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地球轨道最新资讯  > 正文

科学家发现火箭废气污染地球大气层 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

2022-06-16 22:11 · 稿源: cnbeta

像SpaceX和维珍银河这样的公司的商业太空飞行已经普及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太空技术来实现低成本的太空运输。然而,火箭的推进排放物在大气中造成相当大的加热和化学变化这一事实几乎不为人所知。

来自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高达67公里的大气高度热量和质量传递以及燃烧副产品的快速混合,评估了火箭发射对大气污染的潜在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于2022年5月17日发表在AIP出版的《流体物理学》上。

研究人员表示,改善对火箭排放的理解需要对火箭废气进入大气的流体动力学进行建模和模拟。他们通过高分辨率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得到的30公里处的火箭废气羽流。温度从680K(深黄色)到2400K(亮黄色)不等。

该小组对废气进行了建模,并沿着现今标准火箭的典型轨迹在几个高度上形成了烟羽。他们这样做是以两级火箭为原型,将人和有效载荷运送到地球轨道和其他地方。我们研究表明,不应低估来自火箭的污染,因为未来频繁的火箭发射可能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重大的累积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热氧化氮(NOx)的产生,即燃烧废气的成分,在环境大气压力高于或甚至略低于喷嘴出口压力的高度,即低于大约10公里的高度,都可以保持高位。同时,当火箭在中间层(位于热层和平流层之间的大气区域,高度为30-50英里或50-80公里)爬升1公里高度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当于同一高度的26立方公里大气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

他们发现,在中间层局部和瞬间对大气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虽然气流会逐渐在整个大气层中运输和混合排出的二氧化碳,最终使二氧化碳回落到自然形成的水平,但这发生的时间尺度并不清楚。科学家们认为,可能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火箭发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间层的二氧化碳可能会积累起来,从而增加自然发生的水平,影响我们的气候。

他们的结果表明,在最坏的情况下,在火箭到达10公里高度的时间里,可能会产生足够的氮氧化物,污染超过2立方公里的大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氮氧化物的浓度将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水平。

举报

  • 相关推荐
  • 越南总 理会见雅迪集团高层 共商绿色交通与投资合作

    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2025年峰会并正式访华期间,越南政府总 理范明政于8月31日上午会见了雅迪集团、华电集团、中铁华铁设计集团等多家中国重点企业负责人。在与雅迪科技集团副总裁王家中会谈时,双方围绕深化电动车领域合作、推动绿色交通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范明政总 理表示,越南正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增长模式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高度重视数字�

  • 解密会参谋 AI 核心技术:从底层算法到场景落地的全链路突破

    文章指出,当前智能设备在会议与生活场景中仍存在诸多痛点,如会议记录依赖人工整理、设备交互卡顿、跨语言沟通障碍及远程协作效率低下。会参谋依托深厚AI研发实力,推出商务顶配HM系列智能会议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信息融合等前沿技术,显著提升语音转写准确率至98%以上,支持十余种语言实时翻译,并具备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结构化会议纪要等功能。该平台在识别速度、准确性及多场景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体验标准。

  • 英伟达机器人底层技术突破,微美全息(WIMI.US)多维布局助推产业生态爆发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AI芯片,黄仁勋称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上海发布AI+制造方案,推动3000家企业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产量达23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积极布局,在工业与家庭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技术从"炫技"走向实用,正重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 NASA:地球大气层可能存在“潜在的未知外星技术”

    美国宇航局最近发布了有关不明异常现象”的最新报告。报告中显示,没有理由”断定现有的UAP报告有外星来源,但是如果银河系中存在地外生命形式是可信的,那么地球大气层中存在潜在的未知外星技术”也是可信的。公众也可以提供帮助,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拍摄潜在不明飞行物的照片。

  • 明天首批推送!小米澎湃OS 3一图看懂:底层提升流畅度、超级岛更好用

    小米今天正式发布了澎湃OS 3,这次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全新功能,主要专攻基础体验和流畅度。 在基础体验方面,小米澎湃OS 3着重对底层进行深度打磨,通过热点编译加速、窗口绘制下沉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多项关键性能指标的优化。 在系统运行负载上,CPU负载降低了4%,同时CPU能效提升10%,使得手机在处理多任务以及复杂运算时更加高效,功耗更低。 窗口动画丢帧率降低1

  • 剪辑师的移动工作站!荣耀MagicBook Pro 14酷睿U9版:4K剪辑无压力

    荣耀MagicBook Pro14酷睿U9-285H版在轻薄与性能间实现完美平衡。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9 285H处理器和锐炫Arc 140T核显,多核性能强劲,视频剪辑流畅高效。配备32GB大内存和高速硬盘,支持复杂多任务处理。14.6英寸3.1K OLED屏幕色彩精准,散热系统优秀,续航长达12小时,适合移动办公和专业创作。

  • 马克透明小区助力信托制物业落地,打造基层治理的“番禺样板”

    番禺区召开"两社三中心"建设现场会,重点探索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会议指出,该模式通过建立独立信托账户、透明财务机制和权责重构,能有效解决传统物业管理的信任难题。欢聚集团旗下马克透明小程序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金流向可视化、服务过程可追溯。会议强调要依法稳妥推进试点,优先在矛盾突出小区试行,并强化党建引领与资源整合,打造基层治理"番禺样板"。这一"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多元参与"的组合拳,旨在破解社区治理痛点,提升服务效能。

  • SpaceX载人龙飞船迎来最艰难挑战:进入大气层重返地球

    美国SpaceX公司载人版龙飞船(也被称为龙二飞船,载货版本则是龙一飞船)第一次测试飞行尚未结束。周四,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关闭了SpaceX载人龙飞船的舱口,为周五早些时候离开空间站和在佛罗里达海岸的“无人驾驶跳水”做好了准备。成功返回地球将有助于为新飞船在仲夏期间的首次载人飞行扫清道路。

  • 上天就是这么容易!全景视频带你从地面到大气层边缘

    今天游侠VR为大家带来一段全景视频,展示的是氦气球从地面到大气层边缘的过程,非常的惊艳哦!

  • 天舟二号已撤离空间站:状态良好 将择机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天舟二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首艘货运飞船,于2021年5月29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6.8吨物资补给。天舟二号飞船在轨运行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应用试验。目前,天舟二号飞船状态良好,后续将在地面控制下择机再入大气层。它也是中国第二个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合而成,总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最大起飞重量13.5吨,物资上行能力达6.9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