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AI前哨|听证会、巨头承诺只是形象工程?美媒:拜登的AI监管之路漫长且艰难

2023-07-22 15:29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AI前哨》北京时间7月22日消息,近几个月,人工智能(AI)的监管一直是华盛顿的热门话题。美国国会为此举行了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白宫也将七家领先的AI公司召集在一起,让他们签署了一个自愿承诺,控制AI风险。但是,美国媒体指出,这一系列行动只是蜻蜓点水,距离美国最终出台AI法规还很遥远。

当地时间周五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罗斯福厅举行会议,宣布7家AI巨头正式签署了保证安全开发AI的自愿承诺。这七家公司分别是谷歌、OpenAI、微软、Meta、亚马逊、AI创业公司Inflection、Anthropic。

拜登为七巨头的AI开发设定了三个标准:安全、有保障、可信赖。“我们必须对新兴技术带来的威胁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些技术可能对我们的民主和价值观构成威胁,这不一定发生,但有可能会。”他表示。

拜登讲话时旁边站着七巨头的高管。“这是一项严肃的责任,我们必须把事情做好,”他表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在上行空间。”

监管之路漫长且艰难

然而,美媒指出,更加仔细地观察美国政府举行的这一系列活动后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这些行动对于为AI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制定政策有多大意义呢?

意义不是很大。美国立法者和政策专家表示,在制定AI法规问题上,美国很可能会走上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现在才刚刚起步。虽然国会已经举行了听证会,拜登政府在白宫与顶级科技高管会面,还有推出AI法案的演讲,但现在就预测可保护消费者、遏制对就业、虚假信息传播和安全构成风险的AI法规,还为时过早,即使是最粗略的预估也太早。

“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没有人知道AI法规会是什么样子。”消费者权益组织公共知识(Public Knowledge)的主席克里斯刘易斯(Chris Lewis)表示。该组织呼吁成立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管AI和其他科技公司。

在AI法规制定上,美国依旧远远落后于欧洲。欧洲的立法者正准备在今年颁布一项AI法律,该法律将对那些被视为最危险的AI用途施加新的限制。相比之下,许多美国立法者仍在努力理解AI这项技术。对于如何最好地处理这项技术,美国国内仍存在很多分歧。

政策专家指出,许多科技公司对于AI的监管也存在分歧。虽然一些公司表示,他们欢迎为AI制定法规,但他们也反对出台类似欧洲的严格规定。

白宫力度不够

拜登政府正在迅速收集AI公司、学术界和民间社会团体的意见。这项努力始于今年5月,当时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白宫会见了微软、谷歌、OpenAI和Anthropic的CEO们,敦促科技行业更加重视安全问题。

周五,拜登政府又让七家公司签署了自愿承诺,保证安全地开发AI,采取的措施包括允许第三方进行安全检查,对AI生成的内容加上水印以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其实,这些AI巨头承诺的一些措施已经在他们公司内部实施或者即将生效。

但是,巨头们采取的措施并不代表新法规,签署的自我约束承诺也没有达到消费者权益组织的期望。

“对于大型科技公司来说,自愿承诺是不够的,”隐私组织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副主任凯特里奥娜菲茨杰拉德(Caitriona Fitzgerald)表示,“国会和联邦监管机构必须设置有意义的、可强制执行的护栏,以确保AI的使用是公平、透明的,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

去年秋天,白宫推出了一份AI权利法案蓝图,这是一套利用AI技术保护消费者的指导方针。但是,这些指导方针也不是法规,不能强制执行。本周,白宫官员又表示,他们正在制定一项有关AI的行政命令,但没有透露细节和推出时间。

国会从头开始

在美国,对AI监管呼声最大的是立法者。一些国会议员已经提出了有关这项技术的法案。他们的提议包括成立一个监管AI的机构,对传播虚假信息的AI技术追究责任,新的AI工具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发布。

国会议员们也举行了关于AI的听证会。今年5月,爆红聊天机器人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CEO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就出席了国会听证会。一些议员在听证会上提出了其他监管想法,包括通过标签向消费者告知AI的风险。

不过,这些法案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为止还没有获得继续推进该法案所需要的支持。上个月,参议院领袖、纽约州民主党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宣布了一个为期数月的AI立法制定过程,其中包括在秋季为议员举行教育讲座。

“很多方面,我们都是从零开始,但我相信国会能够迎接挑战。”舒默当时在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说。

监管机构等不及了

但是,美国监管机构等不及了,他们已开始采取行动,监管AI引发的一些问题。

上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对OpenAI的ChatGPT展开调查,要求OpenAI提供有关该公司如何保护其系统的信息,以及ChatGPT如何通过制造虚假信息可能对消费者构成伤害。FTC主席莉娜可汗(Lina Khan)认为,消费者保护法和竞争法赋予了该机构足够的权力来监管AI公司的问题行为。

“考虑到国会通常采取行动的时间表,等待国会行动并不是理想的做法。”迈阿密大学法学教授安德烈斯萨维奇(Andres Sawicki)表示。凤凰网科技《AI前哨》对此将持续关注。

举报

  • 相关推荐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 Razer(雷蛇)在新加坡设立AI CENTER OF EXCELLENCE,加速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雷蛇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全球AI卓越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类似机构,推动游戏与开发者工具领域的创新。新加坡中心将招聘150名AI工程师,专注于下一代AI游戏技术研发。雷蛇还推出AI工具套件,包括Game Co-AI和QA Co-AI,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质量和开发效率。该战略布局正值全球游戏市场快速增长期,预计2033年AI游戏市场规模将达280亿美元。新加坡数字产业发展局表示,此举将巩固该国作为区域AI创新中心的地位。

  • 润和软件携丰富金融行业实践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润和软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展示了JettoAI+智能助手平台等系列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测试智能助手、消保助手、研报助手等创新产品。作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润和软件深耕AI与金融业务融合,已服务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80家中小金融机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将以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28年科技投入或突破6500亿元。润和软件�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7月26日在上海开幕。加佳智云的"曦源一号"项目入选浦东新区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并签约合作协议。加佳科技首次发布"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创新技术平台,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40%。加佳科技通过"曦源一号"训练场基础底座平台,为行业提供"硬件+软件+产业解决方案"一体化服务,推动AI与产业深度融合。大会期间,加佳科技展示其核心成果"数字商务智能体训练场"平台,该平台依托国产替代算力,提供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服务,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加佳科技还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加速构建开放共生的AI产业生态。

  • 星辰聚智·才启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电信发布系列前沿能力及AI产品

    7月27日,TeleAI科技前沿论坛在上海模速空间举办,主题为"星辰聚智·才启未来"。论坛汇聚全球行业专家、青年学者及企业家,探讨AI创新趋势。中国电信发布多项AI成果:1)TeleAI研究院凭借大模型创新获2025SAIL之星奖;2)提出"智传网"三大定律(信容律、同源律、集成律)及生成式智能传输等创新技术;3)发布"星小辰"智能终端,整合高德地图、航旅纵横等服务;4)推出首款智能眼镜"天翼AI智镜",具备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5)启动"青年智算计划",投入超600P算力支持AI创新。论坛展示AI在终端、机器人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体现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布局。

  • 零门槛数字IP上线,邦彦Nuwaai掀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互动体验热潮​

    邦彦技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Nuwaai数字人平台,主打"3分钟创建AI数字IP"概念。该平台通过三大核心模块(形象塑造、才艺赋能、个性养成)实现数字人全流程创作,支持古风、职业装等多种风格定制,并能加载营销、直播等专业技能。相比传统方案,Nuwaai将开发成本降至8元起,交付周期缩短至3分钟,支持按需加载功能。平台定位"数字人生产力工具",覆盖营销、社交、娱乐等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数字人技术从概念探索迈向实用化。目前官网已开放注册,面向个人创作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低成本数字IP解决方案。

  • 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AI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传统企业决策依赖管理者经验与直觉,存在主观性、信息不全面、数据处理滞后等问题,常导致决策偏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精准度与效率。启信慧眼等工具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捕捉机遇,实现科学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 “僵尸松鼠触手兔” 美国又现变异鹿 令人不寒而栗

    近日,美国境内又出现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生态异变现象,“僵尸鹿”与变异怪兔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担忧。 此前,美国就曾多次出现被称作“僵尸鹿”的诡异情况。这些感染了特殊病毒的麋鹿,表现出抽搐、僵硬等症状,行为举止与影视作品中描绘的“丧尸”极为相似,令人不寒而栗。相关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后,迅速引发了恐慌,而如今,这一现象似乎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