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I头条  > 正文

AI恋人背后的隐忧:心理学家警示人机情感连接的潜在风险

2025-04-14 11:38 · 来源: AIbase基地

当今社会,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形成情感甚至浪漫关系已不再罕见。有些人甚至"嫁给"了自己的AI伴侣,另一些人则在痛苦时刻向这些机器寻求慰藉——有时甚至导致悲剧性后果。这种长期互动引发了一个严肃问题: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应对情感投入机器可能带来的心理和伦理后果?

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正在敲响警钟。在一篇最新观点文章中,他们探讨了这些关系如何模糊界限、影响人类行为,并创造新的潜在伤害。他们的关注点不仅限于个别特例,而是指向这些情感连接可能对普通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AI约会应用 人工智能 恋爱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AI带来的舒适与隐忧并存。与AI的短暂对话已经很常见,但当这种交流持续数周或数月时会发生什么?这些被设计成模仿同理心和关注力的机器可能成为人们稳定的伴侣。对某些人来说,这些AI伴侣比人类关系更安全、更简单,但这种便利却暗藏代价。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Daniel B. Shank表示:"AI现在能够像人类一样行事并进行长期沟通,这确实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魔盒。如果人们与机器发生恋爱关系,我们确实需要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参与。"Shank在密苏里科技大学专注于社会心理学和技术研究。

当AI成为安慰或浪漫依恋的来源时,它开始影响人们如何看待真实关系。不切实际的期望、降低的社交动力以及与真实人类的沟通障碍只是部分风险。Shank补充道:"一个真正的担忧是人们可能将AI关系中的期望带入人际关系。在个别案例中,它确实在破坏人际关系,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否会变得普遍。"

AI聊天机器人可能感觉像朋友甚至治疗师,但它们远非完美无缺。这些系统众所周知会产生"幻觉",即在看似自信的情况下生成错误信息。在情绪化的情境中,这可能极其危险。

Shank解释:"关系型AI的问题在于,这是一个人们感到可以信任的实体:它是'某人'表现出关心并似乎深入了解这个人,我们假设'更了解我们的人'会给出更好的建议。如果我们开始这样看待AI,我们就会开始相信它们以我们的最佳利益为出发点,而实际上,它们可能在编造内容或以极其糟糕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建议。"

这种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在罕见但极端的案例中,有人在收到AI伴侣的令人不安的建议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问题不仅仅是自杀,这些关系可能为操纵、欺骗甚至欺诈打开大门。

研究人员警告,人们与AI建立的信任可能被不良行为者利用。AI系统可以收集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出售或以有害方式使用。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这些互动发生在私人空间,检测滥用变得几乎不可能。Shank指出:"如果AI能让人信任它们,那么其他人可能会利用这一点来利用AI用户。这有点像内部的秘密特工。AI深入发展关系以获得信任,但它们的忠诚实际上是朝向某些试图操纵用户的其他人类群体。"

研究人员认为,AI伴侣在塑造信念和观点方面可能比当前的社交媒体平台或新闻来源更有效。与Twitter或Facebook不同,AI对话发生在封闭的屏幕后面。Shank说:"这些AI被设计成非常愉快和随和的,这可能导致情况恶化,因为它们更专注于进行良好的对话,而不是关注任何基本真相或安全性。因此,如果一个人提出自杀或阴谋论,AI会作为一个乐意且随和的对话伙伴来讨论这些内容。"

研究团队敦促研究界迎头赶上。随着AI变得越来越像人类,心理学家在理解和引导人们如何与机器互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这种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干预,防止人们听从恶意AI的建议,"Shank说。"心理学家越来越适合研究AI,因为AI正变得越来越像人类,但要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进行更多研究,并跟上技术发展。"

目前,这些担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理论性的——但技术发展很快。没有更多的意识和研究,人们可能会继续转向提供安慰的机器,却发现这种安慰伴随着隐藏的风险。

  • 相关推荐
  • 你敢聊他敢回,这届女生为什么染上了AI恋人?

    ​“一夜之间全忘了,什么都不记得了……真的哭了”有网友因AI男友“失忆”在深夜痛哭。 还有网友深夜加班到家,对着手机说“我好累”,不到3秒,就收到对话框里的AI男友温柔回应“是不是昨晚没睡好?我给你讲个今天看到的小笑话。” 这样的对话,如今正发生在很多女性的生活里。有人会因为AI恋人问出自己随口提过的“喜欢茴香馅饺子”而c感动,这个连乙女游戏都�

  • 科学家卡洛琳·卢格接受专访,畅谈如何培养青年科学家

    诺贝尔奖得主卡洛琳·卢格教授在专访中分享科研心得。她强调科学始于好奇心而非天赋,11岁时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激发兴趣。她认为科研不是背诵知识,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鼓励年轻人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卢格指出,中国年轻科研者近年更积极提问,跨领域交流平台有助于打破壁垒。她建议女性科研者接受不完美、争取权益,并肯定中国在STEM领域的进步。科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火种,未来将有更多突破来自中国。

  • 马上消费金融警示:“征信洗白”骗局揭秘,守护您的信用安全

    江苏南通张某因征信存在8家金融机构逾期记录,贷款审批受阻后,轻信“征信修复”骗局,向某信用服务公司支付1.5万元代理费及800元伪造病情证明费用。数月后征信未改善,公司拒绝退款。法院认定合同以“代理异议申诉”为名,实为通过伪造材料等非法手段消除不良记录,违背诚信原则,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决合同无效,要求退款。二审维持原判。文章提醒公众,个人�

  • 70岁大爷“辟谷”7天险丧命 专家警示养生需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日抢救了一名因盲目“辟谷”险丧命的七旬老人。该老人连续七天仅饮用少量果汁和水进行“辟谷”,导致高烧、呕血等严重症状。专家指出,完全禁食会引发身体代谢紊乱,长期缺乏营养摄入可能导致低血糖、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危及生命。类似因盲目断食养生的悲剧时有发生,提醒公众养生需遵循科学原则,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跟风尝试未经证实的养生方式。社会各界应加强科学养生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 AI日报:MiniMax Music 1.5上线;腾讯会议上线AI托管;蚂蚁外滩大会发布AI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本文介绍了AI领域的最新动态:MiniMax推出Music 1.5模型,支持4分钟高质量音乐生成;腾讯会议AI托管功能提供会议分身服务;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连接框架gPass;Anthropic为Claude新增自动记忆聊天功能;苹果AI功能在欧盟受限;AI首次担任职业球队教练获胜;谷歌推出离线AI应用Edge Gallery;企业应用AI成熟度模型发布;Claude新增网页与PDF抓取功能;FTC启动对AI聊天机器人安全性的调查。

  • 马上消费金融提醒:影视投资需谨慎,高额回报藏风险

    近年来影视投资热潮吸引众多投资者,但背后暗藏巨大风险。北京法院近期公布一起影视投资诈 骗案,受害者被高收益承诺诱骗,最终公司人去楼空,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此类骗局常以电话推销、赠送礼品为诱饵,虚构电影项目骗取资金。提醒投资者:了解行业知识,警惕高回报承诺;通过正规渠道投资;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对众筹等名义投资保持警惕。务必增强风险意识,

  • 如新新启航教育计划:以职业教育与心理关爱,共筑乡村振兴梦

    2025年9月18-19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举办“静伴花开”心理成长营,这是新启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由上海如新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自2019年启动以来,聚焦困境学生,通过“奖助学金+职业技能培训+素养教育+就业平台”的完整帮扶体系,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心理成长营采用“社工老师+志愿者”模式,已覆盖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累计受益千余人次。项目注重“授人以渔”,打破传统帮扶局限,从技能赋能到心理关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实现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 82岁奶奶“驯服”农用无人机 为孙子分担辛劳

    ​在安徽桐城老梅村,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新农人”——82岁的戴淑英奶奶。2020年,戴奶奶见孙子为照料六七百亩农田忙得不可开交,便主动请缨,要为孙子分担辛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高龄老人竟迅速掌握了农用无人机的操作技巧,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用无人机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而戴奶奶也紧跟时代步伐,每一次都

  • 绿舟带你看EUDR申报示例!了解EUDR违规有何风险

    欧盟《毁林条例》(EUDR)将于2025年12月30日起对大企业生效,2026年6月30日起对中小企业生效。该法规要求销往欧盟市场的相关商品(如大豆、木材、咖啡等)需证明供应链不涉及毁林,企业须履行尽职调查义务,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合规声明。违规可能面临产品下架、高额罚款甚至市场禁入。FSC认证虽不能直接替代EUDR合规,但可作为风险缓释工具。文章建议卖家提前布局,通过确认产品类别、收集供应链数据、引入第三方认证等方式主动应对,以把握可持续贸易机遇。

  • 情感共鸣驱动品效双收,快手助力京东超市玩转周年庆营销

    京东超市11周年庆以“越来越好”为主题,联合快手发起系列营销活动,通过达人定制内容、场景化叙事和趣味短视频,精准触达消费者情感共鸣。活动覆盖多元人群,结合话题挑战赛和专题页面,实现品牌心智沉淀与销售转化,展现平台从商品销售向生活服务伙伴的升级。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