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 Common Sense Media 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绝大多数美国青少年(72%)至少尝试过一次人工智能伴侣。所谓的 “人工智能伴侣”,指的是能够进行更私人对话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例如 Character.AI 或 Replika,而不仅仅是一些用于家庭作业的助手。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该研究基于对1060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青少年对与人工智能聊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半(52%)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人工智能伴侣的常客。其中,13% 的青少年每天都会与人工智能聊天,21% 的青少年每周几次进行互动。
在性别方面,男孩(31%)表示他们从未使用过人工智能伴侣的可能性略高于女孩(25%)。总体而言,约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从未尝试过人工智能伴侣。
该研究还揭示了青少年与人工智能伴侣互动的多种方式。近一半(46%)的受访者将其视为工具或程序,33% 的人则把它们当作社交互动的方式。青少年使用人工智能伴侣的目的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娱乐(30%)、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好奇心(28%)、寻求建议(18%)以及随时待命(17%)。
尽管很多青少年积极使用人工智能伴侣,但对其提供的信息仍有一定的不信任感,约50% 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人工智能伙伴提供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年长青少年对人工智能建议的信任度低于年幼青少年。
有趣的是,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们觉得与人工智能的对话比与现实朋友的交流更为满意,然而大多数(67%)青少年持相反意见。39% 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会将 AI 对话视为与现实生活互动的练习,以此来提升社交技能、开启对话、提供建议和表达情绪。
调查还显示,80% 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与现实朋友的相处时间要比与人工智能聊天的时间更多,仅有6% 的人表示情况正好相反。
划重点:
🌐72% 的美国青少年尝试过人工智能伴侣,其中52% 是常客。
🎮 青少年使用人工智能的目的包括娱乐、好奇和寻求建议。
👥80% 的青少年表示与现实朋友相处的时间比与人工智能聊天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