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热木星最新资讯  > 正文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被用来回答关键的系外行星问题

2022-04-30 15:51 · 稿源: cnbeta

一个跨国天文学家团队研究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25颗热木星的观测档案,使他们能够回答对我们了解系外行星大气层很重要的五个未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除其他事项外,最热的系外行星大气中存在的金属氧化物和氢化物与大气的热倒置有明显的联系。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分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25颗热木星的档案观测,使他们能够回答对我们了解系外行星大气层很重要的五个开放性问题。在其他发现中,该小组发现,在最热的系外行星大气中存在的金属氧化物和氢化物与大气的热倒置明显相关。资料来源:ESA/Hubble, N. Bartmann; CC BY 4.0

系外行星科学领域的重点早已从单纯的探测转移到了特征分析上,尽管特征分析仍然极具挑战性。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关于表征的研究都集中在对一颗或几颗系外行星的建模或研究上。这项新的研究由位于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领导,使用了有史以来在一次系外行星大气层调查中检查的最多的档案数据来评估25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层。大部分数据来自于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

热木星是一类气态巨型系外行星,据推断其物理特性与木星相似,但轨道周期非常短(P10天)。由于它们离恒星很近,表面-大气层温度很高,所以被俗称为"热木星"。

主要作者Quentin Changeat解释说。"哈勃使我们能够对25颗系外行星进行深入的特征分析,而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它们的化学和形成的信息量--由于十年的密集观测活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科学小组试图找到关于系外行星大气层的五个公开问题的答案--他们成功地达到了一个预定目标:探究了H-和某些金属可以告诉我们关于系外行星大气的化学和循环,以及关于行星的形成。他们选择调查广泛的热木星,目的是在他们的样本群中确定趋势,从而更普遍地提供对系外行星大气的见解。

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伦敦大学和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的比利-爱德华兹说。"我们的论文标志着该领域的一个转折点:我们现在正从单个系外行星大气层的表征转向大气层群的表征。"

为了调查他们的25颗系外行星样本,该团队重新分析了大量的档案数据,包括600小时的哈勃观测,他们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400多个小时的观测作为补充。他们的数据包含了所有25颗系外行星的日食,以及其中17颗行星的凌日。从地球上看,当一颗系外行星在其恒星后面经过时就会发生日食,而当一颗行星在其恒星前面经过时就会发生凌日。日食和凌日数据都可以提供关于系外行星大气层的关键信息。

大规模的调查产生了大量结果,研究小组能够确定一些明确的趋势和系外行星的大气结构和观察到的行为之间的关联。他们的一些关键发现与他们的系外行星样本的大气层中是否存在热反转有关。他们发现,几乎所有具有热反转大气层的系外行星都非常热,温度超过2000开尔文。重要的是,这个温度足以使金属物种TiO(氧化钛)、VO(氧化钒)和FeH(铁氢化物)在大气中保持稳定。在显示热反转的系外行星中,几乎所有的行星都被发现在其大气层中具有H-、TiO、VO或FeH。

从这样的结果中得出推论总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相关关系不一定等于因果关系。然而,研究小组能够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说明为什么H-、TiO、VO或FeH的存在可能导致热反转--即所有这些金属物种都是非常有效的恒星光的吸收者。可能是系外行星的大气层热到足以维持这些物种的存在,往往会出现热反转,因为它们随后吸收了如此多的恒星光,以至于它们的上层大气层加热得更厉害。相反,该研究小组还发现,较冷的热木星(温度低于2000开尔文,因此其大气层中没有H-、TiO、VO或FeH)几乎从来没有热倒置的大气层。

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研究小组能够利用大量的系外行星样本和极其大量的数据来确定趋势,这可以用来预测其他系外行星的行为。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提供了对行星如何形成的洞察能力,还因为它使其他天文学家能够更有效地计划未来的观测。相反,如果一篇论文非常详细地研究了一颗系外行星,虽然这很有价值,但要从中推断出趋势就难得多。对系外行星群的进一步了解也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于解决有关我们太阳系的一系列谜题。

举报

  • 相关推荐
  • 英伟达机器人底层技术突破,微美全息(WIMI.US)多维布局助推产业生态爆发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AI芯片,黄仁勋称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上海发布AI+制造方案,推动3000家企业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产量达23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积极布局,在工业与家庭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技术从"炫技"走向实用,正重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 解密会参谋 AI 核心技术:从底层算法到场景落地的全链路突破

    文章指出,当前智能设备在会议与生活场景中仍存在诸多痛点,如会议记录依赖人工整理、设备交互卡顿、跨语言沟通障碍及远程协作效率低下。会参谋依托深厚AI研发实力,推出商务顶配HM系列智能会议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信息融合等前沿技术,显著提升语音转写准确率至98%以上,支持十余种语言实时翻译,并具备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结构化会议纪要等功能。该平台在识别速度、准确性及多场景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体验标准。

  • 明天首批推送!小米澎湃OS 3一图看懂:底层提升流畅度、超级岛更好用

    小米今天正式发布了澎湃OS 3,这次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全新功能,主要专攻基础体验和流畅度。 在基础体验方面,小米澎湃OS 3着重对底层进行深度打磨,通过热点编译加速、窗口绘制下沉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多项关键性能指标的优化。 在系统运行负载上,CPU负载降低了4%,同时CPU能效提升10%,使得手机在处理多任务以及复杂运算时更加高效,功耗更低。 窗口动画丢帧率降低1

  • 马克透明小区助力信托制物业落地,打造基层治理的“番禺样板”

    番禺区召开"两社三中心"建设现场会,重点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会议指出,该模式通过建立独立信托账户、透明财务机制和权责重构,能有效解决传统物业管理的信任难题。欢聚集团旗下马克透明小程序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金流向可视化、服务过程可追溯。会议强调要依法稳妥推进试点,优先在矛盾突出小区试行,并强化党建引领与资源整合,打造基层治理"番禺样板"。这一"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多元参与"的组合拳,旨在破解社区治理痛点,提升服务效能。

  • NASA继续尝试“拯救”脱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据外媒报道,对于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说,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6月13日,该望远镜的有效载荷电脑突然停止工作,促使主电脑将望远镜放入安全模式。虽然望远镜本身及其科学仪器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但科学操作已经暂停,直到操作团队能够弄清楚如何让有效载荷计算机重新上线。在尝试重新启动计算机的同时,运营团队还试图将问题追溯到有效载荷计算机中的特定组件,并切换到其备份模块。截至6月30日,该团队开始研究命令单元/科学数据格?

  • NASA的“时间机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5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研发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它将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望远镜。

  • 钱德拉太空望远镜定位两个神秘X射线源

    网易科技讯10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钱德拉太空望远镜日前定位到两个神秘的X射线源,这两个X射线源位于两个独立的椭圆星系,产生的耀斑前所未见。在一次X射线脉冲中,耀斑在约一分钟时间内变得越来越亮。在巅峰时刻,该耀斑发散出的X射线达到双星系统的数千倍之多,这也使得这两个目标达到了“极亮X射线源”(ULX)的标准。来自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彼得·马克西姆(Peter Maksym):“这些耀斑非比寻常。在一段时间

  • 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正在努力应对出现的技术故障问题

    据外媒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扫描宇宙,这为我们带来了来自宇宙的壮丽图像和数据。这艘宇宙飞船显示出了它的年龄。哈勃团队目前正在解决该望远镜有效载荷计算机的一个问题。有效载荷计算机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一个硬件,它控制着哈勃的科学仪器。计算机问题是在美国当地时间周日突然出现的。NASA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说:“在分析了数据后,哈勃操作团队正在调查是否内存模块退化导致了计算机停机。”哈勃望远?

  • 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个正在形成的星云Chamaeleon

    这张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捕捉到了构成一个65光年宽的恒星形成区域的三个部分之一,该区域被命名为Chamaeleon云群。这张哈勃合成图像中的部分,被称为ChamaeleonCloud I(ChaI),揭示了正在形成恒星的尘埃状暗云,在明亮的蓝色年轻恒星的光照下发出耀眼的反射星云,以及称为Herbig-Haro天体的辐射结。Herbig-Haro天体是明亮的星际气体团块和弧线,它们被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生"原星"排出的喷流所冲击和激发。图中底部的白橙色云团的中心就有一颗这样的原星。其明亮的白色热气喷流从原星的两极喷射出来,形成了Herbig-Haro天体HH

  • 哈勃太空望远镜迎来新里程碑:已运行超10亿秒

    据CNET报道,当科学家们和太空迷们屏息等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漫长部署过程时,这是一个思考长寿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就的好时机。哈勃刚刚迎来了其服役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哈勃于1990年4月25日从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货舱中展开,这使得哈勃开始运行至今已达10亿秒(超过31年),”美国宇航局(NASA)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说。NASA与欧空局(ESA)共同运营哈勃。这台望远镜在1月1日超过了10亿秒大关,它已经发回了一些我们所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