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竞赛最新资讯  > 正文

连涨5个月、全球TOP5,成都团队做的AI工具突破3000万访问量

2025-11-18 10:21 · 稿源: 游戏新知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游戏新知,作者:落日飞车,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如今在全球AI竞赛中,中国厂商已从早期的跟跑者,转变为不可忽视的强力竞争者。

时间回到2023年,AI相关榜单都还被西方产品所霸占,仅过了一年这个格局就被打破,中国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榜单中,并在多个细分领域跻身高位。

这点在AI生图赛道尤为明显。其中由成都厂商开发的SeaArt,最近一年流量增长很猛,先是超越了Midjourney,随后跻身全球AI生图榜TOP5,如今其月访问量已连续增长了5个月,于8月份突破3000万并维持至今。

图片

而谁能想到,这个工具最初仅为解决内部美术人员的AI生图需求才开发的。

SeaArt出自海艺互娱。这是一家游戏背景出身的AI创业公司,创始人陈立原为友塔《黑道风云》的核心成员,联合创始人马飞曾在Tap4Fun参与制作《银河帝国》《斯巴达战争》等项目。2019年,两人一起创办了星合互娱,后者现已是业内有名的SLG厂商,规模曾超千人,旗下王牌游戏《小小蚁国》自2021年出海,累计营收超过36亿元(数据参考自SensorTower)。

2022年,陈立和马飞开始关注AI行业。次年,两人创办了海艺互娱,主要开发与图像视觉相关的AI平台,陈立担任产品与战略负责人,马飞负责技术与算法。

海艺互娱用了2年时间,从8个人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SeaArt是公司最核心的产品,这是一款AI生图工具(后续加入了AI小说、AI聊天、视频生成等功能),起初主要供星合互娱美术部门使用,后续经过迭代推向了大众市场,据报道AI素材累积超过10亿。最新数据显示其月访问量为3229万,位居全球AI图像工具网站流量榜第四名。值得注意的是,榜单前十只有两款中国产品,一个是SeaArt,另一个是成都恒图网络的Fotor。

图片

注:不同机构统计的榜单因筛选标准不同,排名有所出入,但网站流量数据基本取自SimilarWeb

在AI生图方面,SeaArt提供了三种模式。一种是文生图,用户通过选择模型→填写提示词→设置参数→点击生成即可获得图片。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词的设置要适量、精确,过量形容反而容易引起模型混淆,影响出图效果。

另一种是图生图,以用户上传的图片为基础,结合文本描述来生成新的图像。在这过程中,用户可自行设置重绘幅度,数值越高与原图差异就会越大;还可圈出局部,进行修改和调整。

图片

还有一种是条件生图,可对生成图像进行精细控制,比如让AI给线稿上色、控制人物的姿势、生成图片线稿等。

图片

平台也有一些AI工具可以辅助图片生成,包括但不限于动画生成(可将静态图片转换为动图)、智能补图(选择与原图相同画风的模型,并输入需要扩图部分的提示语,AI就会帮助扩充图片)、面部替换、高清修复、人物修复、图像描述(根据图片反推提示词)、预处理预览(根据图片反推原始图)等。

SeaArt以AI生图为核心,但不单是作为工具使用,它还建立社区,并鼓励用户社交及创作。平台设置了创作者激励计划,涵盖原创模型、AI应用和数字人三大板块。自今年3月起,各领域奖金池总额提升了50%+。收益是综合原创作品的用户喜爱度(下载量、使用量)与用户满意度(分享率、衍生创作量)进行动态计算。

如今平台聚集了大量创作者,平台会根据创作者的作品热度及对社区的贡献进行排名。实际上用户如果不想自己构思图像,也可以直接使用创作者的作品/模板来生成图片。

图片

图片

平台上有两种通用货币。一种是体力,每日刷新并重置,可用于AI生图等基础创作;另一种是算力,永不过期,除基础创作,还可用于更高阶的模型训练、AI创作、付费使用模型等。用户在创作时将优先消耗体力,体力不够时再扣除算力。

平台以会员订购制为主,月卡和年卡根据等级不同,定价也有所不同,其中月卡价格在18~348元之间,包含每日体力、首充赠送算力(算力亦可通过充值、完成任务或参与活动获得)、创作次数、模型训练等权益。平台另有一个付费项目,即个性装扮,出售头像框和作品框,需使用算力购买。这些商品有稀有度之分,可帮助创作者获得更多曝光。平台还设置了开宝箱、超值礼包,将个性化商品与算力/体力进行捆绑销售。该说不说,这套「免费+订阅+内购」的商业化思路颇有游戏行业那股味了。

图片

图片

总的来说,SeaArt操作便捷、易于上手,可不同程度覆盖各类创作者的需求,且功能还在持续升级迭代,这些特质使得其能够在AI生图领域杀出重围。自去年9月起,SeaArt网页版的月访问量开始突破1000万,同年12月超越Midjourney、KLING AI等竞品,此后更是一路飙升,于今年4月突破2000万,甚至到达3000万目标仅花了4个月时间。

图片

AIBase统计数据显示,当前SeaArt最大的市场是日本,该地区贡献了约36%的访问量,其次是美国、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等市场,各自占比在3%~9%之间。

具体来看,SeaArt网页版的流量有超过58%来自「直接访问」,紧随其后的是「自然搜索」,占比接近39%;用户平均访问时长为9分钟,平均每次访问页面数为9.35;跳出率(用户仅浏览一个页面就离开网站的访问次数占比)则偏高,达到36.44%(作为对比,Remove.bg、Midjourney的跳出率分别为33.49%和22.22%)。

话说回来,SeaArt的网站流量增长迅猛,但在营收方面仍有较大的追赶空间。据非凡产研统计的2025年8月AI WEB产品收入,SeaArt的MRR(通常指从订阅服务中稳定获取的月收入)仅为122万美元,ARR(通常指从订阅服务中稳定获取的年收入)为1464万美元。反观Midjourney,尽管访问量在下滑,但订阅用户比较稳定,MRR和ARR分别达到4974万美元、59690万美元。

当然,现在SeaArt还处在用户积累的关键阶段,后续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张,营收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事实上,海艺互娱的发力点也不止于网页端。去年4月,公司便在全球推出了移动版本《SeaArt》。该版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发育后,自今年8月开始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最近几个月累计收获400万+下载,其中除了美日市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巴西等T3市场也贡献了大量下载。前段时间,《SeaArt》爬到了全球Generative AI下载榜第二名,仅次于AI编程工具《BLACKBOX.AI》(数据参考自SensorTower)。

图片

另外游戏新知也注意到,除了《SeaArt》,海艺互娱还在移动端上线或测试了其他AI工具,包括AI美颜《SeeU AI》、AI文生图《Artwave》、AI聊天《SoulSync》、AI内容分发《SeaBuzz》、AI社交《SeaSoul》等。不过,上述应用大多表现平平,更像是在试水,目前也仅一款《SoulSync》似乎有些潜力,近期开始起量,累计下载超过76万。

图片

《SoulSync》

海艺互娱CEO曾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正在尝试解决大模型面向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他看来,首先是让普通用户能随意、随时使用AI制作各类产品。SeaArt达成了这一前提,只是要真正抵达「最后一公里」,中间恐怕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举报

  • 相关推荐
  • 进博会“全勤生”三星的AI全景图:AI Home中国首秀

    三星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AI+Home智能家庭解决方案,通过Bespoke AI、Vision AI和Galaxy AI三大模块,实现全场景智慧生活。AI正从"会语言"向"会行动"演进,软硬件协同成为核心竞争力。三星凭借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打破端侧AI的性能、算力与存储"不可能三角",构建起覆盖手机、电视、家电的生态闭环。未来,AI将全面接管生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百度Q3财报:AI业务增长超50% 萝卜快跑季度单量增长212%

    今日,百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总营收312亿元,核心营收247亿元。 三季度,百度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显示同比增长超50%。

  • AI日报:阿里千问APP公测;Veo 3.1上线多图参考;超级小爱AI大模型“随心修图”上线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阿里千问APP公测,基于Qwen3模型对标ChatGPT;谷歌Veo 3.1支持三图融合生成8秒视频;小米推出"随心修图"功能与7B多模态模型Miloco;谷歌Flow集成Nano Banana模型实现智能抠图;多模态AI工具DeepEyesV2可执行代码与网络搜索;NotebookLM升级支持图像导入检索;JetBrains推出DPAI Arena测试编码AI性能。全球AI竞争持续升温,产品迭代加速。

  • 小米超级小爱AI大模型推出随心修图功能

    小米宣布超级小爱AI大模型推出随心修图功能,用户只需一句话即可轻松修出具有大片质感的照片。该功能有两种使用方式:在相册大图页面直接唤醒AI或通过应用上传照片并输入指令。使用需满足版本要求:超级小爱需v7.8.50及以上,相册编辑功能需v2.1及以上,相册本身需v4.3.0.30及以上。目前仅限Xiaomi HyperAI机型支持在相册大图页使用。超级小爱于2024年12月面向正式版用户开放升级,支持全局多模态交互和自然语音搜索,提升使用体验。

  • AI生万物,移往无前 | 第12届TMA大奖终审会成功举办

    11月1日,第12届TMA大奖终审会在云南玉溪成功举办。本届赛事聚焦移动营销与AI创新,新增数智营销、AI创新等赛道,细分短剧营销、节日/事件营销等类别。60余位行业专家评审入围案例,最终获奖结果将于12月19日盛典揭晓。活动搭建了行业交流平台,推动营销与AI技术融合发展。

  • 字节旗下AI编程工具TRAE SOLO发布 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字节跳动AI编程工具TRAE SOLO正式版发布,面向国际用户开放。该工具提供IDE和SOLO两种开发模式:IDE模式在保留原有流程基础上增强智能问答、代码补全等AI能力;SOLO模式以AI为主导,能理解开发目标、调度工具并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的全流程。这标志着AI编程从工具增强迈入流程重构新阶段,实现覆盖软件开发全流程的高度自动化。

  • AI搜索时代,品牌流量被“隐形”?AIBase让你精准掌控品牌AI搜索监控

    随着用户习惯向豆包、文心一言等AI助手提问,品牌竞争已从传统搜索引擎转向AI生成答案的“主动提及名单”。AI时代品牌面临三大痛点:内容难被AI推荐、品牌定位被AI误读、竞品提及率远超自身。AIBase推出品牌监控服务,通过全平台覆盖、精准解析品牌画像、GEO指数量化三大核心能力,构建“AI认知透视体系”,帮助品牌实现从“添加-分析-优化”的闭环管理,让复杂AI推荐逻辑变得清晰可操作,成为抢占用户心智的关键工具。

  • TME们的黄金时代,迎来AI终结者

    过去十年,中国与全球的音乐流媒体平台都在同一套逻辑下运行:依赖庞大的版权曲库、依赖订阅制、依赖“以版权为护城河”的内容供给方式,稳稳地坐在产业链的中心位置。 无论是 TME,还是网易云,平台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都不是产品之争,而是版权之争——谁拥有更完整的曲库、谁能锁定更多独家资源,谁就拥有更牢固的用户粘性。 然而,随着AI音乐过去一年里爆发式

  • 你的品牌被 AI 搜到了吗?一文看懂 “GEO 指数” 打赢下一波流量红利

    本文介绍AI搜索时代的新指标GEO指数(生成式引擎优化),指出品牌需从传统SEO转向关注AI问答中的被提及、引用和推荐频次。文章解析GEO的核心价值:抢占AI推荐首位、传递信任信号、重塑竞争壁垒,并提供实操四步法——构建问答内容体系、优化提及信号、监测数据、整合传统SEO。最后推荐使用AIBase工具进行品牌监控,帮助企业在AI搜索红利期抢占流量先机。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