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芯片制造业最新资讯  > 正文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对美国芯片制造业的520亿美元的补贴

2022-07-29 07:30 · 稿源: cnbeta

在周四的243-187投票中,众议院通过了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加强美国的科技创新。该法案是拜登政府的优先事项,包括520亿美元的补贴,以鼓励芯片制造商在美国建立半导体制造厂。经过众议院和参议院几个月的谈判,周四的批准解决了芯片制造商重新考虑是否在美国建厂的隐忧。

本月早些时候,一个价值200亿美元的英特尔代工厂的奠基仪式被推迟,而资金仍处于停滞状态。

"美国人民可能很难感知,但半导体是他们日常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众议员Frank Pallone Jr.(D-NJ)在周四投票前的发言中说。"它们是用于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洗衣机的微芯片。"

冠状病毒大流行颠覆了各种各样的行业,但特别是那些制造需要半导体芯片的产品的企业。由于消费者习惯于在家里而不是在学校或办公室花费更多时间,对笔记本电脑、游戏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需求和与大流行病有关的供应链中断的汇合,刺激了全球半导体的短缺,硬件供应商,如NVIDIA和AMD,现在才开始解决。

但大流行的供应链危机激发了立法者,即参议员查克·舒默(D-NY)呼吁立法,使芯片制造商雇用美国工人和在国内制造产品更加可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半导体工厂已经将工厂和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主要是在亚洲,以减少制造和运输成本。《芯片和科学法案》是拜登政府的赌注,以激励芯片制造商扭转方向,在美国建立工厂。

"几十年来,一些'专家'说我们需要放弃在美国的制造。我从不相信这一点。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回来了,"乔·拜登总统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说。"由于这项法案,我们将拥有更多的工作。"

乔·拜登总统鼓励立法者尽快通过这项措施,但目前还不清楚他打算何时将其签署为法律。

《芯片和科学法案》是一项创新法案的最终版本,自2019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该法案经历了许多标题和叙述的变化。该法案的最初版本名为《无尽边疆法案》,是对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的赞誉。去年夏天,参议院批准了该法案的一个较新版本,即《美国创新和竞争法》,但由于众议院和参议院领导人协商修改,该法案陷入僵局。

但是,随着8月休会期的临近和中期选举周期的到来,立法者们加大了通过一项较小法案的势头,即《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缩减了前一揽子计划的一些雄心,但包括为国内芯片制造提供数十亿美元。

随着休会期的到来,该法案的通过越来越迫在眉睫,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一位与民主党结成党团的佛蒙特州独立人士--批评该法案为盈利的半导体公司提供了一张"空白支票",尽管他们也支持扩大国内微芯片制造。

"毫无疑问,微芯片和半导体的短缺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可怕的威胁,"桑德斯说。"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国会中这么多人如此热衷于支付这种贿赂。"

在芯片补贴之外,该法案为美国商务部提供了100亿美元,用于向各州和地方提供拨款,在全国各地建立"区域技术中心"。这些中心将作为小型硅谷,为受全球化冲击的地区带来就业和经济增长。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将获得数十亿美元的额外资金,用于半导体制造研究和劳动力发展计划。

举报

  • 相关推荐
  • 行业变局下的SMT技术突围,三重革新赋能电子制造升级

    SEMI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同比激增24%,达330.7亿美元,电子制造业复苏正驱动SMT技术加速迭代。微型化工艺突破、智能化产线升级与绿色制造转型已成为行业核心增长极。202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将汇聚近千家参展企业,集中呈现微米级贴装、无铅工艺革新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头部企业通过硬件升级与算法优化推出针对性方案,推动产业向微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三重变革重塑边界。

  • 重塑话语权:新时达硬核技术为中国半导体制造打通自主可控关键链路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核心。中国半导体制造曾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近年通过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新时达旗下众为兴半导体机器人系列实现Class1级洁净室量产,其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化技术突破真空驱动壁垒,产品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场景,已在多家晶圆厂实现批量�

  • 美国半导体协会游说政府注资500亿美元发展当地芯片制造业

    美国芯片业表示,联邦政府需要注入高达 500 亿美元的刺激措施,才能制止数十年来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

  • 加盟丸碧实体店,开启美业创业征程,追寻人生的更多可能

    人生不应是预设轨道的按部就班,而应如自由探索的广袤原野。文章指出,创业精神源于对创造、自主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切渴望,推动人们突破舒适区,亲历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丸碧作为美业品牌,通过科学选址、门店设计、运营培训等一站式支持,为创业者构建坚实基座,让创业成为有护航的航行,助力实现人生蜕变。

  • 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的存储升级之路

    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正经历AI算力爆发与周期性复苏的双重变革。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技术创新,率先推出LPCAMM2和SOCAMM2内存模块,实现容量密度提升50%、功耗降低30%,切入超薄笔记本和AI服务器市场。其产品适配国产CPU,构建“自研主控+封测制造+全球品牌”生态壁垒,并进军智能汽车等边缘计算领域,以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存储产业从消费级向企业级跨越,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 苹果首款2nm手机芯片上热搜 A20由iPhone 18系列首发

    苹果A20系列芯片将首次采用台积电2nm工艺,包含标准版与Pro版。最大突破在于内存集成设计:RAM直接与CPU/GPU集成在同一晶圆,使芯片尺寸缩小15%-20%,数据传输效率提升,尤其优化AI与游戏性能。2nm工艺相比3nm性能提升10%-15%或功耗降低30%。搭载计划显示:2026年9月iPhone 18 Pro/Max及首款折叠屏机型将采用A20 Pro;2027年标准版iPhone 18/18e则使用A20标准版,打破以往同步发布惯例。因2nm初期良率约65%-70%,苹果需通过分批投产平衡产能与成本。

  • 京东回应下场造车:不直接涉及制造 三方联合推出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计划,引发市场关注。京东明确表示不参与车辆制造,仅提供用户消费洞察与独家销售服务。新车整合三方优势:京东基于超6亿用户数据精准定位需求,广汽提供整车制造能力,宁德时代贡献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该创新模式旨在打造一站式汽车消费解决方案,计划于京东11.11期间正式发布。消费者即日起可通过京东APP预约试驾,享受透明价格、集中售后等权益,重构传统购车流程中的比价耗时、售后分散等痛点。

  • AI强攻翻译行业,人工译员面临“生存大战”

    在会被AI轻易取代的行业中,翻译长期被列为高风险领域之一。 眼下,这一观点不再是人们对于未来的臆测,而是有数据和案例印证的事实:“翻译界哈佛”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宣布关停,带来的震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翻译界炸开,这所久负盛名的学院走向衰败与AI浪潮的冲击密切相关;网易有道词典“AI同传”用户量突破2000万,引发外界对AI翻译商业化落地的广泛关注,�

  • 100寸电视怎么选?认准黑曜屏和芯片

    随着现代客厅演变为开放式共享空间,环境光干扰成为观影痛点。高端电视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分辨率"转向"抗反光"技术。极黑抗反屏通过纳米级光学涂层吸收环境光,将反射率降至1.28%,配合178°超广视角,在明亮环境中仍能呈现深邃黑色。海信电视更搭载AI画质芯片实现光色协同处理,智能匹配观影模式,通过"屏+芯"协同作战,为追求极致画质的用户提供理想解决方案。

  • 浙商证券传媒行业报告:游戏的高增长才刚刚开始,龙头公司业绩需持续兑现

    十月A股传媒板块经历调整,投资者信心波动。浙商证券报告指出游戏行业高增长刚起步,世纪华通、巨人网络等龙头在回调中显现价值。三季度行业规模同比降4.8%,环比增6.2%,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速。政策转向支持叠加AI技术赋能,行业估值逻辑生变,当前板块对应2026年约18倍P/E,未来有望切换至25倍。市场调整是为后续蓄力,投资者需着眼长期业绩,关注能持续交付超预期业绩的优质公司。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