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望远镜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巡天太空望远镜明年底发射 将参与近地小行星防御撞击任务

2023-04-15 09:15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中国去年底建成了天宫一号空间站,未来还会有一个新的航天器巡天太空望远镜伴随空间站飞行,最新消息称它会在2024年底发射,而且会参与小行星防御撞击任务。

据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在第8届IAA行星防御会议透露,巡天太空望远镜计划2024年底发射升空,巡天太空望远镜将参与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撞击任务。

巡天太空望远镜载荷分别是,第一代仪器共包含5台观测设备,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

CSST是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日常运行将于空间站处于同一轨道,独立飞行,而在需要维修等操作时,则可以对接遭空间站上进行操作。

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而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可以比较快地完成大范围宇宙观测。

此外,针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此前提到,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这样为我们未来人类真正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真正作出我们中国新的贡献。

举报

  • 相关推荐
  • 男子“手搓”光学镜片 自制天文望远镜能拍到月球表面 网友:高手在民间

    近日,一男子手搓”光学镜片自制天文望远镜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甚至获得了央视的转发。 视频中,手搓”光学镜片的制作者尹先生分享道,他从小就喜欢看星星。为了能更深入地探索这片神秘星河,他还在网上搜寻了天文相关知识,并将所学付诸实践。 据他介绍,在自制天文望远镜的过程中,仅一块镜片的打磨,他就耗费了近大半年的时间。 尹先生还表示,在制作天�

  • 安全智能体引领防御变革 ISC.AI 2025论坛呈现多维度实践成果

    ISC.AI2025安全智能体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赋能网络安全新范式。论坛汇集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安全智能体的实战应用、技术架构及行业落地展开研讨。360集团提出安全智能体需具备感知、推理、决策等四大能力,并展示了终端防护、流量分析等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专家指出,AI驱动的攻击防御已成趋势,需构建自动化、通用化的安全体系。论坛成果为数字时代安全防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实践路径。

  • 光子精密丨加速高端精密测量仪器国产替代,真正助力千亿产线

    2025年,国内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亿元,其中外资企业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不仅需支付高出30%-50%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但随着3C电子、汽车、锂电、光伏、医药等行业的产业升级,成本优势考量与核心技术迭代将激发巨大的国产替代需求。究竟哪家国产品牌能乘势而上,打造“中国智造之眼”?智能自动化检测行业本身属于精密光

  • NASA批准继续开发用于防御近地小行星的NEO Surveyor太空望远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批准近地天体勘测者太空望远镜(NEO Surveyor)在任务审查成功后进入任务开发的下一阶段,授权该任务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称为关键决策点-B)。这台红外太空望远镜旨在帮助推进美国宇航局的行星防御工作,加快我们发现和描述大多数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能力,这些小行星和彗星距离地球轨道有3000万英里,统称为近地天体。继2010年完成发现90%的体积大于1000米(3280英尺)的近地天体的目标后,200

  • 谷歌即将进驻洛杉矶“望远镜大楼”

    北京时间2月9日上午消息,美国房屋租赁公司WP Carey今天宣布,谷歌即将进驻加州洛杉矶威尼斯海岸(Venice Beach)的“望远镜大楼”。

  • 韦布望远镜发现首颗系外行星:直径与地球相当 温度却高几百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将其命名为LHS475b,直径与地球相当,距地球约41光年。根据韦布望远镜数据,这颗行星的温度比地球高几百度,如果探测到云层,表明这颗星球可能更像金星,因为金星有二氧化碳大气层,并且永远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研究人员还证实,LHS475b的公转周期为2个地球日,尽管LHS475b比太阳系中的任何行星都更接近它的母星,但后者是一颗红矮星,温度不到太阳的一半,因此研究人员预测它仍然可能有大气层。

  •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又一里程碑:完成首次多仪器对接

    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镜子与科学仪器对准的第六个阶段已经结束,这为它们能够创造出最准确和最集中的图像做好了准备。在中红外仪器(MIRI)继续冷却的同时,光学团队已经成功地将天文台的其他机载仪器跟韦伯的镜子对准。由于之前的对准工作非常得精确,以至于团队得出结论--在第七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之前没有必要对副镜进行额外的调整,这将涉及到MIRI在完全冷却之后。Ball Aerospace韦伯波前感应和控制科学家Chanda Walker说道:“作为一般规则,调试过程从粗调开始,然后进入细调。然而早期的副镜粗调非常成功,以至于第六阶段第一

  •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被用来回答关键的系外行星问题

    一个跨国天文学家团队研究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25颗热木星的观测档案,使他们能够回答对我们了解系外行星大气层很重要的五个未解决的问题...这项新的研究由位于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领导,使用了有史以来在一次系外行星大气层调查中检查的最多的档案数据来评估25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为了调查他们的25颗系外行星样本,该团队重新分析了大量的档案数据,包括600小时的哈勃观测,他们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400多个小时的观测作为补充...他们的一些关键发现与他们的系外行星样本的大气层中是否存在热反转有关......

  • 哈勃望远镜直接拍摄到一颗行星以非常规方式形成的证据

    美国宇航局/欧空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直接拍摄到了一颗类似木星的原行星形成的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激烈和暴力的过程”。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长期争论的关于木星等行星如何形成的理论,即“吸积盘不稳定”。这个正在形成的新世界被嵌入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原行星盘中,该盘具有明显的螺旋结构,围绕着一颗年轻的恒星旋转,估计该恒星的年龄约为200万年。 “自然是聪明的;它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产生行星,”斯巴鲁望远镜的 Thayne Currie 和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Eureka Scientific 说。 所有行星都是由起源于环星盘的材料制成的。木

  • 在韦伯望远镜在太空中飞驰的画面中 小行星充当“照片炸弹”

    据CNET报道,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目前正处于“自我发现”的阶段,因为它在太空中旅行并展开了各个部分,比如它巨大的遮阳罩。赫特福德大学的Bayfordbury天文台在这个关键时刻“凝视”远方以追踪韦伯望远镜,但它捕捉到的不仅仅是望远镜。“美国宇航局(NASA)的韦伯望远镜昨晚在天空中飞驰,”该天文台周四在Twitter上发布了望远镜在星星的背景下作为一个亮点移动的画面。Bayfordbury天文台拍摄的画面包括了另一个更暗?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