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人工智能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机会!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3份建议聚焦AI

2025-03-06 10: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5 年,AI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全国两会这个社会各界共商国是的重要节点,AI的热度无疑再上新高。

  “人工智能中国企业的时代机会,相信会有更多中国企业不断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3 月 5 日 8 时许,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周云杰介绍,他今年带来了 3 个建议,关键词全部聚焦AI,涉及工业大模型、家庭大模型、血液及血液制品这几个领域,着眼于AI大模型训练、应用等实践难点,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工业场景难应用,需支持龙头企业先行先试

  与AI的高热度形成反差的是,相较于服务业、金融业来说,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落地应用面临高难度挑战,应用场景和普及率都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扩展空间。根据Gartner比较新发布的数据,到 2024 年 6 月,仅有8%的中国企业在生产环境中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AI),这一比例远低于全球超过20%的企业采用率。

  长期在工业互联网产业一线履职的周云杰,对此深有体会。结合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 16 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周云杰认为,当前最棘手的难点是,工业大模型对不同工业场景无法做到有效适配,因为不同工业场景的数据和知识需求不同,对工业大模型的泛化适配能力要求也更高。

  举个例子,同样是AI视觉检测这个工业场景,在家电和食品工厂的场景数据、知识需求都不一样,就需要工业大模型针对不同场景进行适配。但是目前,这种工业大模型的泛化适配调优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难以直接应用于新场景。

  周云杰建议,重点支持家电、汽车、医疗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其场景、数据、制造和人才优势,围绕“一图四清单”开展工业大模型应用的先行先试。鼓励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工业大模型,提炼并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打造行业标杆。

  据悉,为了加快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海尔从平台建设和场景优化两个方面已经开始了先行先试。

  在平台建设上,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自主研发了天智工业大模型,沉淀形成了 4700 个行业机理模型和 200 多个专家算法,已在海尔佛山洗衣机互联工厂、合肥冰箱互联工厂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初,卡奥斯率先将DeepSeek-R1 接入到天智工业大模型中,加快工业垂域大模型平台建设。

  在场景优化上,天智工业大模型已赋能汽车、化工、模具等 9 大行业 45 个高价值场景,优化效果显著。比如,应用到注塑工艺优化场景中,实现注塑机的生产能耗降低10%,节拍提升7%,调参周期缩短90%;应用到智能柔性装配系统,实现工艺设计效率提升 30%,换产调试效率提升50%。

  “今年是我连续第 9 年针对工业互联网提出相关建议,在AI科技的助力下,新型工业化正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中国智造正在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周云杰称。

  家庭数据难训练,需群企共创垂域数据基础

  算力、算法、数据,是大模型发展的“三驾马车”。不同于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适配难题,智慧家庭大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是数据,特别是智慧家庭领域的真实、专业数据。

  “就像汽车的油和电一样,数据驱使AI能够思考和决策。高质量的数据集能帮助模型捕捉更多的特征,从而提高预测和分类的准确性。”周云杰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对于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的训练数据量非常庞大,总数据量达到 2 万亿个标记(tokens),这些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代码数据集、特定领域的文献和网页数据等。但对垂域大模型来说,除了这些通用数据外,特定领域的质、量兼优的数据,更是发展的关键。‌

  “未来智慧家庭的垂域大模型不仅需要传统家电、户型环境等被动数据,更关键的是要融合人机交互、力觉、视触觉等各类主动数据,并且数据来源包含人工标注、仿真生成、训练场生成等多种主动采集方式。”周云杰表示。

  在一线履职中他发现,目前智慧家庭垂域大模型的数据困境表现在两端:一是在数据采集端,主动数据少、采集成本高,极大制约了行业垂域大模型的开发进度;二是在数据服务端,跨界融合难、平台支撑弱,靠企业的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的全场景整合与训练,亟需国家统筹与支持。

  为此,他建议国家牵头,培育数据采集产业,通过全民贡献、群企共创的形式,实施数据贡献参与工程,构建行业全覆盖的垂域数据基础。同时,建议国家支持企业牵头建设智慧家庭全场景覆盖的数据仿真平台和训练场,训练高质量垂域大模型,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智慧家庭场景中的深度应用,赋能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公开信息,创业 40 年的海尔在全球搭建了比较大的智慧家庭生态平台。在中国,海尔智家平台活跃用户 1000 万以上,三翼鸟已经走进 345 万个家庭,每个月为用户提供超 6 亿次智慧生活服务;在美国,Smart HQ平台联网用户超 400 万,实现了用户、家电和生态方的智能交互;在欧洲,hOn APP注册用户超 630 万,让用户体验有效便捷的智慧生活;在日本,AQUA也在加速布局智慧社区洗;在东南亚,海尔通过Haismart为当地用户提供智慧家庭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遍布全球的智慧生活平台,以及服务全球 10 亿用户家庭的智慧家电,都决定了海尔在发展智慧家庭垂域模型的路上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

  探索医疗新可能,用AI提高血液调配效率

  除了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外,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可以创造哪些新可能?

  在周云杰看来,在关乎国家发展和民众福祉的关键民生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展现出了比较罕见的潜力,比如AI服务于血液供应体系建设,就为中国血液紧平衡的“老问题”找到了解题新思路。

  他在青岛市中心血站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我国临床用血处于供需“紧平衡”态势,以青岛市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量增加等,全市一年血液需求近 45 吨,而 2022 年献血量约 46 吨。

  除了采供血紧平衡态势,城域血液资源分布不均、血液信息不能共享、血液调剂难、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临床用血供需矛盾。

  “全国血站的智慧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同采供血机构之间尚未完全联网,血液信息不能共享,无法实现血液有效管理及合理调拨。”对此,周云杰建议,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血站服务水平、强化献血者优先用血权益的保障之外,要进一步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血站、医院血库与手术室无缝对接,保障病人用血零等待,实现临床用血零浪费。

  周云杰的这一建议来自于诸多城市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海尔大健康产业盈康一生旗下海尔生物医疗创新打造智慧血液城市网方案,目前已经在青岛、宜昌、鄂尔多斯等城市落地,数字化血液安全管理方案也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个城市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 32 个省 1300 多家三甲医院,推动城市血液管理智慧升级。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过去市中心血站到旗县医院送血,路程至少需要 2 小时,位置偏远的医院甚至需要 4 个小时,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影响到血液供给的及时性。

  在海尔生物医疗打造的智慧血液网助力下,临床取用血从 4 小时缩至最快 2 分钟,既解决了过去常备用不掉、不备耽误治疗的难题,也为抢救生命赢取更多时间,真正实现了用血零等待、零浪费。

  一方面,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在 6 大储血点配备海尔生物医疗智能无人值守血液冰箱,冰箱内的血液类型、环境温度、箱内库存、质量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当需要用血时,医院线上发起用血申请并获得血站授权后,即可从该区域的储血点取血。另一方面,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依托海尔生物医疗数字技术,构建了城市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市血液信息有效互通、血液安全全链条监控,从而辅助血液管理及决策,优化血液资源的配置。

  要么与AI同进化,要么被AI边缘化。周云杰建议每个企业首先要强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建设,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人工智能战略,以场景和应用为牵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地搭乘AI科技的快车,实现AI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 政策引领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启动,猿力科技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千校

    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中小学新学期首次系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猿力科技旗下飞象星球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其课程覆盖小学至初中全学段,包含10门课程、160节课,实践导向突出。该课程已服务北京298所学校、9.8万名学生,并推广至全国25个省市超1000所学校,覆盖15万学生,成为国内覆盖最广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之一。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企业选择雇佣AI员工,都有哪些优势价值?尘锋AI员工在哪些工作上表现优秀?

    AI在业务环境中的应用本质上是效率革命,能替代重复性工作,释放人力从事更高价值任务。AI员工可提升业务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赋能人类创新,并需具备技术专业性、高开放性和数据安全性。选择AI员工应关注其业务理解能力、系统集成性及合规性,经过实践验证的AI方案能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增长优势。

  • 制造全链革命:广域铭岛工业AI体系驱动企业向AI原生跃迁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面临数据孤岛、知识依赖人工、业务协同效率低等痛点。广域锚岛发布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与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通过“平台+数据+场景”一体化战略,构建全链路智能化核心支撑,推动企业从传统“+AI”迈向“AI原生”运营模式,实现研发与制造环节的智能协同。实践案例显示,智能体驱动制造流程再造,显著提升排产效率83%,工艺文件生成准确率提高90%,开发周期缩短至小时级。该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技术基础,助力构建数据智能竞争力。

  • 钛动科技作为广东AI代表企业,应邀亮相2025服贸会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领域代表企业,钜动科技携全球首款营销AI+Agent产品Navos亮相,并在专场推介会发表主题演讲。Navos通过AI技术重构出海营销全链路,覆盖洞察、创意、投放、优化等环节,助力企业提升出海营销效率与效果。钜动科技依托多年技术积累,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助力更多企业构建全球品牌竞争力。

  • 北电数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链融合”推动AI产业落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落幕。论坛聚焦“人才领航智启未来”主题,汇聚中科院、社科院专家及中国联通、腾讯云等机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分享经验,为AI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北电数智CMO杨震出席并发表演讲,分享AI行业落地实践,强调紧跟国家战略,推进产业、创新、人才、资本四链融合,打造面向不同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AI产业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