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penAI最新资讯  > 正文

OpenAI 获得更多的英伟达 H100 芯片,CEO Sam Altman 预测明年芯片获取将更加顺利

2023-11-15 11:36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1 月 15 日消息:在日前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表示,公司已经收到了备受期待的英伟达 H100 芯片订单,并预计不久后会收到更多。他补充道,「明年在获取更多芯片方面看起来已经会更好」。

OpenAI,ChatGPT,人工智能,AI

OpenAI 等人工智能公司广泛使用英伟达的最新型号芯片来训练其模型。今年,人们对 OpenAI 的 ChatGPT 和谷歌的 Bard 等 AI 聊天机器人的关注程度,似乎与对英伟达价值 40,000 美元的 H100 芯片的关注程度相当。

OpenAI 从英伟达获取更多芯片的举动表明,更为复杂的 AI 模型将在不久的将来准备就绪,这些模型将超越目前聊天机器人版本的能力

对英伟达 H100 芯片的强烈需求

生成式 AI 系统需要在海量数据上进行训练,以生成复杂的回答,这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英伟达的 H100 芯片专为生成式 AI 设计,运行速度比之前的芯片型号快得多。哈佛商学院教授 Willy Shih 表示,芯片越强大,处理查询的速度就越快。

在背后,初创公司、芯片竞争对手如 AMD,以及谷歌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的 AI 应用专用芯片,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够超越英伟达。

这种对一家公司特定芯片的强烈需求已经在英伟达身上引发了一场抢购狂潮,不仅是科技公司在争相抢购这些炙手可热的芯片——政府和风险资本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但如果 OpenAI 能够获得其订单,这或许表明形势终于发生了转变,芯片向 AI 公司的流动正在改善

尽管英伟达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就在上周,SymphonyAI 首席执行官 Prateek Kathpal 表示,尽管该公司的 AI 应用运行在英伟达的芯片上,但公司也在与 AMD 和 Arm 讨论其技术。

对 OpenAI 来说,更多芯片意味着什么?

OpenAI 日益增长的芯片库存意味着几件事情。H100 芯片将助力公司下一代 AI 模型 GPT-5 的开发,Altman 表示目前 GPT-5 正在开发中。这个新模型将需要更多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将来自公开可用信息和公司的专有数据。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到,GPT-5 可能会比其前身更为复杂,尽管他补充说,目前还不清楚它能做 GPT-4 无法做到的事情

Altman 没有透露 GPT-5 的发布时间表。但 GPT-4 在仅仅八个月前发布,紧随其前身 GPT-3 于 2020 年发布之后,这一快速的发布周期凸显了其快速的开发周期。

更多芯片的采购还表明,该公司正在更接近于创造人工通用智能(AGI),即一种基本上能够完成人类能做的任何任务的 AI 系统。

举报

  • 相关推荐
  • OpenAI和微软的关系没那么糟,跟英伟达也没那么好

    OpenAI的动作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上周二,OpenAI完成重组。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彻底取消了与微软的排他性协议,结束了Azure长达六年的云服务独占模式。此前,OpenAI所有模型的训练、推理与部署都必须优先选择Azure,微软还享有优先购买权。 宣布与Azure“分手”后不到一周,OpenAI便火速宣布了与AWS的战略合作——双方达成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OpenAI将全面接入

  • OpenAI发布GPT-5.1:情商大涨 本周开始推送

    OpenAI正式推出GPT-5.1模型,以“智商与情商深度融合”为核心亮点。新模型优化推理能力,强化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交互,包含Instant与Thinking两大核心版本:Instant首次引入自适应推理功能,针对复杂任务延长思考时间,简单问题保持极速响应;Thinking版本智能分配思考时长,提升回答透彻度与通俗性。新增Auto功能自动匹配最佳模型,支持六种官方预设风格及精准微调。安全评估首次纳入心理健康与情感依赖维度,防范拟人化风险。付费用户可保留旧版三个月过渡期。

  • AI全面落地双11,淘宝走出一条和OpenAI不同的路

    ​今年的双11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消费者和商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AI的浓度真的很高,并且AI的全面落地应用,真的在改变传统用户购物、商家经营的链路。 消费者能感受到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个是AI导购开始走进真实的购物场景。淘宝为双11投入了六款AI导购类产品,其公布的数据显示,AI万能搜已经帮助消费者解决了5000万个消费需求。 另一个则是平台推荐的商品越

  • Qwen用开源逆袭GPT的故事,千问APP要再干一遍

    Qwen模型逆袭GPT的策略,阿里准备再用一次。 2018年,OpenAI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模型GPT1,占据了技术先机,随后变得越来越封闭。在大洋彼岸,阿里几乎同一时间着手大模型研究,到2023年推出“通义千问”时,则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直接开源模型,允许开发者免费使用、改进和集成。 这个策略让Qwen逐步积累起规模,做到了如今全球开发者基于它发布了17万个衍生模型�

  • AI日报:李飞飞Marble 3D世界模型公测;OpenAI首次推出ChatGPT群聊功能;百度发布多模态 AI助手超能小度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World Labs推出Marble 3D模型,实现多模态生成可交互虚拟世界;OpenAI在韩新试点ChatGPT群聊功能,支持多人协作互动;苹果更新隐私政策,要求第三方AI调用需明示授权;百度发布多模态助手“超能小度”,支持空间感知与设备免费升级;LinkedIn推出AI人脉搜索,通过自然语言精准匹配专业人士;Cursor完成2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93亿;Character AI与耶鲁合作实现音画同步技术Ovi;Google NotebookLM上线深度研究工具,支持多格式文件分析与知识库构建。

  • 50人团队、1亿美元ARR,AI PPT还在续写“神话”?

    AI 生成 PPT 可以说是去年的热门赛道,尤记得关于这类产品是否具有真正竞争力的热烈讨论,而2025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赛道头部的明星创企 Gamma 却已经默默接近3000万的访问量。并且,今天官宣了由 a16z 领投的6800万美元 B 轮融资,融资后估值达到21亿美元。 而不仅 Gamma,根据 AI 产品榜数据,9月份,AIPPT 赛道的 Top3产品流量平均涨幅30%+,更有一款

  • 英伟达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10月30日,英伟达股价上涨3.2%,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此里程碑的公司。创始人黄仁勋个人财富随之突破1800亿美元,跻身全球富豪榜第八位。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上涨54%,市值从4万亿增至5万亿仅用113天。公司透露,Blackwell及新一代Rubin芯片正推动销售增长。美国银行将目标价上调至275美元,预示股价或再涨30%,市场对其前景持续乐观。

  • AI日报:月之暗面开源AI新框架Kosong;百度发布新模型ERNIE-4.5-VL;GPT-5.1“隐身”登场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月之暗面开源AI代理框架Kosong,支持异步编排与插件化设计;Replit推出AI集成功能,可一键调用300+模型;商汤发布空间智能模型SenseNova-SI,性能超越GPT-5;百度推出多模态模型ERNIE-4.5-VL,新增图像思考能力;谷歌地图全面AI化,集成Gemini实现智能交互;ChatTutor上线可视化教学系统,覆盖多学科实时推演;新版Google Finance引入AI深度搜索与财报追踪;OpenAI低调上线Polaris Alpha模型,支持256K上下文并更新知识库至2024年10月。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 连涨5个月、全球TOP5,成都团队做的AI工具突破3000万访问量

    如今在全球AI竞赛中,中国厂商已从早期的跟跑者,转变为不可忽视的强力竞争者。 时间回到2023年,AI相关榜单都还被西方产品所霸占,仅过了一年这个格局就被打破,中国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榜单中,并在多个细分领域跻身高位。 这点在AI生图赛道尤为明显。其中由成都厂商开发的SeaArt,最近一年流量增长很猛,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