年发展同样亮眼,来自欧睿国际发布的《共享充电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怪兽充电以36.4%的市场份额跃居市场第一,成为行业首家年交易总额迈入20亿元大关的企业。

美团“入侵”,行业格局突变

来自易观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洞察2020》显示,在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69.2亿元。但是随着市场中用户的不断增长,刚需地位的稳固及供给端的快速扩张,其交易规模自2021年将持续保持40%-80%的高速增长,在2024年有望达到500亿元。

面对暴利和足够宽广的市场空间,美团没有缺席。

2020年上半年,美团重新杀入了共享充电宝赛道,开始大量招聘各类人员,希望借助于疯狂的地推迅速提升其在共享充电宝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实际上,2017年美团就曾在石家庄、青岛试行共享充电宝业务,但由于数据不理想而短暂收场。在当时,共享充电宝充满争议,而且尚未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不过这一项目并没有被遗忘,2018年,美团旗下的酒旅部门再次尝试共享充电宝项目,对外陆续铺设共享充电宝柜机,然而因为项目进展缓慢,最终被再度搁置。

如今共享充电宝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后期,美团第三次强势杀入,让共享充电宝市场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截至2020年底,美团年度活跃商户数增长至650万,相较于共享充电宝企业,美团的优势显著且与该业务有着天然的契合点。

需要指出的是,美团给商家的分成并不多,而这直接造成了便利性不足。据了解,美团给商家的分成有5成和6成两种比例,而且入驻不会给商家入场费。相比之下,“三电一兽”通常能给商家的分成比例在5到8成左右。

但美团仍是一个不得不防的强大竞争者,“共享充电宝形态已经成熟,而且商业模式也很容易看明白,如今共享充电宝企业已经实现盈利,此时利用团队和平台优势重兵杀入,这也是美团一贯的作风。”该业内人士说道。

另一个不得不防的对手是阿里。在支付宝、淘宝、天猫、高德等多个国民级流量入口打通后,阿里本地生活平台是否会将触角伸向共享充电宝领域还很难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团的强势入局,行业战争必将更加激烈且复杂。共享充电宝的下半场,将会倒逼各共享充电宝企业创新,并探索更长远的发展模式。

共享充电宝企业想要突出重围,还需浴血奋战。

举报

  • 相关推荐
  • 共享充电宝归还难和计费异常被点名 中消协:建议制定统一标准

    报告指出,共享经济在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其服务缺陷正成为消费维权新痛点。在共享单车领域,部分消费者反映,车辆已按平台指引停放至指定区域,仍被系统判定为违规停车并收取调度费用;共享充电宝方面,设备故障、系统无法识别归还操作或

  • 续航焦虑终结者:倍思伸缩数据线充电宝强势来袭

    倍思极客充伸缩线充电宝是一款100W大功率便携充电设备,采用专利伸缩线设计解决传统数据线缠绕问题。配备双USB-C接口(均支持100W输出)和一个30W USB-A接口,可同时为笔记本、手机等设备快速充电。内置1.2英寸智能数显屏实时显示电量状态,通过3万次测试的伸缩线耐用性强,支持苹果16 Pro Max 30分钟充电56%。采用航空级散热技术,319g轻巧机身搭配4颗18650动力电池,连续16个月使用仍能保持80%以上容量。产品集高效充电、便携设计和安全防护于一体,2021-2024年全球销量四连冠,彻底解决多设备续航焦虑。

  • 哈迷狂喜!小米联名哈利·波特四大新品官宣:机械键盘、鼠标、充电宝全都有

    Redmi将于4月24日19:00发布Turbo 4 Pro等多款新品,并推出哈利波特联名系列。联名产品包括小米机械键盘MK71 Pro、鼠标X1、10000mAh 33W充电宝和Redmi蓝牙音箱,均带有哈利波特标志。其中MK71 Pro键盘部分键帽采用哈利波特元素图案,细节精致。该键盘采用71键布局、RGB灯效,配备TTC定制轴体,触发力42gf,支持全键热插拔和Gasket消音结构,顶部配有1英寸LCD屏显示连接状态等信息。

  • 阿里入局,三巨头“血拼”即时零售

    5月5日,海报还没有来得及做,饿了么就发布了卷入外卖大战队的战报。当天,来自淘宝闪购的单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单,有39座城市的饿了么外卖订单量,突破了历史单日峰值。此时距离淘宝闪购业务正式上线仅6天。

  • 京东登顶苹果App Store免费榜 京东外卖强势入局

    进入4月中旬,京东外卖继续加快市场渗透步伐。4月15日,京东宣布当天品质外卖订单量将突破500万单。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京东外卖以惊人的速度在外卖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 手机电池史上第一次进入8时代!荣耀Power搭载8000mAh电池:让所有人扔掉充电宝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今晚荣耀Power正式发布,该机内置8000mAh电池,让手机电池第一次进入8时代”。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代青海湖电池技术,达到了目前商用最高的硅负极含量,能量密度821Wh/L官方还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这个能量密度相当于把10粒5号电池的能量压缩到一个乒乓球内。通过先进电池封装工艺及立体架构堆叠,荣耀Power还做到超长续航之下机身厚度仅为7.98mm,兼顾大电池和轻薄机身,减轻用户出行负担。官方还在现场晒出了这块电池与市面上的8000mAh充电宝对比,高下立判。根据权威测试,荣耀Power可以做到长视频续航25小时、短视频2

  • AI眼镜成消费新宠 上市公司纷纷入局: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

    近年来,AI眼镜作为新兴消费电子产品迅速崛起,从概念走向市场。其产业链涵盖零部件供应、整机制造和应用场景拓展等环节。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AI眼镜功能显著提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凭借智能交互体验和便捷应用场景,AI眼镜迅速赢得市场青睐,在健康管理、智能导航、娱乐休闲、办公辅助等领域提供全新体验。各大企业加速布局产业链,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并购整合资源。专家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大,AI眼镜产业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在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男孩被跑步机“逼”着跑一个多小时 孩子直呼太绝望

    近日,一则关于男孩与跑步机“较劲”的趣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4月15日,在湖南吉首,一位小男孩在独自于家中进行锻炼时,意外遭遇了一场“跑步挑战”。原来,他所使用的跑步机被调至了较快的速度,而小男孩由于对操作不够熟练,加上内心有些许恐惧,竟在跑步机上坚持了一个多小时,期间既不敢轻易停下,也难以自行调整速度。直至夜幕降临,家中上高中的哥哥结�

  • B站喜马纷纷入局,年轻人需要“能看”的视频播客吗?

    B站近期积极布局视频播客领域,邀请《无聊斋》《故事FM》《忽左忽右》等头部播客节目入驻,并提供流量和现金激励。3月26日上线首档自制视频播客《一麦三连》,采用录音棚对谈形式,首期播放量超150万。喜马拉雅也推出视频播客《行走的思考》,累计播放589万次。目前国内视频播客可分为四类:圆桌对谈型(如《一麦三连》)、远程连线型(如TIANYU2FM)、动画型(如《菠萝油子》)和纪录片型(如《行走的思考》)。虽然视频播客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但平台支持和广告主需求正推动创作者尝试。数据显示,美国30%播客听众通过YouTube收听,而国内用户对播客的认知仍以音频为主。头部播客多因平台政策推动视频化,中小创作者则更主动尝试。视频播客能否改变中文播客"小众"认知,带来新商业可能,仍需观察。(140字)

  • 倍思充电实力出圈,极客充GR11成出行充电“神器”

    移动数码品牌倍思深谙用户痛点,推出的全新倍思充电宝——倍思极客充GR11,一经上市便迅速在市场中掀起波澜,用实力诠释了何为出行充电“神器”。100W极速快充,不仅是倍思充电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用户时间与使用体验的极致尊重,重新定义了高效充电的全新标准。伸缩线设计,将便捷与耐用完美融合,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与用户操作体验,让充电过程变得轻松愉悦,成为出行充电便捷化发展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