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GC最新资讯  > 正文

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司马华鹏:要从卖工具到卖结果

2025-08-12 09: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南京AIGC数字人独角兽企业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硅基智能」)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投资方为嘉兴高新区产业基金。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并加快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应用。这不仅是一次资本助力,更被视为“金凤凰”与“梧桐树”的战略联姻——嘉兴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渥产业土壤,硅基智能则以自身技术赋能当地产业升级。

作为硅基智能公司创始人,司马华鹏曾提出“AI不应只是工具,更应成为结果导向的智能合伙人”——这一理念正在逐步落地转化。本轮融资,也被业界视为“金凤凰”与“梧桐树”的双向奔赴:嘉兴秀洲为AI企业提供优渥产业土壤,硅基智能则以自身技术能力反哺区域智能升级。

十轮融资加持,数字人赛道独角兽稳步崛起

自2017年成立以来,硅基智能已累计完成超过十亿元融资,先后获得腾讯、红杉中国、招银国际、中财奇虎、海松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注资。作为国内数字人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硅基智能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人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以“硅基劳动力”为核心理念,构建了 DUIX 智能交互平台、虚拟直播平台、视频生产平台和智能客服四大产品线。目前,公司数字人业务年营收已达数亿元规模,累计为5000余家品牌企业提供数字人主播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将运营成本降低约80%。在金融领域,硅基智能与超过30家银行及保险机构合作部署了智能客服数字人,并参与主流电视台的虚拟主持人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平台已服务超过50万用户,覆盖医疗、教育、司法、文化、电商等十多个行业场景,数字人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人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为硅基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表示,虽然当前大量AI智能体(Agent)涌现,但纯工具型的Agent最终必然陷入惨烈的价格战。这一行业判断促使公司不断寻求差异化路径,以巩固其在数字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硅基数字人在各行业中落地应用

技术底座升级: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数字人真实感

硅基智能将融资重点投入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不断夯实数字人的底层算法能力。2024年11月,公司推出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 DUIX ONE,通过标准化 API 形式对外提供服务。DUIX ONE 集成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等核心能力,为数字人赋予了“看、听、说、思考”的全感知交互本领。相比以往,该模型大幅提升了人机交互的真实感,有效解决了传统数字人“形似神不似”的问题。例如,在语音交互上,DUIX ONE 可精准识别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语音,在嘈杂环境下仍保持高准确率和抗噪性能;生成的语音自然流畅、富有情感,几可乱真。在视觉呈现上,公司通过完整人脸建模和驱动算法,实现了数字人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实时生动驱动,使虚拟形象的表现力更加贴近真人。这一系列技术突破,让数字人具备更强的普适性和应用潜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类实际业务场景。

为了让更多开发者轻松使用数字人技术,硅基智能采取了“DUIX Inside”战略,定位为数字人时代的“智能底盘”供应商。正如“Intel Inside”意味着为PC提供核心算力支持,硅基智能选择退居幕后,通过底层API模块向各行各业输出标准化的多模态交互能力。司马华鹏形象地将此战略称为“DAAS(DUIX as a Service)”——公司专注做数字人领域的基础设施,不与下游应用直接竞争。目前已有数万个国内外企业接入了硅基智能的 DUIX 平台能力,从智能客服、虚拟主播到培训教育,各类应用场景上都可以看到“硅基inside”的技术身影。早在发展初期,硅基智能的技术便支撑起十万AI虚拟主播直播间同时在线运行;如今,公司更进一步,通过开放API和模块化输出,让合作伙伴在其坚实“底盘”上打造千姿百态的数字人应用。

开源与生态:双轮驱动全球化与产业落地

硅基智能在商业路径上坚持“双轮驱动”策略,即 “技术出海”+“产业扎根”并举。在全球技术生态方面,公司积极拥抱开源 :依托自主研发的145项数字人发明专利(其中30多项为海外专利),硅基智能将部分核心技术组件开源,推出了 DUIX-heygem 和 DUIX-mobile 等开源项目,供全球开发者免费使用。目前,基于这些开源项目已汇聚了数万名海外开发者参与创新开发,让“硅基inside”的技术基因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更多产品中生根发芽。在此基础上,公司提供定制化高端模型等增值服务,实现“开源免费+增值收费”的商业模式闭环。这种模式已成为硅基智能海外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吸引了众多欧美大型企业成为付费客户,并带来了可观的商业转化,公司预计今年海外收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硅基智能深耕区域产业融合。本轮由嘉兴秀洲区产业基金领投的融资就是很好的例证。浙江省及嘉兴市近年高度重视并扶持人工智能产业,为硅基智能提供了绝佳的营商环境。硅基智能计划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深度赋能浙江省庞大的民营经济和浙商群体,助力当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孙凯表示:“我们认为AI产业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需要做好深度服务的准备。希望为‘金凤凰’找到一棵‘梧桐树’,就像理想汽车选择常州扎根一样。”此次来自嘉兴的投资可谓一次“双向奔赴”,双方将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共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硅基智能曾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0万份“硅基分身”数字人产品,支持数字人技术在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中的普及应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推进了“AI+教育”场景落地,也体现出公司在产学研协同方面的积极探索。

商业模式变革:从“卖工具”到“卖结果”的终局思考

面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硅基智能前瞻性地提出了AI商业模式的变革思路——由传统软件订阅的“卖工具”,转向按效果付费的“卖结果”。司马华鹏强调,AI的最终价值在于为客户创造实际业务增长,只有让AI根据结果(如业绩提升)获取报酬,才能真正激发这一新型生产力的潜能。他直言目前SaaS年费模式有如给AI吃“大锅饭”,无论AI给企业带来百万还是千万价值,服务费都相对固定,缺乏与业务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相反, “为结果付费” 模式将重构这种生产关系,让AI根据创造的增量价值分成,从而推动AI系统不断自我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为验证这一理念,硅基智能在内部进行了大胆实践:公司亲自下场打造了 “硅基大司马”“科技大司马”等一系列全网IP账号矩阵。这些数字人账号由硅基智能自主研发的 DUIX Mind 智能体系统全流程驱动,从选题策划、脚本撰写、配音配像到视频剪辑发布,全部由AI自动完成。短短数月内,“硅基大司马”系列账号全网吸粉超过千万 ,累计播放量突破2亿次,其中单条视频播放量高达4000万,目前正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现象级案例,不仅为硅基智能带来了可观的商业回报,更成为其“卖结果”商业模式的最佳范例。通过直接参与内容生产并按流量变现,公司验证了AI数字人可以成为真正的 “增长合伙人” :优秀的AI员工不只是拿固定“月薪”,而是能与客户共同分享业绩增长,实现利益捆绑。目前硅基智能在传媒、社交、金融、营销等多个业务场景都已验证了按成果分成的合作模式。一位海外合作伙伴依托硅基智能提供的数字人技术接口,今年收入已经超过1亿美元。司马华鹏相信,只有跳出价格战泥潭,帮助客户创造真正价值并从中分成,AI行业才能走出内卷,找到更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图:DUIX Mind 全流程工业化流水线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卖结果”模式对AI企业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AI公司需要对自家技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有足够信心,并深度参与客户业务,全流程地为结果负责。这标志着AI公司的角色正从单纯技术供应商,进化为参与客户增长的共创伙伴。硅基智能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在当前AI应用同质化、价格战横生的局面下,树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AI超级个体与百城“硅基”生态

站在新一轮融资的起点,硅基智能勾勒出更宏大的未来图景。公司提出了“创造1亿硅基劳动力为人民服务”的愿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硅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心”,打造覆盖百城、服务亿级人群的硅基文明新生态。目前,硅基智能已在南京、杭州、苏州、嘉兴、绵阳等地落地区域中心,预计2025年前在全球100座城市建立本地化赋能机构,为各地提供数字人力服务支撑。以南京总部所在的软件谷为例,该园区集聚了4630家软件企业和37万名软件人才,为硅基智能的技术创新与高速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硅基智能也积极与各地政府和产业集群深化合作,如近日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与东莞滨海湾新区建立联系,探讨在“世界工厂”东莞共建AI应用超级练兵场,让大模型赋能实体制造业。

在更长远的视野下,司马华鹏提出了“AI超级个体”的理念。他认为,智能体时代的到来将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由AI赋能的“超级个体”,甚至形成 “一人公司” 。也就是说,未来普通个体在AI助手的加持下,不再依赖庞大的组织平台,也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影响力。这一观点与OpenAI CEO Sam Altman曾畅想的“个人即千亿公司”不谋而合,也解释了硅基智能为何如此重视为个体创作者赋能。从帮助普通用户低门槛生成数字人内容,到推出个人数字分身服务和AI陪伴应用,硅基智能正在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尖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为更多人带来红利。

“硅基智能致力于让AI成为这个时代最可信赖的生产力伙伴。”孙凯表示,“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AI将真正实现从工具到伙伴的跃迁,开启人机共生的新时代。”可以预见,在政策、资本和技术的多重加持下,硅基智能将继续引领中国数字人产业的创新实践。从完成D轮融资扬帆再出发,到拥抱开源连接世界,再到探索商业模式新范式,这家AIGC独角兽正朝着构建全球 “硅基文明” 生态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为行业树立积极标杆和信心。硅基智能的正面崛起,也将为投资人、合作伙伴和广大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价值,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日报:可灵AI发布数字人新功能;腾讯混元新技术给大模型 “去油”;抖音上线AI求真功能

    AI日报今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可灵AI推出图片转视频功能,腾讯混元SRPO技术提升图像真实感,IBM开源文档处理模型Granite-Docling-258M。Meta发布带屏AI眼镜Ray-Ban,DeepSeek论文登《Nature》封面。OpenAI新增GPT-5思考时长调节功能,抖音上线“AI求真”辟谣工具,通用DeepResearch开源模型性能超越国际知名模型。

  • 罗永浩下周将加播两场数字人直播 网友调侃:预制直播

    罗永浩数字人将于下周加播两场直播,这是其预制菜风波后首次工作消息。其数字人技术由百度自研,首秀观看量达1300万,GMV突破5500万元。有网友质疑数字人直播为"预录直播",并发现其微博IP地址从上海变为香港,引发猜测。罗永浩回应称去香港是出差。

  • 陕商贸:低代码赋能数字人才培养,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位于西安西咸新区,由步长制药集团投资创办,以医药为特色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体系。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引入低代码技术,与葡萄城合作开展实践探索,包括组建考察团、共建创新工作室、开设实战课程等。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快速开发与灵活迭代,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获得企业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 AI科普新星崛起:陈天桥用AIGC技术重塑知识传播

    大圆镜科普通过AIGC技术打造电影级科普视频,以严谨科学内容和震撼视听体验成为知识传播领域标杆。依托天桥脑科学研究院资源,团队将电影制作标准引入AI创作,实现科学性与故事性完美融合。视频在B站、抖音等平台获得超1.8亿播放量,多次登上热榜并获专业奖项认可。从技术展示到价值创造,大圆镜科普展现了AIGC在科普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观众关注点从"是否AI制作"转向内容价值本身。

  • 每年超30起融资,被消费者“排挤”的预制菜,谁在买单?

    预制菜的“黑红”体质,在一场争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9月10日,博主罗永浩在个人社交账号吐槽连锁餐厅西贝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点燃了与西北创始人贾国龙的一场隔空“对战”。尽管9月15日中午,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但消费者对于西贝和预制菜的谈论仍在持续发酵中。 一条小小的个人吐槽之所以能

  • 海尔空调数字技术进行焊点检测直通率提升22%

    空调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传统检测依赖人工经验与抽检,难以全面识别细微缺陷。海尔空调通过数字化技术,研发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焊接自调优技术,实现焊接全流程系统化检测升级,缺陷识别更灵敏、检测覆盖率更高、响应速度更快。该系统在焊前、焊中、焊后各环节实现智能检测,大幅提升直通率,降低不良率,年检测成本降低96%,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 智惠家AIGC——打造中国AI 服务第一入口

    文章探讨了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革命深化进程,重点介绍了我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赋能与应用落地的举措。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27年新一代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的目标。智慧家AIGC响应政策,以社区家庭AI+教育场景为切入点,推出智能PAD等产品,通过免费使用策略获取用户流量,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电商、本地生活及供应链资源,提供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新型生活服务。

  •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论坛强调科技赋能非遗保护,通过《澳门2049》等案例展示数字化技术如何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项目首创“非遗马拉松”概念,以直播接力和沉浸式体验吸引超20亿传播量,成功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破圈传播。与会专家达成共识:非遗保护需融合学术研究、科技应用与市场活力,为全球文化传承提供“守正创新”的中国方案。

  • 易鑫亮相2025数字价值年会,自研AI大模型引领汽车金融智能化变革

    易鑫入选钛媒体“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是汽车金融科技领域唯一登榜企业。公司坚持自研大模型路线,依托11年行业数据积累,打造自主可控的AI风控与业务决策系统。其“智鑫多维”大模型成为行业首家获生成式AI备案企业,实现全场景规模化应用。业务覆盖4.2万家经销商及上百家金融机构,科技赋能服务内蒙古牧民、新加坡企业员工等群体。未来将持续深化自研大模型+全场景应用,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与国际技术输出。

  • Reviews.ai 依托 DigitalOcean 高效实现 AI 业务扩展

    Reviews.ai是一个消费者反馈聚合平台,帮助品牌将客户评论转化为可执行的洞察。该平台专注于评论分析,通过AI驱动功能(如按需报告、主题分类和智能代理)提升产品与服务。近期从Review Monitor更名后,团队迁移至DigitalOcean云平台,解决了原有专用服务器架构的扩展瓶颈。迁移过程在合作伙伴Aquazeel支持下高效完成,仅用数周,成本降低近30%。新架构采用Droplets、托管数据库和负载均衡器,支持灵活扩展。未来计划利用GPU Droplets增强AI能力,进一步优化大型语言模型处理效率。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