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网约车最新资讯  > 正文

网约车乘客“开门杀”致人八级伤残 法院判了:司机70%责任 赔偿82万

2024-06-20 08:30 · 稿源: 快科技

一宗网约车“开门杀”交通事故近期在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结案。

事件起因于一名乘客在临近目的地时,经司机同意,从后座打开右侧车门下车。此时,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经过,与车门相撞受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

值得注意的是,肇事车辆虽登记为非营运,但事发时却在从事网约车服务。保险公司因此认为车辆使用性质与投保不符,导致风险增加,故免除了商业三者险赔付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司机未选择合适的停车地点,且未提醒乘客注意后方来车,乘客也未尽到观察义务。但考虑到车辆在司机控制下,其对停车位置和开门行为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最终法院判决

  1. 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范围内赔偿受害人19.8万元。
  2. 网约车司机承担70%责任,赔偿受害人82.1万元,网约车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3. 乘客承担30%责任,赔偿受害人35.2万元,网约车公司不承担连带责任。

举报

  • 相关推荐
  • 高德宣布合作网约车平台接入鹰眼守护 关键时候能保命

    高德地图宣布其网约车平台与顺风车全面接入“鹰眼守护”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海量匿名行车数据,通过AI实时分析前方车辆急刹、弯道会车等异常行为,及时向后方司机推送预警。试运行数据显示,接入后相关事故和客诉大幅下降,目前已覆盖17种出行场景并实现全国应用。

  • 探秘长城汽车健康座舱,用心守护用户呼吸健康

    长城汽车关注车内空气质量,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可能来自内饰、胶粘剂等材料,长期接触影响健康。为此构建贯穿研发、检测、供应、生产环节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有害物质,投入超600万元建设专业实验室,并培养“金鼻子”团队进行主观气味评价,确保座舱环境清新健康,让消费者安心出行。

  • 得一微荣获2025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国产存力芯片支撑汽车智能升级

    2025年10月30日,第七届“金辑奖”在上海举行。得一微电子凭借车规级存储芯片的自主创新和规模化量产,入选“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彰显国产高可靠存储芯片在支撑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本届奖项聚焦ADAS、智能座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等十大细分领域,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得一微围绕存储控制、存算互联等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处理范式,其车规级存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主流车企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将持续以安全可靠的国产存储解决方案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 百惠金控与盖世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对接港股资本市场

    11月5日,百惠金控与盖世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金融与产业优势,推动汽车产业链企业上市。合作聚焦港股市场,借助百惠的专业金融服务和盖世的产业资源,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一站式上市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国际化。此举旨在深化产业与资本协同,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汽车之家商城正式发布,重塑全链路购车体验

    2025年11月3日,汽车之家商城在北京正式上线,推出全新一站式电商平台。首批15家主流汽车品牌入驻,通过创新O2O模式打通"看、选、买、用、换"全链路服务。平台以内容驱动消费,提供官方车源保障,解决传统购车信息不透明、价格不明确等痛点。作为集团"新零售"战略核心项目,汽车之家商城致力于树立新一代汽车电商服务标杆,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透明、高效的购车新体验。

  • 易鑫正式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

    易鑫在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汽车金融行业首个Agentic大模型XinMM-AM1。该模型参数量约300亿,响应延迟低于200毫秒,支持语音实时交互,单卡吞吐达370 tokens/秒,可提升获客、风控与运营效率,解决行业周期长、交互多、决策复杂等难题。易鑫作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研发投入超20亿元,率先实现AI全场景应用,将持续推动智能汽车金融生态建设。

  • 618网购赠品是三无产品 法院:商家被判“退一赔三”

    昨日,苏州中院发布一则判例:赠品是三无产品,被判退一赔三。” 据悉,去年618期间,一男子在网上看中一辆电动自行车,于是就下单付款了。 商家在促销宣传中承诺,特定时间内购买2478元的主商品电动车,赠送价值498元的扫地机器人、市场价99元的头盔及29.9元的电动车雨披。 可收到货后他却发现所有的赠品均为三无产品,他随即联系网店客服后被告知赠品都是这样的�

  • 软件定义汽车的质量革命:AI Agent如何终结座舱OTA的“路测噩梦”

    在“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智能汽车竞争核心转向座舱体验、ADAS功能及OTA迭代质量。然而,传统软件测试模式成本高、耗时长,难以覆盖复杂场景,易导致漏洞。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实现三大突破:需求自主解析与测试规划、GUI自主探索与自愈维护、智能诊断与根因分析。这将催生“人机协同”新范式,测试工程师角色转向质量策略师。到2027年,超80%企业将集成AI测试工具,汽车行业2025年成为转型关键节点。

  • 新国标落地,短交通行业进入“有标准的安全时代”

    本文聚焦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等短途出行工具的电池安全标准升级。过去这类产品缺乏统一安全规范,主要依赖厂商自我约束。随着GB40559-2024国家标准的实施,安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验证的强制标准,涵盖针刺、热扩散、阻燃等极限测试。九号公司率先完成全系产品新国标转换,通过材料体系优化和结构重构,确保电池在极端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新国标让安全成为行业准入门槛,推动短途出行工具回归"高效又安全"的产品属性,重构用户信任体系。

  • 小米汽车:全国已有424家门店 覆盖全国125城

    小米汽车10月新增22家门店,全国门店达424家覆盖125城。11月计划再开17家,将扩展至吉安等6座新城市。门店体系完善,含体验店、销售服务中心等四类。全国服务网点235个覆盖140城。产能突破瓶颈,北京工厂双班生产,202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多家机构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单季盈利,规模预计达70亿至100亿元。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