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扫黄打非最新资讯  > 正文

扫黄打非办发文:打击盗版教材教辅、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2021-09-06 12:20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9月6日消息,今日,“扫黄打非”公众号发表文章“护航开学季 “扫黄打非”部门部署紧抓四项“护苗”重点工作”。

文中强调,在10月之前对销售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书店、网店加强执法检查,深入排查教材、字典词典、辅导用书等出版物的印刷、发行环节,依法严查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杜绝侵权盗版教材教辅流入校园。还将会同出版管理等部门,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净网直通车”工作机制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相关义务。

原文如下:

为了让孩子们在开学季拥有健康安全、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近期,按照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安排,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深入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在专项整治暑期文化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苗开学季”活动,狠抓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清理网上有害不良信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四项重点任务,为中小学秋季开学保驾护航。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显示,2021年暑期,“扫黄打非”部门加强网上网下文化市场监管,并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7月和8月,全国累计查缴少儿类非法出版物52.3万件,查删网络有害信息12.6万余条,查办侵权盗版案件177起,并成功查处多起涉未成年人色情信息案件。各地建立一批“护苗”工作站,在学校、街道社区、图书馆、书城、农家书屋等场所,面向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群体,开展 “青少年网络安全课”、“护苗春蕾”、“童心向党”作品展、“法治课堂”、“家长课堂”、短视频征集、公益直播等系列“绿书签”宣传教育活动2400多场次。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秋开学季,“扫黄打非”部门将聚焦中小学生学习所使用的书籍材料及学习用品,常出入的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未成年人易接触、常使用的网站和应用等方面,落实“护苗”重点任务,认真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迅速开展少儿图书市场专项检查。在10月之前对销售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书店、网店加强执法检查,深入排查教材、字典词典、辅导用书等出版物的印刷、发行环节,依法严查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杜绝侵权盗版教材教辅流入校园。二是全面检查校园周边重点市场点位。结合疫情防控等要求,组织力量对书刊店、复印打字店、文具玩具店、综合用品商店、娱乐游艺场所等进行检查,重点查验出版物经营资质和出版物、相关印刷品、放映内容等是否存在夹杂“黄暴毒”等有害信息,对发现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内容一律依法处置。三是深层清理重点网站平台不良内容。结合“新风2021”集中行动部署,在网信等部门开展“清朗”专项行动、专项整治“饭圈”乱象等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加强网络巡查,及时协调执法部门深度清理重点网站平台上的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对发现的重点线索要扩线深挖,力争成案,依法惩处,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协同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难题。会同出版管理等部门,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净网直通车”工作机制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相关义务。

此外,为了加强宣传引导,各地“扫黄打非”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把网络安全教育、防范校园欺凌及性侵害、抵制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预防网络沉迷等主题融入其中,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安全成长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适应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扫黄打非”部门务必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真履行“弘扬新风正气,扫除文化垃圾”职责,依法严查严打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信未成年人模式上线: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多项功能

    4月30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首次实现终端、应用和平台三方联动保护机制。微信作为首批响应平台,已上线适配安卓及鸿蒙系统的未成年人模式,该模式可与手机终端自动同步开启。新版本在功能限制方面做出多项调整:默认关闭游戏、直播、购物等功能且不支持手动更改;隐藏QQ充值、微粒贷等支付入口;家长可设置消费限额。特别强化了监护人权限管理,未成年人可发起临时访问申请,监护人可远程审批。微信表示这种联动机制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使保护措施更加智能便捷。

  • 移动互联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小米、荣耀等新机已支持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这一模式的推出旨在满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现实需求,回应社会各界的期待和关切。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模式的建设工作,今年4月,该模式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

  • 信办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 1.1万余个违规账号被处置

    网信中国公众号发文表示,今年以来,网信部门持续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根据日常管理和网民举报线索,持续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的违法不良信息,多批次从严处置违规账号。此类违规行为无视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孩子主观意愿,将童真童趣异化为流量变现工具,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典型问题包括恶搞儿童、博取眼�

  • 快手携手多方力量共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长城,“繁星计划”照亮未来道路

    3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颁奖典礼上,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席小华获得“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同时席小华教授联合快手公益开展的“繁星计划”项目,获得专家评委高度评价,在颁奖词“繁星成网照后生”中,展现了“繁星计划”在未成年司法社工专业化建设中的标杆意义。“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奖”被誉为社会工作界的“诺贝尔奖”。快手科技副总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宋婷婷表示,作为国内首家深度参与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内开展跨界合作的互联网企业,快手始终秉持着温暖与担当,坚持以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重要准则,陆续开展一系列青少年保护项目为有需要的未成年群体提供实际支持。

  • 淘宝打击假入库盗版游戏商品 发布游戏软件平台行业管理规范

    淘宝网发布《淘宝网游戏软件平台行业管理规范》公示通知,将于2025年5月7日正式实施新规,对游戏软件类商品实施更严格管理。新规要求商品发布必须完整披露游戏名称、版本等关键信息,禁止销售破解版、盗版等侵权商品,不得混售多个游戏或分期交付类商品。同时规范交易行为,要求卖家使用正规货源,禁止诱导跳转第三方平台交易,不得索取买家敏感信息。新规旨在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游戏软件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处于公示期至2025年5月6日。

  • 刘亦菲陈晓《梦华录》被编入教材社回应:它是剧标杆

    有网友发帖称,由刘亦菲、陈晓主演的女性古装励志大剧《梦华录》,被编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影视系列教材,作为网络剧项目研究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影视项目运作案例研究》的一位责任编辑回应称,书是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但并非限定交大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国通用的,只要是影视大类的都可以用这个教材。该剧入围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同年12月,作为45项优秀网络数字版本之一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收入馆藏。

  • 全景式扫描“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短剧与出海“新图 ”| 现场

    2025年3月26-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借着《哪吒2》尚未消散的热度,如期而至。因《哪吒2》火爆的成都,正值气温交替时节。大会前两日阳光炽烈,参会者挥汗如雨,后一日气温陡降,又得套上羽绒服御寒。气温的跌宕微妙地呼应了产业格局的悄然变化,虽然主会场仍牢牢锁定各家头部平台,分论坛却不尽然。曾经风头无两的长视频巨头,如今虽仍保有人气,却退居�

  • 《2025 Z世代AI使用报告》发布:AI造成虚拟沉迷?超八成年轻人在AI辅助下建立真实关系

    2025年,话题中心依旧属于AI。如果说2024年,AI更像是部分科技、互联网圈层关注的新叙事。当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AI创造了实际的收益,收获了AI带来的情感陪伴,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感,AI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 抖音公开算法原理 通过神经网络计算预估用户行为

    站长之家(ChinaZ.com)4月16日 消息:抖音集团在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开放日活动上,首次向公众全面公开了其算法原理、机制及治理政策。此次开放日活动旨在邀请广大网友深入了解抖音的推荐算法,体验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的功能,并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安全、可信任的社区环境。抖音的推荐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重要应用场�

  • 领航·齐心·共同体——以创新破局“内卷”,共建极智网络未来!

    3月30日,以“领航·齐心·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信锐合作伙伴高峰论坛暨春季新品发布会在星城长沙顺利落幕。信锐特邀全国核心合作伙伴,重点围绕基础网络技术创新、全新会议室解决方案及各行业场景化方案开展分享与赋能,展现信锐以技术破局、以体验制胜的战略决心,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腾讯会议&信锐技术的智慧会议生态共建仪式。这正是信锐坚持创新战略的底层逻辑——不是被动卷入跟随式竞赛是主动定义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