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华熙生物最新资讯  > 正文

华熙生物又一次掀起国货美妆旋风!

2023-04-28 16:1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不止是“玻尿酸”,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同样掀起了国货美妆浪潮。

昨日( 4 月 26 日),以“Fantastic New World 美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九届天猫金妆奖峰会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届峰会上,华熙生物及旗下品牌润百颜、夸迪、Bio-MESO肌活一举拿下 4 座天猫金妆奖奖杯。

除此之外,作为仅有的两家“共建未来:品牌新征程”主题演讲环节的代表,华熙生物受邀与全球最 大美妆公司欧莱雅同台竞技,一展国货美妆引领者风貌。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天猫金妆奖角逐中,为何华熙生物会脱颖而出?

一口气拿下4座奖杯

天猫金妆奖已迈入第九个年头,被称之为“美妆界奥斯卡”,其不仅是品牌和产品口碑的实力认证,也成为美妆个护行业的趋势风向标。

据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当中,天猫美妆有 25 个品牌成交额破 10 亿、 201 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时有 186 个新品牌成交额破千万,并诞生了 163 款成交额过亿的比较优秀单品和 398 款成交过千万的新品。

天猫金妆奖活动现场

这当中,尤以科技护肤的企业或品牌表现突出。青眼从现场了解到,在本届天猫金妆奖峰会上,华熙生物一举拿下 4 座奖杯。其中,华熙生物由于在ESG方面表现亮眼获得年度可持续奖(集团)。而华熙生物旗下品牌润百颜、夸迪、BM肌活则分别获得年度公益案例奖、年度比较优秀单品奖、粉丝最 爱逛的护肤单品。

事实上,次抛类产品已累计销售超 4 亿支的润百颜凭借“因爱专注·她公益”项目获奖在意料当中。另作为华熙生物核心战略品牌,润百颜围绕“玻尿酸科技修护美学”新定位,面向有皮肤修护需求的人群,提出“科技修护”的三大路径:修护屏障损伤、修护光损伤、修护时光损伤,并在今年一季度联合天猫小黑盒发布了新品“修光棒”次抛精华。据了解,这是天猫“快消新品 50 计划”的第 一款上市新品,润百颜则是入选该计划的首 个国货美妆品牌。

继润百颜之后,夸迪已成为华熙生物旗下第 2 个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品牌,定位硬核抗老大师,坚持前沿科技创研高活性复配组方。据华熙生物财报显示,过去的 2022 年,夸迪实现营收为13. 68 亿元。据青眼现场了解,作为华熙生物旗下主攻抗衰领域的品牌,此次夸迪获奖产品为销售过亿的大单品夸迪焕颜次抛精华。

同样,作为华熙生物化妆品业务板块的后起之秀,专注油皮、专研发酵的Bio-MESO肌活,近年来的表现可谓势如破竹。据华熙生物财报披露,Bio-MESO肌活 2022 年实现营收为8. 98 亿元,且是去年增速超高的品牌,同比增幅高达106.4%。而此次获奖产品是Bio-MESO肌活糙米净彻洁面膏,其是继 4 亿大单品“糙米水”、精简护肤“小蓝棒”等,Bio-MESO肌活为油皮量肤打造的洁面力作。

除上述三大品牌外,作为华熙生物旗下唯 一专为敏感肌肤研制的功能性护肤品牌,米蓓尔以“分级修护 量肤定制”为产品理念,针对敏肌人群打造了一系列的专业护肤方案,并依靠多个敏肌赛道的现象级单品成功突围,成为了敏肌护肤赛道的“佼佼者”。 今年一开局,米蓓尔就再次出招推出了重磅新品——米蓓尔轻龄紧致新肌精华液,不仅成功树立“敏肌抗老”的标杆,更推动了敏肌抗老时代加速到来。

不难看出,旗下 10 亿级美妆品牌接连引爆,华熙生物不仅向市场和行业展示出强大的品牌锻造实力,更掀起了国货美妆旋风。

作为唯二代表与欧莱雅同台竞技

除了拿下 4 座天猫金妆奖奖杯,作为唯二两家天猫金妆奖“共建未来:品牌新征程”主题演讲环节的代表,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受邀与全球最 大美妆公司欧莱雅同台分享,一展国货美妆引领者风貌。那么,为何会是华熙生物作为代表企业,在天猫金妆奖峰会上发出国货比较强音?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

或许,这与华熙生物坚持做突破创新的先行者不无关系。众所周知,业内最早对华熙生物的认知是基于原料透明质酸(下称“玻尿酸”),这源于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及其团队在国内首 次研究出微生物发酵法实现玻尿酸的规模化生产,也一举奠定了华熙生物作为全球玻尿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龙头地位。

但事实上,只有深入了解过华熙生物,就知道其并不止于玻尿酸。作为华熙生物掌门,赵燕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不希望被某个标签所束缚,“因为想象力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引领进步。”在本次天猫金妆奖峰会现场,赵燕又再次强调华熙生物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它是生物材料的全产业链平台。

也就是说,玻尿酸只是华熙生物创新原料的一种。通过布局合成生物学,华熙生物还相继打造出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多种创新原料。之所以致力于原料的科技创新,赵燕在峰会现场表示,“中国化妆品的出路,必须要靠原料科技的创新。有原料的创新,我们才能赋予这个产品核心的灵魂,才能真正地打造出好的产品。”

赵燕认为,好原料一定是好产品的强大支撑,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她看来,中外化妆品本身在发展起步上就存有差距。中国的化妆品原料只有 8900 多种,而美国是 29000 多种、欧洲是 30000 多种。因此,只有通过核心技术去创造核心材料,用核心材料去打造产品的差异化,才能实现国货美妆的突围。

由此可见,通过原料创新解决国货美妆最容易被卡脖子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华熙生物作为一家生物科技的发力重点,更是其意在带领国货美妆迈向更大舞台的底气所在。

以合成生物学助力国货美妆进击世界

事实上,正因专注核心材料的创新,华熙生物基于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取得的成果不断。截至目前,华熙生物已建有 500 种活性物质库,除玻尿酸及上述提及的依克多因、麦角硫因外,还包括胶原蛋白、肝素等。其中,已有 24 项相关物质进入中试或相关功效、应用、产品完成转化。

而在胶原蛋白领域,华熙生物采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创新细胞工厂,推进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进入中试阶段,还开发了定制化功能性重组胶原蛋白,促进再生医学终端和功能性护肤品领域飞跃式发展。此外,华熙生物还在不断推动麦角硫因、5-ALA、维生素C葡萄糖苷、红景天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的产业转化。

据麦肯锡预计,未来的 10 到 20 年,合成生物每年可创造1. 8 万亿到3. 6 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与蓬勃的市场潜力相对应的是,基于合成生物学展开研究本身门槛极 高,抛开企业需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之外,还需企业拥有能够将技术实现产业转化的能力,这无疑是华熙生物的优势所在。

赵燕在峰会现场表示,“华熙生物的发展逻辑一直遵循的是从科学到技术,再从产品到品牌,我们所有的需求都是来自于消费者,且任何一个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为人类提高生产力而服务。”得益于数十年的积累,华熙生物已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运转体系,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集“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三力合一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企业。

换言之,以合成生物学技术革新生产方式,以有效率获得生物材料,实现工业化量产,并加速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的转化,实现“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产业闭环,这才是华熙生物的底层逻辑。赵燕认为,打造品牌不是短时间的,一定是长期坚持的投入,要久久为功。

正因秉承长期主义,和坚持“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华熙生物在全球美妆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今年 4 月 21 日,在WWD BeautyInc公布的2022 年度全球美妆企业百强名单中,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宝洁、资生堂等外资企业抢占了1、0,华熙生物作为国货美妆企业代表在全球的排名上升到 47 位,排名增速达到52%,蝉联增速第 一。

一贯主张科技创新的华熙生物,每一步都是抓铁有痕。回溯过去,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在降低玻尿酸成本同时还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玻尿酸的主要产销国。这之后,华熙生物利用酶切法,准确控制玻尿酸分子量大小,大大拓展了玻尿酸应用场景和范围。

如今,华熙生物通过发力合成生物学技术,又一次以行业领跑者姿态出现。可以预见,合成生物不仅是华熙生物通向未来的钥匙,也是开启国货美妆向世界进击的新武器。(本文转载自:青眼)(文/欧也)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华熙生物医美以三类械合规产品守护医美安全,重塑行业信任

    文章揭露了水光针市场乱象:大量未经审批的I类、伪III类产品充斥市场,存在纯度不足、透明质酸含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华熙生物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率先推出合规III类水光产品"润百颜·玻玻"和"润致·缇透",填补市场空白。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拥有13项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通过严格临床试验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安全。同时积极参与行业规范建设,开展合规培训,推动行业从乱象走向规范化发展。文章强调医美行业必须建立在严格医疗标准和规范秩序之上,才能保障消费者权益。

  • 小米7月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 王化:没想到新时代这么快就来了

    7月份(7月1日-7月31日)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前者市占率16.71%,后者市占率15.22%。 小米集团公关部王化转发了相关微博并表示,没想到新时代这么快就来了。

  • 提前预判脑机风口?是长期科技主义!喜临门开启AI睡眠新时代

    中国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政策明确支持非侵入式设备在医疗康复、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预计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睡眠科技企业喜临门与BrainCo合作推出全球首款结合脑电技术的AI床垫,通过实时监测脑波信号实现睡眠质量改善。该技术突破传统物理助眠局限,形成"AI陪伴"的智能睡眠生态闭环。中国睡眠健康产业预计2030年将达万亿规模,其中科技助眠赛道增速高达90%。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正推动脑机接口从医疗领域向消费级市场加速拓展。

  • 康哺乐医学中心学升君®脑营养科学研究中心在宁落成,开启脑力开发全周期解决方案新时代

    2025年8月8日,南京益之源康哺乐医学中心成立"学升君脑营养科学研究中心",标志着其在脑营养科研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中心整合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脑功能检测等核心功能,并与善时医疗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学生学习期脑力发展领域。同时聘请边俊杰院士担任医学顾问,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将助力中心科研发展。旗下品牌"学升君®"专注3-18岁青少年脑力开发,此次合作将推动脑营养科研成果转化,为青少年提供更精准的脑力提升解决方案。

  • 小熊小白咖天猫首发,轻松打造专属咖啡角

    小熊电器推出"小白咖"咖啡机,针对新手用户简化操作流程。产品采用PID+NTC双温控系统实现92℃黄金水温萃取,搭配5.0Pro蒸汽棒解决奶泡制作难题。创新设计多功能胶囊漏斗,兼容咖啡胶囊和咖啡粉两种使用方式,满足快捷胶囊咖啡和现磨咖啡的不同需求。通过精准控温调压技术和动态变压萃取技术,既保留意式浓缩的醇厚风味,又能制作清冽甘甜的冷萃咖啡。该产品已在天猫平台开启预售,旨在让用户在家轻松复刻咖啡馆级咖啡体验。(140字)

  • 在天猫买“设计师款”的年轻人,捧红一个百亿市场

    消费正在加速分化。 一方面,各种平替经济、白牌商品纷纷崛起,市场对质价比的追求日益强劲;另一方面,被买断货的泡泡玛特,老铺黄金门口大排长龙的景象,又印证出当下的另一种消费逻辑—— 用户对于消费意义的追求,变得更多元了。在购买商品时,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功能性,而是更关注商品能否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主张乃至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契合。 从宠�

  • 00后女生90天减重40斤 公司奖2万:减一斤奖500元

    ​近日,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别出心裁举办的百万减重大赛引发广泛关注。为激励员工积极投身健康运动、养成均衡饮食习惯,该公司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员工每成功减重一斤,就能获得500元现金奖励;而每增重一斤,则要面临800元的罚款。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在活动期间并无员工因增重而被罚款。 在这场减重热潮中,一位00后女生表现尤为亮眼。她凭借顽强�

  • 三星新一代Galaxy Z系列 开启折叠屏主动交互新时代

    三星发布全新折叠屏旗舰Galaxy Z Fold7和Flip7,搭载升级版One UI8系统和多模态AI技术。新机采用更轻薄设计,配备智能分屏、拖放操作等折叠屏专属功能。Galaxy AI深度整合Bixby助手、即时翻译、AI解题等实用功能,提升办公创作效率。同步推出的Galaxy Watch8系列智能手表采用无表耳设计,新增抗氧化指数检测功能。三星通过硬件创新与AI赋能,重新定义移动设备交互体验,引领折叠屏生态发展。

  • 诚志生命D-核糖荣获“FHE同心奖”,创新引领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2025年2月17-20日,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FHE2025)在海南博鳌召开。会议聚焦"科技创新与科学循证",围绕食品法规、新技术、药食同源等六大板块展开研讨。诚志生命科技携核心产品D-核糖参展并获"FHE同心奖",其临床研究显示D-核糖能显著减少马拉松运动员心肌损伤,提升完赛成绩。公司作为D-核糖全球知识产权持有者,展示了包括D-核糖冲剂等系列营养健康产品。诚志生命成立于2000年,是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国有控股高科技企业,未来将持续加大D-核糖等核心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动"科技+健康"双驱动发展。

  • 汉数科技重磅发布「太擎3.0」丨开启人与 AI 的协作时代

    8月15日,汉数科技在广州发布"太擎3.0"AI协作平台,标志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该平台通过AI数字员工实现人机高效协作,覆盖销售、服务、管理三大核心场景。创始人陈开旺详解平台迭代路径:1.0版本构建AI技术底座,2.0版本推出智能体手机实现场景化应用,3.0版本创新性引入"仿生级AI智能体"技术,为企业提供具备岗位能力的数字员工。平台能降低中小企业用人成本,助力大型企业组织智能化升级。汉数科技同步启动"太研社"生态计划,联合VIVO等合作伙伴构建"技术+场景+资源"共生网络,共享AI技术红利。陈开旺强调,AI正从工具升级为组织核心生产力,未来人机协同将无处不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