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既要平台流量,更要自主话语权,外卖大战下半场的突围之道

2025-07-21 10:58 · 稿源:站长之家首发

餐饮行业的空气里,弥漫着2025年特有的焦灼。当消费者沉浸在外卖平台补贴带来的低价狂欢时,平台与商家间的成本转嫁矛盾正在凸显。不少餐饮商家透露,尽管门店同时入驻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但外卖业务每月亏损幅度高达45%,部分茶饮店单笔订单利润不足0.2元仍被迫参战。这并非个例,而是席卷行业的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下,众多餐饮品牌被迫卷入后的真实写照。这场看似带来短暂繁荣的“及时雨”,对餐饮人而言,究竟是续命甘霖,还是饮鸩止渴?未来的路,又该如何在平台的夹缝中走出独立与韧性?

补贴下的虚荣幻象与残酷现实

不可否认,当“0元奶茶”“25-24元券”的横幅挂满平台首页,消费者的热情确实被瞬间点燃。订单量的短期飙升,让不少在成本高涨与激烈竞争中头疼不已的餐饮人,获得了宝贵的现金流周转窗口。外卖平台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流量,短期内刺激了餐饮消费的总盘,这杯“蜜糖”的滋味最初是甜的。然而,紧随其后的是难以忽视的苦涩。

以北京某连锁餐饮为例,一份46.9元的订单,扣除11.55元补贴、7.2%佣金和配送费后,商家最终到手仅27.83元;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直接导致了客单价的持续失血,当知名品牌的利润空间都节节败退时,中小商家的压力可想而知。更残酷的是,平台通过流量分配强制商家参与补贴,上海一家咖啡店老板向媒体表示:“一杯拿铁成本9元,平台补贴后售价6.9元,这样下去,今年营业额至少同比下跌50%左右,但如果不参与活动,客流量影响会更大。”这意味着,商家不仅要承担高额的产品补贴,还要为曝光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双重成本的夹击之下,许多商家的利润率已经探底,甚至陷入亏损边缘。

更为关键的是,一旦深度绑定平台,配送的定价权也便完全旁落。平台为了自身的盈利目标,配送费的上涨已然成为定局。翻阅美团等上市平台公司近年财报,“配送服务收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同时商家对此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成本的上扬。

零售业过往警示——致命的平台依赖

餐饮人今日所经历的阵痛,在零售业早有先例,昔日巨头玩具反斗城(Toys“R”Us)的兴衰,就是对平台过度依赖的典型案例。作为曾经全球最 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与当时新兴的电商巨头亚马逊签订了为期十年的独 家线上协议,起初,这一策略带来了显著的销售额增长。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接踵而至。合作不到四年之时,亚马逊便打破独 家承诺引入竞品;随后不仅逐步削减流量支持,还利用玩具反斗城的销售数据推出自营竞品,进一步挤压其生存空间。

玩具反斗城虽于2004年发起诉讼,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不但让其错过了自建电商的黄金窗口,后续仓促上线的自有网站,在各维度上也无法与亚马逊等专业平台抗衡。最终,玩具反斗城于2017年申请破产保护,过度依赖单一平台、丧失数据主权和主动权,是其重要败因。这种“成也平台,败也平台”的类似故事也发生在其他零售领域。中小品牌为短期销量依附平台,最终常因算法调整、佣金上涨或平台自营而陷入被动。

餐饮业警钟——餐饮新势力现象与平台的边界扩张

部分餐饮行业分析师和媒体报道指出,在掌握海量商家运营数据的同时,部分外卖平台正通过"平台食堂""品牌优选"等自营项目持续扩张业务边界。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已出现将成熟品牌数据资产转化为竞争工具的案例,例如将头部快餐品牌的消费人群画像打包为精准营销产品,提供给定位相似的新兴白牌商家,助其针对性抢夺原品牌客群。以上种种都证明了平台的触角正日益深入餐饮的腹地,这引发了关于平台数据是否会被用于扶持新兴竞争者或直接发展自营业务的担忧,平台既掌握着流量的分配规则,又下场直接参与竞争,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使得平台上各类餐饮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公平性受到严峻挑战。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外卖平台的崛起确实为传统餐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商家在享受平台流量红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被绑定的命运。如何在借助平台力量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抗风险能力,已成为每一位餐饮老板亟须思考的问题。

(美团"浣熊食堂")

破局之路:经营私域,掌握自配

一方面,平台补贴吸引来的消费者更多是冲着低价而来,忠诚度几乎为零,一旦补贴力度减弱或停止,订单量便迅速回落。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平台流量正在侵蚀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平台规则,不得不调整产品结构、压缩利润空间,甚至牺牲服务品质。长此以往,品牌根基逐渐被侵蚀,最终沦为平台的“附属品”。历史案例与眼前困境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餐饮老板必须夺回经营的主动权,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构建不依赖于单一平台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其核心在于两大支柱:建立自有私域流量池和掌握配送的自主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中国餐饮行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的明确指引,自建会员体系与私域渠道已成为餐饮品牌对抗平台依赖的核心战略,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在行业头部品牌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印证;瑞幸咖啡通过社群精细化运营与私域用户分层管理,实现了复购率的显著提升;麦当劳、肯德基则依托会员 APP 与小程序搭建起完整的私域生态,既沉淀了海量用户数据,更通过互动强化了品牌黏性。这些实践共同证明,私域不仅是对抗平台依赖的屏障,更是品牌深耕用户价值的重要阵地。

与此同时,第三方即配服务商的全渠道适配能力,正成为更多商家的破局杠杆。私有化之前的达达,能帮助商超快速对接不同流量入口;深耕一对一急送服务的闪送,为部分鲜花烘焙商家提供了灵活选择;而规模最 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则凭借全渠道定制化履约网络,以及与抖音、微信的深度协同,为商家拓展出多元业务场景;例如,顺丰同城覆盖瑞幸咖啡从私域小程序至外卖平台的全渠道需求,服务时长已达七年;同时也帮助麦当劳、肯德基山姆会员店等品牌实现多渠道履约;再加上其在下沉市县与香港等境外市场的布局,对品牌全场景自主运营的深层支撑力进一步加强。

这些第三方力量共同构成了商家摆脱单一平台依赖的支撑,让品牌与平台的博弈拥有了更灵活的筹码。

结语:借力平台,立足自主,方得共生

不过,强调构建私域和掌握自主配送权,并非意味着彻底与外卖平台决裂,外卖平台坐拥巨大的流量入口,其价值不容忽视。成熟的餐饮经营者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的智慧,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运用私域和自配送构建基本盘和护城河的同时,也可将平台作为精准的“引流渠道”和新客触达窗口。这样一来,即便未来平台规则发生变化,品牌依然能够依靠私域流量维持稳定的客源和收入。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商家得以将资源与精力,从无休止的补贴消耗战中释放出来,重新聚焦于打磨产品口味、提升服务体验与品牌价值的核心赛道,推动行业回归以品质和服务为本的健康竞争环境。总之,餐饮品牌需要认识到,外卖平台既是助力发展的工具,也是潜在的风险来源。只有在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同时,与第三方即配服务商进行合作,不断强化自身的独立运营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借力”与“自主”的共生关系。这不仅是对当前困局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布局。

举报

  • 相关推荐
  • 外卖大战会是一场持久战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62期,本期我们关注的商业动态是:外卖大战可能会成为一场持久战。 本周五晚,市场监管总局在又一轮外卖「疯狂星期六」上线之前,发布了对饿了么、美团、京东进行约谈的消息,要求其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从周末的外卖消费体验来看,约谈虽然降低了外卖优惠的疯狂程度,但仍然没有让平台放弃补贴换市场的策略。

  • 外卖大战熄火:周六的免费奶茶没了

    微博话题免费奶茶没了”冲上热搜榜,在该话题下,不少网友怀念0元喝奶茶的日子。 据媒体报道,因外卖大战熄火,多个外卖App本周末没有提供免费奶茶,虽然还在发放优惠券,但力度明显不及上个周末。 此前各大平台掀起的外卖大战引发全民关注,美团、淘宝闪购曾发放大额优惠券,当时美团APP开屏后就跳出0元外卖已到账”的超大图标,点击后账号内便已收到系统发放�

  • 外卖大战有骑手称要跑通宵:平台补贴很高

    新一轮的外卖补贴大战”在本周末重燃战火,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低价甚至免单的咖啡奶茶订单,淘宝闪购和美团外卖两大话题再度冲上热搜榜。 据网友反馈,美团在这个周末送出了多个线下咖啡茶饮的通兑券,但需要自取,淘宝闪购则依旧发放188元的红包,包括满38减18.8的午餐外卖红包,不过免单卡”仍需要消费者随机抽取获得。

  • 外卖大战打响后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 要求理性竞争

    今日,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

  • “苏超”流量登顶,大厂们的厮杀才刚开始

    今年夏天,“苏超”从默默开赛走到全网热议,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体育界顶流。 进行到第六轮比赛时,南京中心体育场中的电子大屏显示观赛人数达到60396人,这个数据不仅刷新了“苏超”历史单场观赛人数记录,也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的新纪录。 “苏超”的火爆更是助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苏超”开赛后,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增速较此�

  • 0元配送,10元起送,外卖大战“打”进高校

    “再这么喝下去,我要喝出糖尿病了!” 这个周末,“外卖大战”继续如火如荼。7月12日开始,淘宝闪购、美团、京东再度加码外卖补贴,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平台晒出新一轮的 “战绩”,低价甚至是免单的奶茶咖啡是其中的主流。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领的鸡蛋,喝不完根本喝不完”“今年夏天减肥最大的阻力”,在消费者激烈的调侃声中,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激烈的即时零售�

  • 外卖大战越激烈,大会员体系越重要

    在即时零售成为互联网平台最显性的竞争焦点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到,即时零售只是各平台业务的其中一部分,应该用更全局的视角理解阿里、京东、美团三家在做和想要做什么,与即时零售同期发生的是什么,即时零售与他们在产生什么关联。 如我们在《争夺大消费入口:阿里、京东、美团越来越像》里提到的,三家会逐渐进化为一个相似的结构:一个大消费入口,一个�

  • 外卖大战男子每天喝5杯奶茶进医院:称不喝感觉浪费

    近日,浙江一男子因沉迷外卖平台奶茶优惠活动,连续多日过量饮用奶茶导致健康亮红灯,引发社会对消费促销与健康平衡的关注。 据悉,时先生在某外卖平台“奶茶狂欢节”期间,利用多重叠加优惠实现了“0元购”奶茶,在巨大折扣诱惑下,他连续一周保持每日四五杯的高频饮用量,最终因血糖、血脂、尿酸指标全面超标,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合并痛风,不得不住院治疗�

  • 京东否认参与外卖大战:0元购是严重内卷 完全没参与

    近日,外卖行业迎来新一轮补贴大战”,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平台以0元购”、满减神券”等补贴形式展开激烈交锋,单日订单量屡创新高。 据媒体报道,今日,对于近期外卖行业补贴大战一事,京东回应称:此次外卖0元购、18-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 京东方面称,京东自今年三月以来关注三方面:降低行业佣金;给

  • 外卖大战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 一男子贪杯致血糖飙升

    ​7 月 15 日消息,近日外卖平台掀起“大战”,引发全民狂欢热潮。众多商家纷纷推出满减活动,力度之大让网友们热情高涨,纷纷投身这场“优惠盛宴”,不少人笑称自己一天能喝好几杯奶茶。 然而,在这场狂欢背后,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天气愈发炎热,一杯冰爽的奶茶或冰碳酸饮料成了不少人消暑解渴的首选。但凡事过犹不及,有男子就因过量饮用奶茶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