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从封闭到开放,普渡科技带领服务机器人行业先行一步

2024-02-02 09:5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即将到来的机器人年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有哪些?

据悉,普渡科技近期提出的关于R2X理念,有望成为2024年这个机器人年中,下一代服务机器人大步迈进数字化时代的关键。

行业期待R2X

R2X这个概念是前不久普渡科技与云迹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时所提出的一个新词。所谓R2X概念,全称为Robot-to-Everything,按照字面理解,这其实是一项让机器人走向更大应用面的技术。其核心目标正是将服务机器人与各种环境、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连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服务生态。

为什么我们看好R2X概念,因为这一概念与全球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目前全球机器人与人的交互其实可以分为几个维度或者说层级:

(1)HCI阶段:传统PC时代、智能时代改进;

(2)HRI阶段:机器人和人(人脸识别、语音对话、体态交互、灯效);

(3)RRI阶段:机器人之间(交通体系调度);

(4)RXI阶段:机器人和设备(万物互联)。

简单来说,HCI就是最传统的human comtuper interaction,HRI的R就是robot,RRI是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跨厂商的机器人调度其实就属于RRI,而更进一步跨厂商的梯控打通(对彼此的机器人打通)其实是属于RXI,RXI也就是R2X。

不同的技术维度也使得全球服务机器人在技术研究方向上分出了具体差异。例如机器人与物理世界的交互领域,目前就主要分为四种:

(1)HCI阶段,主要是机器人操作屏上面的交互,属于在软件和硬件上的互联。

(2)HRI阶段,机器人的移动性不断加强,开始具备自主性、智能性,机器人跟人之间的交互开始增多,例如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姿态识别、跟随、感知避障、皮肤触摸、机器人跳舞等交互需求开始出现;

(3)RRI阶段,包括了单一厂商内部的机器人之间的避让、交通调度、任务调度,不同厂商之间的机器人之间的避让、交通调度、任务调度等;

(4)RXI阶段,机器人与电梯闸机、门禁、电话、产线仓库等外在设备的互联和交互。

目前,一家服务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往往大多需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R2X这一框架的核心其实就在于解决了机器人行业长期存在的难题:如何使不同品牌和技术路线的机器人能够在同一网络中协同工作。

因为服务机器人行业比工业机器人行业更多样化。按照IFR的分类,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商用服务机器人里面也可以按照场景和用途分为各种细分类目,例如迎宾、清洁、安保、配送、零售等。这造成服务机器人的交叉使用场景非常多。

但此前如此多的产品类目中间很难打通,也没有统一的系统进行连接,服务机器人集成商都非常少。但随着服务机器人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互通性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全球更大重视。在原先,服务机器人企业的系统互联局限于RRI阶段。如今,普渡则提出了突破后者的框架和方式。

在R2X框架下,我们短期能预料到最直接的改变则是,未来企业用户有望不再受限于特定品牌的产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和定制服务。例如餐饮门店里,清洁产品和送餐产品能够更好实现调度和打通,为管理人员带来更便利的操作。

对服务机器人企业而言,这种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也将成为企业提高设计和开发能力,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这种开放生态对于促进行业内的创新、解决行业竞争内卷也至关重要。

R2X为何意义重大?

因为如果来到更大的视角,R2X本质上就是一种软硬件的开创性系统性框架,其技术互通特性有点像是一个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整体标准,这有望解决机器人发展历史上系统之间兼容性差的问题,对于提高整体行业效率至关重要。

因为目前一个很典型的现状就是,服务机器人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783.3万套,产量累计增长23.3%,IFR 统计部门更是指出,全球有975家服务机器人生产商,这还不包括原型设计服务和系统集成商,整个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繁荣。

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行业依然处于快速爆发期,未来的增长潜力非常明显,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8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832亿元,2022年至2028年的CAGR为23.5%。未来随着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类型及功能的扩展变得更加成熟和灵活,预计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628亿美元。

显然,市场基数达到一定范畴,为行业技术的互通、革新提供了基础条件,为新概念与新技术的提出创造了有利条件,服务机器人的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值得探索。

从普渡的框架中来看,初步目标是形成机器人与周围环境、机器人与人、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相互协同,而初步实现方式则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协议和标准规范,降低不同厂商机器人的协同门槛,首先实现服务机器人与包括梯控在内的IoT生态有机联动,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

从技术而言,则是通过统一的API和SDK,企业之间能形成多机互联的统一协议和规范,机器人不仅能够在同一场景下协同工作,而且能够跨系统交换信息,提升协作的效率。

目前,普渡和云迹表明,已经开启了R2X探索的第 一层。以电梯行业为例,R2X使得多机器人厂商和多电梯厂商能够实现多边对话,加速标准的对接,提高梯控的技术升级与安全可靠性,使服务机器人在多层建筑中的自主导航能力极大增强,赋能智慧楼宇、智慧物业的建设。

据悉,未来双方还将在技术、产品、渠道、售后、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建立技术协同机制,特别是在梯控领域,以进一步强化服务机器人在多层复杂建筑中的自主导航能力与不同场景下的IoT解决方案水平,持续赋能智慧化楼宇平台的搭建,全面提升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变革、服务标准和市场渗透,推动产品与服务矩阵的多重升级,为行业创造新的增长曲线。

R2X生态赋能的改变

就服务机器人行业整体而言,普渡和云迹两家企业在梯控生态上的尝试或许只是践行这套优秀理念的冰山一角。R2X所带来的生态以及行业标准意义似乎更为明显。

就如同当前车企正在力推的车联网和充电桩互通构架,其实车联网被提出的时候也是全球第 一次有了V2X的概念。而当下,R2X概念又是一次中国提前布局未来产业的新兴机遇。对于当下的服务机器人行业而言,R2X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还是关乎全球机器人行业生态的战略方向。

从用户层面而言,通过R2X,企业将降低机器人行业市场教育的成本,用户无需对各种不同品牌类型的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进行学习,只需了解统一的操作方式就能快速学会用各种品牌的服务机器人。这种简化的学习过程还能够加速全社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降低新玩家的准入门槛,为新进入市场的机器人公司、第三方开发者等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新玩家能够利用现有的协议和标准快速开发产品,减少了他们的研发投入和市场风险。

从产品开发层面而言,R2X开放性行业生态系统,也有望在服务机器人行业形成一个引领性标准。这种统一的标准和协议不仅简化了产品开发和市场准入流程,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积极的环境,将机器人开发者、硬件制造商、软件服务供应商,乃至终端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促进创新、加速行业发展的开放、开源商业网络,进一步加速服务机器人创新产品的应用推广。

结语和未来

当前,“技术全球化”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对海外市场进行本地化拓展、运营,打造全球化品牌影响力。而普渡科技正是国内企业出海的典型。该公司商业版图已覆盖亚洲、北美、欧洲等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70000台,超80%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是全球规模居前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

面对当前全球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时代背景,作为行业引领者,当前普渡科技也试图提出更具未来性的新目标,为全球服务机器人企业提供更多可行的思路和方向。这也使得R2X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战略上中国企业对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未来的深远规划。它不仅关注当前的技术创新,更着眼于未来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普及。

我们相信,全球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竞争仍然存在,这使得R2X战略必然是一个长远的愿景。但我们也因此更加期待,普渡科技能通过R2X这类新概念真正脱颖而出,引领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走向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INDEMIND:高需求和低渗透之间,服务机器人为何规模化落地难?

    在全球经济面临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加之疫情的进一步催化,服务机器人取得了蓬勃发展,预计 2022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17 亿美元,然而尽管如此,在高速发展之下,机器人的行业渗透率却并未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红利之后,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落地过程走的并不顺利...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普渡机器人闪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震撼首秀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8月8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深圳普渡科技携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参展,重点展示包括全球首款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匣Arm"、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PUDU D9、猫形机器人贝拉Pro及新款机器狗PUDU D5-W等创新产品。"闪电匣Arm"突破电梯控制难题,实现自主乘梯;D5-W机器狗具备超强运动性能,适应复杂地形。普渡通过"一脑多形"技术架构,构建了业界领先的具身智能体系,产品覆盖专用、类人形、人形及机器狗等多元形态,彰显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目前公司业务已扩展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10万台。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智检未来 触手可及——CASIVIBOT工业质检机器人震撼发布

    8月19日,中科慧远发布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以“具身智能”为核心,融合人类质检经验与AI技术,实现灵活操作与高效检测。该机器人采用“手-眼-脑”协同架构,支持多行业复杂场景应用,具备快速部署和持续进化能力,旨在推动工业质检智能化升级,提升检测效率与灵活性。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 周鸿祎和机器人擂台打拳:红衣教主一拳、一脚放倒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宇树一款拳击机器人上演了一场趣味对决。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周鸿祎直接零帧起手,上去就抱着机器人,右腿一个反向绊,直接一脚将机器人放倒。 等待几秒后,拳击机器人一个腰马合一成功起身,并摆出了拳击动作,周鸿祎和它碰手后,机器人快速使出了一套连环招,动作铿锵有力,周鸿祎有些吃不准它的实力,选择

  • 东郊到家:严格品质把控,树立行业服务典范

    在按摩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服务品质成为用户选择平台的关键因素。东郊到家始终将品质把控放在首位,通过严格的技师选拔、规范的服务流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定期的培训考核,确保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上门按摩服务。其树立的行业服务典范,不仅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信赖,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六维感知,精准无界!6D位姿跟踪系统让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引发关注,工业机器人正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然而,高端制造对精度要求日益提升,工业机器人在绝对定位精度和动态稳定性方面存在短板。思看科技推出的6D位姿跟踪系统,以100Hz高频追踪和0.049mm空间精度,实现精准检测、快速校准与动态补偿,让工业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该系统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机器人TCP标定、复杂零部件加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