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半导体企业最新资讯  > 正文

全球百大半导体企业中国42家 数量全球:完秒美国、韩国

2022-10-25 07:41 · 稿源: 快科技

据韩国《亚细亚经济》24日报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市值排名前100的半导体公司,韩国仅有3家,而中国多达42家,数量排名世界第一。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24日发布报告称,通过分析标准普尔(SP)Capital IQ的全球市值前100的半导体企业,发现韩国仅入围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SK Square三家半导体企业。

而SK Square是去年从SK电讯分拆出来的投资公司,这意味着韩国实际只有两家半导体企业进入全球市值百强。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大陆有42家、美国有28家、中国台湾地区有10家、日本有7家入围百强。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半导体企业全球竞争力正在显著下滑。三星电子在2018年还是市值排名第一的半导体企业,但最近已经跌到第三位。同时,SK海力士排名从第10位跌到第14位。

韩国半导体企业盈利能力也持续下滑,从2018年的16.3%下降到去年的14.4%,而同期美国半导体企业盈利能力提高3.9个百分点,日本提高2.0个百分点,中国台湾地区则提高1.1个百分点。

受存储芯片寒冬影响,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业绩下滑明显。三星电子将于本月27日公布各部门财报,据行业给出的综合预期,三星电子的全球芯片销售冠军”此次将让给台积电。

举报

  • 相关推荐
  • 什么是GEO品牌监控?为什么企业必须关注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搜索的兴起,传统SEO已不足以应对新挑战。文章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指出AI搜索直接生成答案而非链接列表,品牌需关注在AI回答中的提及率、描述方式和推荐场景。GEO指数通过品牌提及率、平台覆盖、引用质量等指标评估表现。针对监测难点,建议采用专业工具实现多平台覆盖、竞品分析和实时数据追踪,并强调优化官网内容、构建行业权威的重要性。GEO已成为数字营销必修课,帮助企业在AI搜索时代保持竞争力。

  • 乘AI之势,筑电子产业之基,2025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圆满闭幕,2026再相见!

    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CPCA Show Plus在深圳举办,聚焦AI时代电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创新。展会规模达4万平方米,汇聚超350家展商及100余位产业专家,吸引超4.5万专业观众。活动以“创新驱动·芯耀未来”为主题,覆盖设计、制造、材料全产业链,展示PCB、封装、智能设备等前沿技术。同期举办多场论坛,探讨AI、低空经济、汽车电子等应用,彰显中国电子电路产业在技术突破与全球化视野下的活力与潜力。

  • 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的存储升级之路

    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正经历AI算力爆发与周期性复苏的双重变革。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技术创新,率先推出LPCAMM2和SOCAMM2内存模块,实现容量密度提升50%、功耗降低30%,切入超薄笔记本和AI服务器市场。其产品适配国产CPU,构建“自研主控+封测制造+全球品牌”生态壁垒,并进军智能汽车等边缘计算领域,以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存储产业从消费级向企业级跨越,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 DocuVerse AI赋能:让企业文档“活”起来,开启智慧办公新体验

    飞天云DocuVerse通过AgentsCo AI智能体,将传统文档管理系统升级为“可对话”的知识资产。用户只需右键点击文件即可直接提问,AI能快速提炼技术专利、合同条款等核心信息,实现零门槛交互。系统支持封装高频文档集成为专属智能体(如HR政策助手、客服知识库),7×24小时响应咨询。在研发、销售等场景中,AI加速创新进程、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推动办公模式从“人力驱动”向“智能驱动”升级。

  • 重塑话语权:新时达硬核技术为中国半导体制造打通自主可控关键链路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核心。中国半导体制造曾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近年通过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新时达旗下众为兴半导体机器人系列实现Class1级洁净室量产,其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化技术突破真空驱动壁垒,产品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场景,已在多家晶圆厂实现批量�

  • 低代码赋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效破局之道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因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依赖专业团队,使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今,低代码平台以“标准功能+低代码拓展”的组合,通过可视化配置和拖拽组件,帮助企业灵活搭建覆盖项目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系统,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基础需求,更以高效、低成本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从工具到数智中枢:DocuVerse云办公的生态价值与企业数智化未来

    飞天云DocuVerse云办公系统通过"ECM+AI"双轮驱动,将数字化工具从效率工具升级为企业"数智中枢"。其核心价值在于沉淀分散的员工经验、项目流程等数字资产,构建可复用的知识库,实现个人经验向组织能力的转化。系统突破传统文档管理局限,连接数据、流程与人员,支持快速接入第三方工具并兼容现有设备。产品兼顾中小企业快速部署与大型企业个性化需求,已服务教育、制造等多行业客户,推动企业内容管理从效率提升向价值创造跨越,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

  • 企业海量IT设备运维管理有哪些痛点?贝锐向日葵实现远程运维管理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IT设备数量激增、架构日益复杂,运维压力持续加大。2024年中国IT运维市场规模已达2324.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668亿元。面对规模化运维挑战,贝锐向日葵方案通过远程控制、跨系统支持、IT资产管理、AI脚本生成及智能审计五大核心能力,构建高效运维体系。该方案支持批量设备管理、自动化巡检、一键脚本分发,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已服务超120万企业客户,接入设备超20亿台,是值得尝试的优质解决方案。

  • 【CIM 加速,AI有方】No.2|格创东智GT Insights用AI工作流改写半导体智造决策范式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成为提升良率、降低成本的核心。传统数据分析系统面临三大挑战:技术门槛高、分析周期长、知识传承难。格创东智推出的GT+Insights产品,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对话即分析”,大幅降低使用门槛。该系统采用语义建模技术,将复杂物理数据转化为业务友好模型,支持分钟级全链路良率根因分析。目前已在多家半导体企业成功落地,助力客户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持续迈进。

  • 如何证明企业已满足EUDR认证要求?绿舟带来三大核心要素解析

    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将于2025年底全面实施,企业需通过完整体系证明合规性。核心要求包括: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数据,记录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路径;开展尽职调查,涵盖风险评估、缓解措施及持续监控记录;向欧盟提交附证明文件的尽职调查声明。企业需建立常态化监控机制,并保存数据至少五年。建议采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透明度,借助现有认证体系降低成本。系统性合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赢得欧盟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起点。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