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发展最新资讯  > 正文

加速“人工智能+”总台研究院主办活动来啦

2024-07-08 15:0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人工智能必须是发展与治理同步,政府要划定边界,特别要在国际上加强规则的同步。”

“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会有一轮大模型的大洗牌,其核心的考验就是落地能力。”

“大模型跟媒体结合的未来是变革性的,它不只是作为媒体工具的支撑,而是重塑媒体形态。”

大胆的预测、独到的观点、精彩的对话,都在黄浦江西岸的一处会议厅内高能上演。7月5日,“加速‘人工智能+’ 构筑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在上海徐汇举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自6月揭牌以来牵头主办的第 一场落地活动。

作为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官方活动之一,本场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承办。

“政产学研”会合点

共谋共建“AI+”

七月初的黄埔江畔多了一些思想碰撞的“热辣滚烫”。浦江西岸,总台研究院拍了拍你,并发起“AI+”邀请~

关于“人工智能+”,各界代表有何思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世忠,上海市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李颖新,清华大学文科资 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等嘉宾发表了现场致辞或演讲,为后续更深入的观点讨论锚定方向。

图说:从左到右依次查看丁奎岭、姜文波、方世忠、王华、李颖新、薛澜现场致辞、演讲照

促对话!让专业的人闪耀思想“模”力。技术快速迭代的同时,思维更要快速迭代。精深的思想,离不开最前沿的观察。本次活动邀请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代表各抒己见,在观点的交锋中淬炼智慧的结晶。政府关切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学界怎么判断?研究机构有何看法?大家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带来最 新鲜的观察与思考,思想的“模”力不断释放……

图说:主题对话一:大模型构筑新质生产力

图说:主题对话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中国实践与全球合作

图说:主题对话三:优质视听语料推动“AI+媒体”产业发展

搭平台!用务实的合作释放技术红利。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面对人工智能这一革命性生产力,团结与合作更应成为发展道路上的“进行曲”。此次主题活动不仅邀请各界大咖代表共话现实与未来,更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手拉手”的平台。

现场不仅有《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公共产品》这一研究报告的发布,也有“西岸对话: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对话网络”这一常态化交流对话机制的发起,还有多家大模型企业与当地政府集中签约——合作的号角吹响了,共建的信念拉齐了!

图说:《人工智能安全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研究报告发布

图说:西岸对话倡议发起仪式照片

图说:徐汇大模型企业集中签约仪式

打个样!“媒体+人工智能”朝哪儿看?总台研究院牵头主办活动,讨论“AI+”议题,不如先用媒体打个样。自带“数字化基因”的媒体入局人工智能赛道,冲刺的“燃料”怎么提取?发展与治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媒体+AI”如何助力“AI+”赋能千行百业?……

本次活动中,总台作为媒体代表诚意满满。现场举行了AIGC动画电影《团圆令》的开机仪式,这是总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实践应用;还有来自总台各业务条线的负责人分享“总台经验”与“总台思考”,大家谈发展的动能,也谈治理的红线,确保“媒体+人工智能”行稳又致远。

图说:AIGC动画电影《团圆令》开机仪式

提升“AI+媒体”加速度

从“优质视听语料”说起

“语料库好比教材,训练大模型就像是教育孩子。孩子读一本好的教材,远比读10本没那么好的教材收获更深、积累更多。”

“作为总编辑,向客户做满意交付,就像是厨师为顾客端上一盘好菜。他不仅要对这道‘菜’的品质负责,也要对作为‘原料’的语料全程把关。”

“以前讲‘六边形战士’,未来的模型至少是‘五边形模型’——有德、有趣、有序、有品、有用。”

“总台作为传媒领域的旗舰机构,它沉淀的人的专业能力和对价值观的传承,是高质量语料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个个生动的比喻,一种种贴切的形容,都在向现场道来“优质语料”,尤其是“优质视听语料”的重要性。

那么,“优质语料”有何特性?现场,来自研究机构、媒体业界、科创企业的代表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多半离不开这样几个特点:数量要多、质量要优、价值观要健康。

图说:主题对话:优质视听语料推动“AI+媒体”产业发展

理想很美满,现实中却不免挑战重重。事实上,语料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制约大模型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从全球来看,中文语料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通用的50亿大模型数据训练集里,中文语料的占比仅为1.3%。优质中文语料的开发迫在眉睫!

这样的背景下,总台研究院专门设置“优质视听语料推动‘AI+媒体’产业发展”主题对话,期待从多元的视角解锁“媒体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总台入局探讨“优质语料”,既是推动大模型产业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也是总台作为“优质视听语料”大宝库的优势所在。

海量的数据、可观的质量、多样的模态、便捷的溯源方式……这些“总台数据”特性让总台媒体资源自带“优质视听语料”的基因。更重要的是,作为当今世界体量规模最 大、业务形态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际传媒航母,“总台数据”所沿袭的“中国主流价值观”也更加让人放心。

不仅如此,总台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今年2月以来,总台已陆续推出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首部AI全流程赋能译制的英文版微纪录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试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等“总台方案”的出台也不断校准着媒体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双轮驱动”的驾驶路线。

可以期待,随着政策引领、科技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些“总台优势”对“AI+媒体”产业的赋能不可限量……

@研究搭子 速来!

一起构筑新质生产力

非常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搭建了今天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在行业的研讨和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方世忠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媒体这一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非常大。总台作为行业领军机构,能掌握一手资料、感受最前沿的动态,通过加强研究,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建议;另外,总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新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其责任担当的体现。

——清华大学文科资 深教授、

苏世民书院院长 薛澜

这次活动促进了跨界交流与合作、推动政策与实践对接、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也展示了中国的AI实力。阿里研究院期待与总台研究院携手,共同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阿里研究院执行院长 袁媛

大约一个月前,总台研究院正式揭牌,以“立足总台,面向业内,瞄准国际高端智库机构”为核心定位;一个月后,研究院首场线下活动正式开启,瞄准“人工智能+”这一热点议题。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人工智能”?开局落子这一议题,正是总台顺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国家战略、回应媒体产业提质增效这一行业需求、贡献自身积累的数据、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总台优势”的体现。

总台领导多次强调,“创新关乎命运,科技引领未来”“坚持科技强台,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以开放的思路努力实现与全球科技发展同频共振”……关心、参与“人工智能+”议题的讨论,反映的是总台研究院敏锐的“科技嗅觉”、引领行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的“研究搭子会合点”,不少与会代表在这里欣然打卡,“加速‘人工智能+’ 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主题也在他们的打卡背景中格外显眼。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更是一种决心的体现——人工智能呼啸演进,唯有携手并进、共担责任,才能穿越那一片“无人区”,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广袤宇宙。

---------分割线----------

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这样描述:“技术是时代的座驾,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有主体意识的人。”人心的潮头所向何方,技术的浪潮便会涌向何处。

汇集各界代表,共话“人工智能+”,也正呼应着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题“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在这一次与总台研究院“见面”的过程中,智慧之潮涌动,科技之光闪耀;下一次,还有哪些领域的“思想产品”等待开启?我们拭目以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祝贺!诺云荣登“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百强!

    2025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指导意见后,诺云凭借AI营销创新实践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百强榜单”,成为河南唯一入选企业。作为数字化营销技术服务商,诺云提供企业直播SaaS系统与私域运营工具,覆盖电商直播、企业培训等全场景需求。已服务超20万家企业,覆盖3亿用户,拓展至零售、教育等150多个行业,客户包括携程、华为等头部机构。诺云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

  • 政策引领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启动,猿力科技人工智能通识课覆盖千校

    国务院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北京中小学新学期首次系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猿力科技旗下飞象星球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其课程覆盖小学至初中全学段,包含10门课程、160节课,实践导向突出。该课程已服务北京298所学校、9.8万名学生,并推广至全国25个省市超1000所学校,覆盖15万学生,成为国内覆盖最广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之一。

  • 普适性覆盖人工智能典型场景 寒武纪产品技术优势凸显

    中科寒武纪科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至70亿元。公司已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授权专利1599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净利润扭亏为盈。寒武纪持续优化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新一代产品将提升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及能效。高盛维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并调高2030年预期EBITDA及企业价值倍数。

  • 迎“人工智能+”政策东风!2025中国智能产业大会&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即将落地常州

    在全球AI竞争加剧背景下,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暨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将于8月30-31日在常州举行,聚焦破解AI产业“卡脖子”难题。大会设置15场专题会议和3场特色活动,覆盖基础技术突破、核心应用落地、交叉学科融合等领域,为产学研各界搭建高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伊顿助力皓扬数据打造 AI 算力中心标杆

    近日,备受瞩目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六大行动覆盖科技、产业、全球合作等领域。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勾勒出了宏大版图。北京皓扬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皓扬数据)作为国内 AI 算力中心开拓先锋,以覆盖全国的超大规模交付能力服务于数百家头部企业。两位创始人已在�

  • 三旺通信入选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榜单TOP50

    8月27日,三旺通信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荣登“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TOP50”榜单。该公司深耕工业互联领域二十余年,凭借在工业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AI应用,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化升级。未来,三旺通信将继续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创新沃土,以开放姿态拥抱AI产业生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 北电数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链融合”推动AI产业落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落幕。论坛聚焦“人才领航智启未来”主题,汇聚中科院、社科院专家及中国联通、腾讯云等机构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分享经验,为AI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北电数智CMO杨震出席并发表演讲,分享AI行业落地实践,强调紧跟国家战略,推进产业、创新、人才、资本四链融合,打造面向不同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AI产业发展。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基于人工智能优化构建混合ARIMA模型,提高比特币价格预测准确性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兴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预测成为焦点。传统模型难以准确捕捉其非线性波动,微算法科技引入AI技术优化ARIMA模型,结合LSTM网络构建混合模型,提升预测准确性。通过AI算法自动处理数据缺失、异常值检测及参数优化,实现更可靠的比特币价格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