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涂料机器人最新资讯  > 正文

NEW|丰坦三代涂料机器人P320 Max全球首发,全屋自动化智能施工新标杆

2025-05-29 09:5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智能新时代,喷涂大变革。

在全球涂料机器人领域,面对美国Canvas、以色列Okibo等行业优秀厂商,以及新加坡市场近乎严苛的质量与性能考验,丰坦机器人研发团队历时 200 余天攻坚,推出重磅新品——三代涂料机器人P320 Max

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甫一亮相,便凭借硬核实力成为行业焦点。在 2025 年 5 月 10 日香港房屋局建筑机器人油漆大师实战比拼赛中,P320 Max现场自动建模,同步生成特出作业路径,依托自主研发的室内导航、定位、运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一键全自动施工。在相同施工位置、标准施工面积下,P320 Max以 1 分 36 秒的喷涂速度和优异的喷涂品质,在施工效率与品质上双维度领先,刷新智能喷涂领域的性能标杆。

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聚焦全屋智能施工,专为高度3. 2 米以下的室内涂料施工场景设计,适用于住宅、公寓、酒店等空间,能覆盖墙面、天花板、阴阳角、飘窗、玄关等施工场景,实现全屋自动化腻子、乳胶漆喷涂施工,将为全球涂料机器人市场带来更佳的功能和性能表现。

全屋自动化智能施工

以智能科技革新施工体验,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助力住宅类工程项目全屋自动化智能施工。

P320 Max依托 6 轴高精度机械臂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耦合,结合 360 度高精度激光雷达的全域感知能力,以及四驱全向舵轮底盘的灵活转向特性,构建起准确的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系统。面对异形空间布局、复杂障碍物分布的非标环境,P320 Max也能实现厘米级误差的空间自主转场、有效避障,将乳胶漆喷涂效率提升至每小时250㎡以上,大幅缩减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

在智能化施工流程方面,P320 Max支持CAD图纸、BIM模型一键导入,依托先进算法,便捷完成全户建图和作业路径规划,高度适配批量全屋自动化施工需求,显著降低人工测绘与路径规划的时间成本,推动智能建造从单点作业向系统化、规模化施工迈进。

有效能,快人一步

精巧的机身设计,搭载 6 轴高精度机械臂与智能算法,配置自主研发的四驱全向舵轮底盘,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能安全承载满负荷机器人重量,丝滑完成 360 度即时转向,在 1 米以上的通道便捷施工,极大提高行走效率和喷涂作业效率。

据实验数据,P320 Max腻子喷涂效率达600~800㎡/天,相比人工,喷涂效率提升6~ 8 倍,人均工效提升 3 倍。乳胶漆喷涂效率每小时超250㎡,较人工手持喷枪提升 2 倍。

BIM建图,智能规划路径

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支持CAD图纸、BIM模型一键导入,能自动生成空间数据,根据区域划分特征,自动规划特出作业路径。 20 分钟可完成全户建图和路径规划,降低建图难度,提升建图效率,高度适用标准场景、批量全屋自动化施工。

远程协同,掌控全局

通过丰坦机器人自研的多机协同平台CMS系统,施工人员可一人操作多台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实时查看机器人位置、电量、材料用量、作业面积、工作效率等数据,每日生成报表。

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面板上简单设置参数,机器人就能按照预设程序进行工作,无需复杂的编程或专业技能。即使是没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新手,经过简单培训,也能轻松上手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门槛,提高了施工团队的整体效率。

持久续航,设计便捷

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的涂料利用效率与高耐久施工设计同样出色。

P320 Max料箱设计为50L容量,单桶涂料可覆盖600㎡施工面积, 8 小时超长续航搭配施工自动回流清洗功能,能减少频繁换料和清洗带来的工时损耗,实现全天候不间断作业,确保项目施工有效推进。机器人同时配置备用电池,支持便捷换电,让施工更省心。

为了应对高粉尘、高污染的复杂环境,实现高耐久施工,P320 Max拥有防护级别达到IP54 的防水、防尘设计,已在超百万平方米施工项目应用实践。

丰坦喷涂机器人P320 Max的诞生,不仅是丰坦技术实力的里程碑,更将重新定义全球涂料机器人行业标准,引领全屋自动化智能施工进入新高度。未来,丰坦机器人将朝着有效、准确、智能的方向稳步发展,为建筑涂装领域带来更有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以智能化施工成就全球客户。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重识vivo:做MR和家用机器人的隐性逻辑

    尽管苹果Vision Pro在发布一年后,市场表现并不如其它同门那样好,但2024年它仍以3499美元的高价拿下全球5.2%的市场份额,紧随Meta和索尼之后。 当然重要的不是份额,而是苹果对于空间计算的引领,以及对于智能头显市场的推波助澜。 IDC预计,在软硬件技术革新、AI大模型快速发展、交互技术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下,2025年全球智能头显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6%至1280万台,其中�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与智同行,共启新元”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暨 “IT老友会走进智元机器人”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2025年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与智同行,共启新元”。大会同步开展“IT老友会走进智元机器人”系列活动,汇聚多领域精英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边界与产业生态构建。活动展示超100台智能机器人,呈现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等多场景应用实效,并深入交流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加速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商用与生态发展。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起猛了 看到“兵马俑”跳舞了:人形机器人“光子”惊艳亮相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正酣,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体舞蹈赛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武汉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凭借出色表现,一举夺得该赛事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这场比赛中,9台由光谷东智精心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一名专业舞者携手共舞,演绎了经典曲目《秦俑魂》。舞者身着华服,饰演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而“光子”机器人则�

  • 国内首款模块化四足机器人-Apollo 从“白犀”吉尼斯纪录走来,引领行业进入“定制化时代”

    国内首款模块化工业级四足机器人Apollo正式亮相。该机器人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研发,延续了前代“白犀”的速度优势,以模块化设计为核心突破,实现性能、场景适配与运维效率的全面革新。Apollo具备140kg负载能力、5.5小时续航,支持快速换电与多场景灵活定制,适用于高危险厂区巡检、应急救援等工业应用,推动四足机器人向定制化解决方案跨越。

  • 扫地机器人公司追觅官宣造车:预计2027年亮相

    今日,全球清洁领域领军企业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提出"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的宏伟目标。这场跨界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于2013年清华天空工场的一份造车计划书——历经十二年技术沉淀与市场淬炼,追觅认为已迎来"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时机"。 面对被称作"工业王冠"的汽车产业,追觅展现出敬畏与雄心并存的姿态。企业坦言,当�

  • 从24小时直播到破界进化:智元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图景

    智元机器人远航A2在上海浦东新区完成全球首次24小时户外行走直播挑战,成功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高温、弱光等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行走能力。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圆桌论坛,探讨AI与机器人融合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形态。专家指出,通用智能的核心在于泛化能力,需突破传统自动化规则式弱AI的限制。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养老护理、太空建设等场景实现突破,逐步成为人类生活的延伸工具。安全是商业化前提,需构建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全链路冗余体系。当前技术瓶颈在于小脑与大脑的协同,需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攻克。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 INDEMIND:高需求和低渗透之间,服务机器人为何规模化落地难?

    在全球经济面临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加之疫情的进一步催化,服务机器人取得了蓬勃发展,预计 2022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17 亿美元,然而尽管如此,在高速发展之下,机器人的行业渗透率却并未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红利之后,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落地过程走的并不顺利...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