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招聘人员警告:过度使用AI工具撰写简历可能阻碍求职成功

2023-09-19 10:32 · 稿源:站长之家

文章概要:

1. 越来越越多求职者利用AI工具如ChatGPT编写简历和求职信。

2. 招聘人员警告AI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利于求职者,尤其是当它夸大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时。

3.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研究所强调求职者应该尽量让他们的简历个性化。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19日 消息:根据ABC News的报道,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正在使用AI工具如ChatGPT来帮助他们编写简历和求职信。这些工具允许用户在聊天框中提供提示,然后在几秒钟内生成详细的响应。然而,招聘人员发出警告,指出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会妨碍求职成功,尤其是当AI夸大求职者的经验和技能的情况下。

AI机器人面试,谈判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Gold Coast的招聘人员Kelly Charity提到了一个例子,她曾经接到一个求职者的电子邮件,感觉内容过于机械化,因此怀疑是否使用了AI来回答问题。她强调,问题可能出现在求职者进入面试阶段,他们无法像简历中的内容一样清晰表达自己,或者无法提供与ChatGPT在求职信中生成的内容相符的经验示例。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研究所首席执行官Sarah McCann-Bartlett表示,招聘经理认识到AI工具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但她强调了个性化的重要性。她建议使用AI作为支持工具,帮助编写简历或候选人信函,但要确保内容准确,并保留一些个人特色。她指出,如果进入下一轮面试,仍然会有人阅读申请信和简历,因此个性化非常重要。

职业作家和职业教练Pam Foster也表示同意这一观点。她表示,人际关系和人的触感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向潜在雇主展示自己的价值时。Pam Foster曾担任招聘经理15年,理解为什么求职者会使用AI工具,因为她曾见过有才华的申请者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价值,从而错失机会。

虽然AI工具如ChatGPT可以帮助求职者整理简历和求职信,但招聘人员强调个性化和人的特色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过度依赖AI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利于求职者,在面试和招聘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因此,在使用AI工具时,应谨慎并保留一些个人特色,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软旗下 LinkedIn 为招聘人员推出人工智能助理

    微软旗下的招聘社交平台LinkedIn宣布推出新的人工智能功能,以协助招聘人员在寻找候选人时进行候选人搜索。10月3日,LinkedIn表示,正在推出「Recruiter2024」的试点项目,这是一款面向招聘人员的AI辅助工具。MetaAI助手将集成到Meta拥有的平台中,包括流行的社交媒体和消息应用程序Instagram、Facebook和WhatsApp。

  • 专家警告AI约会工具LoveGPT或存在利用GPT虚构身份

    网络安全公司Avast发出警告,有一款名为LoveGPT的在线工具可能被用来进行automatizedcatfishing。这种行为指的是骗子使用假冒的社交媒体账号,与受害者建立联系并获取其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网络公司也需要对这种AI辅助欺诈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

  • 《纽约时报》也开始招聘擅长生成式AI工具的高级编辑

    《纽约时报》正在聘请一名高级编辑,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其新闻编辑室。纽约时报在该职位的广告中写道:“这位编辑将负责确保《纽约时报》成为GenAI创新及其新闻应用领域的领导者。”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纳入顶级新闻编辑室的举措无疑会刺激其他报媒竞相效仿。

  • 日本AI草案提出采取措施 减少对AI技术的过度依赖

    日本政府的一项AI草案要求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和组织采取措施,以减少对该技术的过度依赖。该草案还呼吁AI开发者在机器学习中不使用偏见数据,并要求他们记录与技术的互动,以备在出现问题时提供。利用AI的提供商将被要求警告用户避免输入不希望被第三方访问的个人信息,并保证其服务仅限于预期用途,以防止不良行为者滥用技术用于恶意目的。

  • 微软 Outlook 即将支持使用 AI 为您撰写电子邮件

    随着微软扩大面向企业用户的人工智能工具的推出,人工智能可能很快就会在MicrosoftOutlook中编写更多的公司电子邮件。Microsoft365Copilot工具,如微软公司所称的「您的日常AI伴侣」,将帮助用户编写电子邮件,以「保持您的句子简洁和无错误」。微软的竞争对手谷歌,例如,也将AI引入了其生产工具,包括Gmail、Sheets和Docs。

  • AI 简历制作教程,让你大厂offer拿到手软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省人数预计有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了82万人,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史新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年轻人为了提高面试的邀约数,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简历进行美化和修改。最重要的是,最后的简历成品还支持导出PDF和常见的图片格式。

  • AI还没玩明白,反AI工具已经来了

    先卖个关子,结尾公布答案。由AI生成的内容逐渐充斥我们的生活,随着AI技术的迭代,更是让人感到真假难辨。回到最初的两张图,不知道各位猜对了吗?左图是AI生成的,右图是真实拍摄的。

  • AI行业求职冰火“两重天”,谁在大厂“打螺丝”?

    自今年3月人工智能ChatGPT火爆全网,AI行业一度备受关注。当风口兴起,从大厂到“新一线厂”求贤若渴,不少求职者也争相涌入赛道。宣传包装天花乱坠,兜售产品“换汤不换药”,站在台上的“可能都是同一拨人”。

  • 英国政府招聘AI政策专家

    英国政府正在招聘一名"AI国际副主任",该职位旨在引领AI政策,但相较于AI领域的研究科学家,年薪75,000英镑似乎微不足道。该职位的吸引力在于其与公务员养老金相结合。这或许是不在MenloPark工作的一个优点。

  • MIT教授警告:当心科技公司陷入“AI竞赛失控”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MaxTegmark教授发出警告,指出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正处于一场“失控竞赛”,使得他们无法停下来考虑潜在的AI风险。他是未来生命研究所的共同创始人,于2023年3月组织了一封开放信,呼吁将巨大AI系统的开发暂停六个月。Tegmark警告称,描述数字“上帝般的通用智能”的发展为长期威胁可能不恰当,他援引了一些AI从业者认为这可能在几年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