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快科技8月12日消息,近日,一段老人首次乘坐高铁时招手喊停”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网友对于高铁精准停靠的好奇。
风驰电掣般的动车组列车能够平稳减速并精确地停在旅客面前,这背后不仅有科技的强力支撑,更离不开司机精湛高超的技艺。
中国铁路科普中提到,站台上的神秘坐标”是精准停靠的根基所在。高铁站台两端设有蓝底白字的停车位置标识,当列车停稳时,驾驶室参考点必须要与该标识精确对齐。技术熟练的司机能够把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
智慧大脑”为停靠提供坚实保障。就拿复兴号来说,司机室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会实时给出线路坡度、限制速度等数据,同时还能对驾驶速度进行监控。地面与车上的运行控制系统相互协作,为速度控制和精准停车给予双重保障。
高铁司机过硬的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他们需要同时对停车轨道、线路坡度等诸多因素进行计算,眼睛盯着速度表,手动操控操作杆,大脑算计距离,实现手、眼、脑高度协调配合。
为练就这项技能,司机要在模拟舱进行不计其数的练习,牢记不同车型的刹车手感”以及车站站台的长度,还要深入钻研线路坡道、信号系统与制动性能之间的配合。
从风驰电掣”到平稳进站”,高铁的每一次精准停靠,都凝聚着司机对细节的完美把控以及日复一日的责任坚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