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DART最新资讯  > 正文

NASA的行星防御测试:DART航天器即将撞击小行星

2022-09-24 08:48 · 稿源: cnbeta

美国宇航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挑战性目标是在9月26日将其航天器撞向一颗小行星。它的目标是Dimorphos,一颗围绕着一个名为Didymos的较大小行星运行的小卫星。尽管这颗小行星对地球不构成威胁,但这次任务将测试技术,这些技术可用于保护我们的星球,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现的潜在小行星或彗星危险。

位于马里兰州劳雷尔的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为NASA设计并领导这项雄心勃勃的任务。然而,与许多任务一样,这项工作需要NASA各中心的专业知识。在该机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知识用于导航、小行星科学、目标的精确定位,以及地球到航天器的通信。

“像我们与APL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先进空间任务发展的命脉,”JPL主任Laurie Leshin说。“我们与APL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旅行者号,并延伸到未来,如 Europa Clipper任务。我们一起做的工作使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的任务--变得更好。我们很自豪能够支持DART任务和团队。”

DART航天器于2021年11月23日发射,大约1320磅(约600公斤),当它撞击直径仅为525英尺(160米)的Dimorphos时,将位于距离地球680万英里(约1100万公里)的地方。更具挑战性的是,航天器将以每秒约4英里(6.1公里)的速度接近这块太空岩石,也就是每小时约14000英里(22530公里)。Dimorphos每隔11.9小时绕着直径约为半英里(780米)的Didymos运行一次。

Asteroid-Didymos-and-Dimorphos-DRACO.jpg

JPL的导航部门在使航天器准确到达遥远的地点方面相当有经验(例如:卡西尼号到土星,朱诺号到木星,毅力号到火星)。每个任务都会带来其独特的挑战,而DART就有很多。

“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JPL的Julie Bellerose说,她领导DART航天器的导航团队。“导航团队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在撞击前24小时让DART进入一个9英里宽(15公里宽)的空间盒子。”Bellerose说,在那个时候,任务的最后一次轨迹修正机动(发射推进器以改变飞行方向)将由任务控制人员在地球上执行。从那时起,一切都取决于DART。

在其单程旅程的最后几个小时里,DART将使用由APL创建的自主机载导航仪来保持航线。SMART Nav,即小体机动自主实时导航,从DART的DRACO(Didymos Reconnaissance and Asteroid Camera for Optical navigation)高分辨率相机中收集和处理Didymos和Dimorphos的图像,然后使用一套计算算法来确定在撞击前的最后四个小时需要做什么机动。

与DART团队一起,另一组JPL导航员正在计算和规划DART航天器同伴的轨迹。意大利航天局(ASI)的轻型意大利小行星成像立方体卫星,或LICIACube,它的重要任务是对DART对Dimorphos的撞击效果进行成像。这个烤面包机大小的航天器于9月11日与DART断开连接--正好是DART计划撞击小行星月球Dimorphos的15天之前--在JPL团队的协助下,自己在行星际空间中航行。

JPL的LICIACube导航负责人Dan Lubey说:“我们正在与ASI合作,使LICIACube在DART撞击后2至3分钟内到达Dimorphos的25至50英里(40至80公里)范围内--足够近,以获得撞击和喷出物羽流的良好图像,但不会近到LICIACube可能被喷出物击中。”

虽然不是DART任务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这颗小卫星的两台光学相机LEIA(LICIACube Explorer Imaging for Asteroid)和LUKE(LICIACube Unit Key Explorer)将提供的撞击前和撞击后的图像可以使科学界在研究近地天体方面受益,并有助于解释DART的结果。

时间和空间

JPL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是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CO)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不仅是确定Didymos在太空中16英里(25公里)内的位置,而且还要确定Dimorphos何时能从DART的接近方向看到--并能进入。

与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一起,CNEOS的成员将研究由撞击喷出的岩石和碎石(破碎的岩石和灰尘),以及新形成的撞击坑和Dimorphos在其母小行星周围轨道上的运动。在JPL的Steve Chesley领导下,他们不仅将检查来自DART和LICIACube的数据和图像,还将检查来自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数据。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撞击应该使小卫星围绕大小行星的轨道周期缩短数分钟。这个时间长度应该足以让地球上的望远镜观察和测量这些影响。它也应该足以让这次试验证明动能撞击技术--撞击小行星以调整其速度,从而调整其路径--事实上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击。

在这些基于地球的望远镜中,重要的贡献者包括NASA的深空网络,即JPL管理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天线阵列。在JPL科学家Shantanu Naidu的领导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附近的深空网络Goldstone综合体的深空站14号巨大的70米(230英尺)天线,将在撞击后约11小时开始观测天体碰撞的后果,当时地球的旋转将Didymos和Dimorphos带入Goldstone的视野。从这两颗太空岩石上反弹出来的回波数据应该有助于确定小卫星的轨道发生了什么变化,甚至可能提供一些粗略的分辨率雷达图像。

当然,无线电科学只是深空网络作用的一部分。导航小组也依赖于它,因为该网络是美国宇航局自1963年以来与月球和其他地方的航天器进行通信的手段。

举报

  • 相关推荐
  • 京东方“照亮成长路”北京研学-探索数字化教育新路径

    2024-2025年度京东方“照亮成长路”教师培训项目于10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开展。该项目由京东方科技集团出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四中校友促进教育基金会执行。活动期间,来自山西静乐县、娄烦县的乡村教师通过参观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体验数字艺术中心、深入校园观摩交流等环节,沉浸式感受科技与教育融合的魅力。京东方此前已向参与学校捐赠智慧黑板、护眼设备等教学物资,为改善乡村教学条件、推进教育数字化奠定基础。此次活动为乡村教师提供了理论培训与实践应用的关键衔接,助力县域教育提质发展。

  • 直播下半场,美链MCN机构创始人张睿重构增长新路径

    在直播行业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美链MCN创始人张睿峰提出:流量成本攀升,多数品牌直播亏损,需立足公域基础,将私域作为用户深度服务补充。核心是理解算法底层逻辑——标签系统、画像匹配和效率分配,构建PCP模型(直播间标签、团队能力与优质内容匹配)。强调“产品-主播-用户”三象合一,避免人货场概念模糊。私域实践应聚焦售后、测品及信息获取,提升IP竞争力。直播下半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认知与效率的比拼。

  • 共筑助贷健康生态:苏州助贷行业发展交流会举办,探讨合规与科技路径

    10月23日,东融科技集团在苏州举办助贷行业发展交流会,汇聚近40名行业代表及专家。会议聚焦行业转型挑战,探讨电销监管收紧、客户负债上升等议题,提出共建助贷联盟、推动合规发展的倡议。东融分享了15年发展经验及智贷平台等科技创新成果,强调通过精准营销与科技赋能促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会议为行业协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助贷新生态。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以隐私计算区块链筑牢多方安全计算(MPC)安全防线

    微算科技开发的隐私计算区块链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多方安全计算(MPC),构建安全可信的分布式计算平台。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对MPC参与方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存储、任务执行及结果验证等环节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该技术显著提升数据隐私保护和计算可靠性,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实现跨主体数据安全协作,释放数据价值。

  • 成都春熙路现巨型LOL冠军奖杯雕塑 网友:电竞DNA被点燃

    ​近日,成都春熙路惊现一座高度约达10米的巨型LOL(英雄联盟)冠军奖杯雕塑,该雕塑以银白色金属质感呈现,高度还原了游戏中的经典“召唤师奖杯”造型,底座上还精心镌刻了历届14支冠军战队的名称,瞬间引发了广大游戏玩家的集体回忆与热烈讨论。 这座雕塑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更融入了前沿的科技互动元素。雕塑下方配备的大屏同步播放着虚拟皇冠动画,通过�

  • 以LIS为切入点,浙江省人民医院开辟多院区集团化医院信创新路径

    浙江省人民医院作为省内卫健系统信创"领头雁",以LIS系统为切入点,实现从单系统突破到全栈国产化的跨越式发展。通过金仓数据库构建异构多院区多活数据底座,实现四大院区数据双向同步,容灾恢复能力达6级标准,业务连续性99.99%,数据调用效率提升60%。该实践为多院区集团化医院信创建设探索出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实施路径,其富阳院区更成为全省首个医疗全栈信创样板间,全面采用国产技术生态。

  • 九号公司举办首届「MoTech Day 2025」:让技术回归生活,让创新成为日常

    10月24日,九号公司举办首届“MoTech Day 2025”技术文化节,这是专属于工程师的节日,也是公司首次以“技术文化”为核心议题的集团级活动。活动通过嘉宾演讲、互动体验与创意挑战等形式,聚焦智能出行、AI芯片、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旨在让“工程师精神”成为九号文化的核心符号,推动技术与文化双向融合,构建长期创新驱动力。活动还同步推出面向高校的“MoTech创意挑战赛”,并搭建线下互动打卡区,强化内部技术认同与组织活力,重塑品牌科技形象。

  • 国内首个!火山引擎推出融合国家级智库理论与大规模实战验证的 Data Agent 评测体系

    火山引擎推出国内首个融合国家智库理论框架与大规模实战验证的数据智能体评测体系,同步发布《2025数据智能体实践指南》。该体系直面传统评测重技术轻业务、预设答案难适配动态场景、局部能力检验不足三大痛点,确立业务关联性、可操作性与前瞻性设计原则。覆盖分析洞察、可视化呈现、鲁棒性三大核心维度,通过151道测试题量化智能体能力并划分达标/工业可用/专业研究三级标准。采用标准化闭环流程与自动化评分机制,为数字化转型深水区企业提供选型优化依据,推动产业智能化进入精准量化新阶段。

  • 从全球充电技术领先者到苏超赞助商:酷态科的跨界“赋能”之路

    2025年10月31日,南京举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青奥赋能,文旅融合”。大会聚焦释放高质量户外运动潜力,推动“苏超”联赛带来的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本土科技企业酷态科技作为苏超赞助商亮相,其凭借创新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国内外市场表现亮眼。此次合作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融合,共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南京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和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展现本土企业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担当。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研发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开启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智能新时代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推出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解决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中传统静态模型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问题。该模型采用分层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LSTM、联邦学习等技术,实时捕捉交易模式演变,动态调整账户关联权重。在分片效率、风险控制、资源分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交易处理速度与欺诈识别率。未来计划融合多模态数据,探索量子机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