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Didymos最新资讯  > 正文

NASA DART航天器带来张Didymos图像

2022-09-08 14:00 · 稿源: cnbeta

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最近获得了Didymos的第一张图像,该双小行星系统包括其目标Dimorphos。 DART将在9月26日故意砸向Didymos的小行星卫星Dimorphos。

尽管这颗小行星对地球不构成威胁,但这是人类对动能撞击技术的首次测试,即利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进行行星防御。

这张来自小行星Didymos及其轨道上的小卫星Dimorphos的光线图片(下图)是由DART上的Didymos侦察和小行星光学导航相机(DRACO)于7月27日拍摄的243张图片合成。

从这个距离--距离DART约2000万英里--Didymos系统仍非常微弱,导航相机专家不确定DRACO是否还能发现这颗小行星。然而一旦DRACO在这一观测序列中拍摄的243张图像被组合起来,该团队就能将其增强以显示出Didymos并确定其位置。

“这第一组图像被用作测试以证明我们的成像技术,图像的质量类似于我们可以从地面望远镜获得的图像,但重要的是,在我们开始使用图像引导航天器自主进入小行星之前要表明DRACO工作正常并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以便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Elena Adams说道。她是位于马里兰州劳雷尔的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的DART任务系统工程师。

该团队已经使用Didymos的非DRACO图像进行了一些导航模拟。然而DART最终将取决于它能否看到并处理Didymos和Dimorphos的图像,一旦它也能被看到就能引导航天器走向小行星,尤其是在撞击前的最后四个小时。到那时,DART将需要自主地进行自我导航以便在没有任何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成功地撞击Dimorphos。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DART导航负责人Julie Bellerose说道:“第一次看到Didymos的DRACO图像,我们可以为DRACO确定最佳设置并对软件进行微调。9月,我们将通过更精确地确定Didymos的位置来完善DART的目标。”

通过利用每五小时一次的观测,DART团队将在未来三周内执行三次轨道修正机动。每一次都将进一步减少航天器所要求的撞击轨迹的误差范围。在9月25日的最后一次机动之后,约在撞击前24小时,导航小组将知道目标Dimorphos在2公里内的位置。从那里开始,DART将独自自主地引导自己拦截小行星的月球。DART将以每秒4英里(7公里)的速度撞上Dimorphos。

DRACO随后在8月12日、8月13日和8月22日的计划观测中对Didymos进行了观测。

举报

  • 相关推荐
  • ​畅玩《战地6》,双11电脑DIY装机配置推荐

    双11期间恰逢《战地6》等热门游戏发布,是升级主机的绝佳时机。推荐一套专为FPS电竞优化的硬件组合:AMD锐龙7 9800X3D处理器凭借大缓存实现帧率爆发,技嘉B850M电竞主板配备一键超频与散热技术确保稳定输出,搭配技嘉RTX 5070魔鹰显卡支持DLSS4技术,游戏帧率最高提升6倍。三款产品性能超值,组合购买享优惠,注册后更享4年质保与免费维修服务。

  • 浅醺猫DIY鸡尾酒获20亿战略投资

    中国夜间经济正迎来结构性升级,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5.2万亿元,Z世代消费占比达52%,推动场景向沉浸式、科技化转型。在此背景下,创新品牌“浅酩猫DIY”完成20亿元战略投资,启动“全国万店工程”,以AI智能柜为核心构建微醺消费新生态。该模式结合无人零售与DIY调酒,单柜日均销量较传统便利店提升3倍,计划2026年布局10万点位,目标2028年冲击百亿美元市值。品牌通过跨

  • 年轻人DIY服装200元做出大牌同款 网友:真正的私人高定

    在商场里一件标价上千元的连衣裙,如今年轻人只需花200元就能自制出同款,这样的“价格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布料市场,亲手开启DIY服装的潮流。近日,这一现象在网络和现实中引发广泛关注。 自制服装不仅能省钱,还能满足年轻人对独特风格的追求。有年轻人表示,自己做衣服能获得独一无二的风格,绝对不会跟别人重样,这才是真正的私人高定。同时,一

  • 快手进军AI Coding,开发工具、模型和Maas平台齐登场

    10月23日,快手StreamLake发布全新AI编程产品矩阵,以“工具+模型+平台”三位一体战略布局AI Coding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开发助手CodeFlicker、自研高性能编码模型KAT-Coder系列及企业级服务平台快手万擎。CodeFlicker提供全流程开发支持,KAT-Coder在权威测试中性能超越GPT-5,平台保障99.95%服务可用性。该生态旨在通过技术普惠,为企业与开发者提供颠覆性研发体验,推动AI编程普及。

  • iPhone Air 2或新增1颗镜头:继续沿用6.5英寸高刷中屏

    知名博主透露,尽管初代iPhone Air市场表现不佳,苹果仍继续推进该产品线迭代。新款iPhone 18 Air将延续6.5英寸高刷屏、3D人脸识别与横向跑道设计,并重点升级影像系统——新增4800万像素主摄搭配超广角镜头组合。对比初代单摄配置提升显著。分析师郭明錤指出,现有Pro与标准版已满足高阶用户需求,导致Air系列定位尴尬。此前该机型首周销量仅5万台,供应链已下调产能。从mini、Plus到Air,苹果多次尝试细分市场均未达预期。

  • iPhone面容解锁不需要摄像头:网友实测遮住前摄也能解锁

    微博话题iPhone面容解锁不需要摄像头”上了热搜榜,引发热议。 有网友实测,遮住iPhone的前置摄像头时依然能录入面容信息,也能完成面容解锁。 据了解,iPhone的Face ID依赖于苹果研发的原深感摄像头系统,它主要由三个核心组件协同工作: 点阵投影器:投射超过30000个不可见的红外光点,构建面部3D深度模型。 红外镜头:捕捉光点反射形成的三维结构数据,生成数学表征�

  • 荣耀500系列线稿首发:轻薄外观看齐iPhone Air

    博主数码闲聊站今天首发了荣耀500系列线稿,新机采用了全新设计,整体与iPhone Air非常相似。 背部采用全新横向跑道DECO,机身极致轻薄,正面是大R角直屏。 该博主还透露,这个外观是荣耀5000标准版,荣耀500 Pro也是类似方案,只是后摄升级为3颗。

  • 苹果回应“iPhone面容解锁不用摄像头” 网友直呼:冷知识 才知道

    11月5日,“iPhone面容解锁不需要摄像头”话题引发热议。苹果官方澄清,面容ID并非通过前置摄像头,而是依赖原深感摄像头系统投射并分析数万个不可见点,生成面部深度图与红外图像,再通过安全隔区内的神经网络引擎进行数据比对。该系统能适应外貌变化,并在各种光线环境下工作。需注意,红外镜头仍属广义摄像头范畴,称“完全不需要摄像头”并不严谨。

  • 苹果客服回应iPhone或自动拨号:设置或其他问题

    近日,多名iPhone用户反映手机在锁屏状态下半夜自动拨打陌生人电话,甚至包括最近通话记录中的最后一位联系人。苹果客服回应称未收到大批量反馈,可能是误触、快捷指令或紧急呼叫导致,建议用户检查设置并关闭相关功能。该问题涉及新款及老款iPhone,早在2024年就有类似反馈但至今未解决。

  • 超擎速度!全国首批NVIDIA DGX Spark率先抵达超擎数智,现货在仓,交付启动

    10月19日,全国首批NVIDIA DGX Spark桌面级AI超算率先抵达超擎数智并开始交付。这款"全球最小AI超算"在发布72小时内落地中国市场,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强劲算力。产品预装完整AI软件栈,实现开箱即用,配备详细快速指南和专业支持团队,助力开发者无缝对接顶尖计算能力,加速AI本地化开发创新。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