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苹果发布会最新资讯  > 正文

iPhone 17“大冒险”:史上最薄、AI缺席,果粉买单吗?

2025-09-13 10:23 · 稿源: 定焦one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定焦One,作者:金玙璠,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发布会亮相8大新品,其中包括四款新机:iPhone17iPhone17Pro、iPhone17Pro Max,以及iPhone Air

你可能会问:又是一年一度的苹果发布会,这次能有什么不一样?手机新品确实有些不同。

最大的变化是苹果推出了全新的Air系列,同时砍掉了Plus。Air系列主打一个“薄”,厚度只有5.6毫米,光看数字可能没有概念,想象一下,相当于把你现在用的手机砍掉40%的厚度。

有渠道人士表示,Plus系列定位比较尴尬,想要大屏的用户直接买Pro Max了,Plus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而轻薄旗舰市场此前被三星Galaxy S系列占据,苹果确实缺席了这个细分市场。

但Air系列有个关键问题——它只支持eSIM,没有传统的SIM卡槽。此前市场判断,苹果只能等待中国批准智能手机使用eSIM。那么,eSIM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落地进度如何了?

从苹果官网的信息来看,国行版可以正常开售购买,只是eSIM的注册需要花点时间——因为eSIM目前支持开卡的运营商只有中国联通一家,且需要线下办理。

iPhone17其他机型的国行版依然支持传统SIM卡。

Air系列之外,17系列最大的亮点就是标准版大升级。往年的标准版多是常规升级,但今年,全系120Hz高刷、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全系256GB起步、前置摄像头升级到1800万像素,都是亮点。看来,苹果为了提升销量,终于不再“挤牙膏”了。

图片

此外,iPhone17系列的升级和重要信息还包括:

Pro系列大改版,顶部采用贯穿式摄像头模组;

材质上,Pro系列从钛金属改为航空级铝合金,Air系列反而用上钛金属;

标准版搭载A19芯片,Air和Pro系列搭载A19Pro芯片;

信号方面,Air系列首搭C1X基带和N1无线芯片,其他型号均为高通基带;

9月12日晚8点开启预购,9月19日全面发售。

苹果现在的江湖地位可以概括为:全球强势,中国承压。在全球市场上,苹果总出货量排名第二(据IDC数据),在高端市场(批发价超过600美元)更是稳居榜首(据Counterpoint数据)。但在苹果的第三大区域市场大中华区,它的市场排名已经降到第五。

从公司层面看,苹果今年过得有些跌宕起伏:上半年股价跌了将近20%,“主要原因是关税担忧、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还有AI布局的滞后”,一位关注美股市场的投资人分析补充道,直到7月发布的新一季财报表现超预期,股价才有所提升。

然而,9月10日iPhone17发布会后,苹果股价下跌1.6%,收于234.35美元。上述投资人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这次新品缺乏突破性创新,且发布会对AI功能着墨不多。截至美股当天收盘,苹果市值为3.48万亿美元。

iPhone17的销量变得尤为关键,尤其是Air系列能不能被市场接受?中国市场还能不能挽回一些份额?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影响苹果接下来的走向。

除了Air,标准版升级最大

苹果这次最大胆的决定,就是推出全新的Air系列。

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Air没有“17”的前缀,说明苹果把它定位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系列,而且对这个系列很有信心,认为它会是个长寿系列。

作为“最薄”iPhone,Air机身厚度只有5.6毫米。但轻薄是有代价的,由于机身太薄,Air系列没有传统的SIM卡槽,只支持eSIM。

虽然这么薄,Air还是上了120Hz高刷新率屏幕、超瓷晶面板,以及3nm工艺的A19Pro芯片。也就是说,其他机型有的,Air也都有。

Air系列还首次搭载了苹果自研的C1X基带芯片和N1无线网络芯片,可见,苹果在摆脱对高通等供应商依赖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这次iPhone17系列最让人意外的升级可能就是,标准版补齐了一直被诟病的短板,例如,终于用上了120Hz高刷屏。

要知道,苹果从iPhone13Pro开始就有120Hz屏幕,但一直限制在Pro系列上,这次终于下放到标准版。在安卓手机普遍120Hz的今天,此前的60Hz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iPhone17Pro系列 图源 / 苹果官网

Pro系列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摄像头模组。苹果放弃了此前的方形摄像头设计,改为在顶部区域采用贯穿式摄像头模组。这个设计是为了给更大的传感器腾出空间。

摄像头升级也是Pro系列的重头戏。后置三摄全部升级到了4800万像素,最长200mm等效光学长焦,数码变焦最高可达40倍。

材质上也有变化,Pro系列从钛金属回归到了铝合金。苹果的理由是铝合金散热更好、成本更低、重量更轻。

散热方面,Pro系列终于引入了安卓厂商使用的均热板冷却系统。

产品之外,苹果AI也非常受关注。iPhone17系列全系搭载iOS26,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但这个“支持”是有区域限制的。

根据苹果官网信息,Apple Intelligence目前支持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在这些支持地区,iPhone17用户可以体验到完整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包括智能写作助手、实时翻译、图像生成等。

但中文并不在支持列表中。对此,苹果官网仍显示:“为Apple智能预备好”。也就是说,国行Apple Intelligence具体推出时间未定。

最后看定价,iPhone17系列整体策略更精细:全系都从256GB起步,这算是一个实用的升级;Air系列7999元的起售价正好填补了标准版和Pro版之间的空白;Pro Max还新增了2TB版本,售价高达17999元,明显是针对专业用户的。

全球市场:iPhone17会大卖吗?

“新一代iPhone会大卖吗?”每次苹果发布会后,这个问题都会被拿出来讨论。但今年的情况的确有些特殊——全球不同市场对iPhone17的接受度可能会出现明显分化

先说全球大盘。摩根大通的最新预估透露了一些积极信号:其将2025年下半年iPhone17系列的组装量预估,从之前的8500万部上调至9400万部。这个数据与2024年下半年iPhone16系列的组装量同比持平。

这侧面反映出市场对iPhone17系列的预期:虽然没有期待爆发式增长,但至少认为能够维持与前代相当的销量水平。渠道人士陈力补充道,考虑到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成熟度和用户换机周期的延长,这已经是相对乐观的预期了。

分市场看,美洲市场尤其是美国是苹果最稳固的基本盘;欧洲是第二大收入来源,份额稳定且略有增长;中国市场很重要,但近年来波动比较大;日本是成熟稳定的市场;亚太市场增长潜力最大

图片

数据来源:苹果财报,统计期间为2025财年前三季度累计(2024年10月1日-2025年6月28日)

注:Americas包括美国、加拿大、拉美;Rest of Asia Pacific包括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韩国等

iPhone17在美国市场的情况相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运营商的大力促销还在继续。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美国市场的情况:运营商渠道(包括实体店和网店)是iPhone销售的绝对主力,占比约70%。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三大移动运营商AT&T、Verizon、T-Mobile,持续推出力度不小的以旧换新计划,最高补贴1000美元。虽然这些补贴通常分24-36个月发放(美国的合约机制),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明显。

“特别是对iPhone这种高端手机,分期付款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购买门槛。”陈力表示。苹果在美国高端手机市场占主导,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

数据验证了这一点。IDC显示,2025年二季度,苹果在美国市场出货量增长14.8%,在前五名厂商中增速最快,份额稳居第一(47.6%)。

图片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关税影响。市场预期苹果可能获得关税豁免,那样,iPhone17在美国市场可能卖得更好。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并预计第四季度为11亿美元(假设关税不变)。市场预期,如果关税政策有所缓解,能降低成本,为运营商提供更大的促销空间,提升iPhone17的价格竞争力。

欧洲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欧洲用户现阶段对iPhone的接受度还是相对稳定的,但苹果面临不小的压力。”某手机厂商海外业务从业者张智称。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监管。DMA法案(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带来的合规成本确实不小——强制侧载、第三方支付、App Store垄断限制等,苹果已在2025年4月被罚款5亿欧元。

对销量影响更直接的是整体竞争环境的变化。虽然欧洲高端市场仍由苹果+三星主导,苹果总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但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在上升。小米排名第三,市占率达到19%,荣耀虽然排第五(份额3%)但实现了11%的增长,这可能会分流一部分价格敏感用户。

发达市场的iPhone增长空间已经有限,新兴市场是iPhone17的增长希望。

从财报来看,苹果在亚太区的收入是所有地区中增长最快的,其中印度和东南亚表现突出:印度消费者对iPhone的需求持续上涨,苹果在东南亚的高端手机市场增长势头也很明显。

不过,张智表示,苹果还需在渠道方面加大投入。苹果在东南亚的官方实体门店很少,主要依赖线上平台和授权经销商卖货。

在苹果的美洲区域中,拉美市场的波动比较大:阿根廷与智利持续增长,此前表现最好的墨西哥、巴西则出现下滑。

中东非洲地区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增长潜力不容小觑。土耳其是苹果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市场,苹果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营收也在增长。

这些市场代表了苹果未来增长的方向,但iPhone面临的挑战也很现实:这些市场政策复杂、消费者普遍价格敏感,而且中国品牌攻势很猛。在张智看来,iPhone17能否在新兴市场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苹果能否在保持品牌溢价的同时,重视本土化。

中国市场:eSIM有突破、AI还没来

中国市场可能是iPhone17销量最不确定的地区,因为面临两个“雷区”:eSIM的“水土不服”和AI功能的“跳票”。

摩根大通上调iPhone17生产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中国将允许Air版使用eSIM。否则,按照供应链的估算,这可能导致360-420万部的销量损失,约占iPhone17整个生命周期销量的2%。

要知道,自2015年中国推出手机实名制以来,智能手机就被禁止使用eSIM。而美国版iPhone从iPhone14开始就已经全面取消实体SIM卡,只支持eSIM。这一次,为了做“最薄的手机”,苹果在iPhone Air机型上决定全球统一只支持eSIM。

从目前的消息看,在最需要挽回份额的中国市场,苹果确实争取到了eSIM在中国的落地,iPhone Air也将在中国销售,但依然有门槛。

根据苹果官网,目前,iPhone Air的eSIM只能通过中国联通开卡,而且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到线下营业厅办理,不能线上开通。

这意味着,想买iPhone Air的用户,要么本来就是联通用户,要么愿意为了这部手机换运营商。

短期内,这可能会影响iPhone Air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但长远来看,中国eSIM政策的开放有助于苹果实现全球产品线的统一,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复杂的eSIM,中国市场还面临另一个挑战——Apple Intelligence在国行版的推出时间仍然不确定。

根据彭博社Mark Gurman9月报道,苹果正在与阿里巴巴和百度合作,预计在2025年底前通过iOS26.1或iOS26.2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中国市场,但具体时间仍不确定。

也就是说,iPhone17系列和Air系列在中国首发时(9月19日),无法提供完整的AI功能体验,用户需要等待后续的iOS更新。

这个“跳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I功能本来是iPhone17的核心卖点之一,缺失这个功能等于失去了与竞品的差异化。相反,国产品牌在AI领域的攻势越来越强。华为有盘古大模型和自研AI芯片,在中文理解和生成上可能优于苹果AI;小米的澎湃OS深度集成AI功能,小爱同学持续进化;OPPO和vivo在AI摄影、AI助手方面投入加大。

近半年,中国市场用户对AI的预期因为DeepSeek等产品的普及,被持续拉高。迟到的苹果AI能否达到甚至超越本土厂商的体验,是个问题。

在中国市场,苹果还要应对份额持续下跌、华为强势回归带来的压力。

根据Canalys数据,今年二季度,华为重回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市占率达到18.1%,而苹果的份额下滑至13.9%。这是华为自2021年以来首次重回榜首,也是苹果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最低份额。

图片

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在高端市场的强势表现,更是直接冲击iPhone的传统优势领域。特别是在影像、续航、快充等方面,华为已经有了明显的技术优势。

华为的回归,也带动了整个国产品牌的信心提升。小米、OPPO、vivo等品牌都在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丰富各种本土化的AI功能,试图降低用户从iPhone迁移到自家品牌的成本,抓住苹果相对疲软的窗口期。

如果AI功能能及时推出,iPhone17还有机会在中国市场重新找回竞争力,否则,苹果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市场份额流失。

结语

综合来看,iPhone17的销量前景高度依赖政策环境的变化,且区域分化明显:美国市场相对稳定,欧洲市场谨慎乐观,新兴市场有增长潜力,中国市场面临极大挑战。

这种分化背后反映的是:在成熟市场,苹果需要应对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和竞争加剧的压力;在新兴市场,苹果需要平衡高端定位与市场渗透的关系;在中国市场,苹果则需要在全球化策略与本土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iPhone17的发布正值智能手机行业的关键转折点。AI技术的快速发展、eSIM等新技术的普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化,都可能影响行业格局。现在考验的是苹果面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而iPhone17的成功与否,将决定苹果在AI时代的走向。

举报

  • 相关推荐
  • 苹果发布会前瞻:最大看点iPhone Air iPhone17或成国内首款无卡槽手机

    苹果公司即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9月10日发布的iPhone17系列,或将创造中国手机市场新纪录——成为首款取消物理SIM卡槽的智能手机。 据产业链消息,该系列中的iPhone17Air机型将采用极致轻薄设计,机身厚度仅约5.5毫米,较前代缩减25%,为此彻底取消传统卡槽,全面转向eSIM技术。

  • iPhone17 Pro Max续航实测夺冠 iPhone Air表现不俗

    近日,iPhone17/Air系列的首批评测正式解禁,其中iPhone Air的实际体验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在众多评测内容中,海外知名博主The Tech Chap对全系机型开展的续航测试结果,格外引人关注且令人意外。 The Tech Chap的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机型的续航时长存在一定差异。iPhone Air的续航时间为6小时43分钟;iPhone17达到了6小时55分钟;iPhone17Pro为7小时34分钟;而iPhone17Pro Max表现最佳,达到了7小时

  • 不用担心了!iPhone Air续航实测出炉:与iPhone 17基本一致

    iPhone 17/Air系列续航测试结果公布,iPhone Air续航达6小时43分钟,与iPhone 17标准版(6小时55分钟)接近,优于iPhone 16 Pro Max(7小时29分钟)。超薄机身未显著影响续航表现,证实库克对其续航能力的评价。但测试仅基于连续视频播放,实际使用效果需待大规模用户体验确认。若续航表现稳定,销量前景可期。

  •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一图配置对比 哪个是你的菜

    今天凌晨,苹果发布了众所期待的iPhone 17系列产品,包含iPhone 17、iPhone Air和iPhone 17 Pro/Max,各款在配置上各有特色,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屏幕方面,iPhone 17 Pro/Max提供6.9英寸或6.3英寸超视网膜XDR显示屏,支持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全天候显示与灵动岛功能。 iPhone Air配备6.5英寸屏幕;iPhone 17则是6.3英寸屏幕,全部看齐了iPhone 17 Pro。 机身材质上,iPhone 17 Pro采用铝金属一体

  • iPhone17遭首批用户吐槽 客服回应:建议新机带壳

    近日,苹果iPhone17系列新品正式发售,引发市场抢购热潮的同时,也因机身易刮花问题陷入舆论漩涡。不少首批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新机采用的铝合金边框材质较前代钛金属更显"脆弱",日常使用中极易出现划痕,"iPhone17首批用户吐槽"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iPhone17Pro系列将沿用两代的钛金属边框替换为铝合金,虽使机身重量减轻、散热效率提升,但铝合金硬度

  • 苹果发布4款芯片为新机赋能 iPhone Air的牙膏“挤爆了”

    今日凌晨,苹果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全新机型iPhone Air以颠覆性设计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被称作"苹果史上最薄iPhone"的新品,机身厚度仅5.6毫米,采用5级钛金属框架与前后双面超瓷晶面板,在保持轻盈质感的同时实现结构强化。

  • 苹果 iPhone 17/Pro 系列今日发售 多维度升级

    今日,苹果 iPhone17/ Pro 系列手机在9月10日发布后正式开启发售,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此次新品在性能、设计、影像等多方面均有显著升级,售价信息也一同揭晓。 先看基础配置,iPhone17标准版亮点颇多。它配备6.3英寸屏幕,边框进一步收窄,视觉效果更出色。屏幕支持 ProMotion 技术,最高刷新率可达120Hz,最低能降至1Hz,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提供流畅且节能的显示效果。

  • 吴彦祖现身苹果发布会:超期待用上iPhone 17系列

    今日凌晨,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落下帷幕,iPhone17系列携诸多创新亮点登场,引发科技圈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众多明星达人纷纷表达对新机的喜爱,其中吴彦祖的动态更是成为焦点。 发布会结束后,吴彦祖第一时间在微博发文:“时隔多年又来Apple Park了!这幢建筑真的是极简风杰作,任何建筑爱好者都会喜欢!很开心能与@TimCook 见面交流,超级期待在我日后的创作中可以使用新

  • iPhone17系列登场!苹果官网下架iPhone16Pro系列

    今天凌晨,苹果公司如期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iPhone17、iPhone Air、iPhone17Pro和iPhone17Pro Max四款新机型。这一系列新品的亮相,瞬间吸引了全球科技爱好者的目光,同时也引发了苹果产品阵容的重大调整。 随着iPhone17系列的发布,苹果官网迅速做出反应,iPhone16Pro和iPhone16Pro Max两款机型悄然下架。目前,在苹果官网的产品列表中,已经无法找到iPhone16Pro的购买选项,仅剩下iPho

  • 最贵iPhone诞生 网友:iPhone17 Pro长得像充电宝

    今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iPhone17Pro与iPhone17Pro Max,以颠覆性设计语言与技术创新引发行业震动。这款被称作"苹果近五年最大外观革新"的旗舰机型,首次采用航空级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通过多道锻造工艺与精密阳极氧化处理,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结构强度,彻底告别前代钛金属方案。 机身设计呈现显著功能导向特征:背部配备横向矩阵式金属凸台,集成VC均热板散�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