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VR行业 > 关键词  > VR行业最新资讯  > 正文

从华为与暴风魔镜合作谈起VR就需要“寒冬”一阵

2016-11-17 14:16 · 稿源: 87870

平台发展趋势

VR行业火一年多了,比起年初火爆的投融资活动,现在的厂商正在经历着融资难、裁员甚至倒闭,而资本也开始抓紧口袋,似乎“寒冬”如期而至。但产业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以下文字,没有调侃,没有批评,也没有黑某公司,只为说出一些冷酷但又必须面对的事实。

华为VR头显

华为真的在研发VR技术吗?

最近关于手机巨头、技术强厂华为在VR领域的新闻不少。毕竟,基于其在技术上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积累,大家对华为还是有着蛮高的期待,除了希望其能在智能手机领域有所突破外,在火了一年多的VR领域,被誉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上,人们更是希望其有所技术的突破。

11月4日,华为在德国发布Mate 9系列手机,宣布支持谷歌Daydream系统。随后,有相关媒体按照谷歌发布的Daydream-ready手机的标准推测Mate 9手机不适合Daydream系统。但最后谷歌VR负责人Clay Bavor确认,“Mate 9 Pro为一款Daydream-ready手机”。11月14日,华为在上海发布国行版Mate9系列手机及新款VR头显。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中,华为副总裁余承东只花1分钟轻描淡写地介绍了后者,具体规格没有透露,重点是适配Mate 9系列手机。

当日,在百度搜索华为VR官网,页面自动跳到了暴风魔镜天猫旗舰店页面。在经历了媒体如潮水般曝光暴风大范围裁员、批判暴风完全是走“产品路线”,伤害了一大批种子用户后,看到暴风魔镜居然和华为走在一起了,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华为VR与暴风魔镜合作,只是作为手机配件,目的是拉动疲软的手机市场。在华为眼中,VR技术距离成熟还很久,现在只是顺应市场需求随意推出相关产品罢了,”这是87君的第一猜想,当然并没有得到华为相关方面的证实。

那么,华为和暴风是怎么就走在一起了呢?这还得从另一场手机发布会说起。4月15日,依然是上海,华为P9系列手机发布会。除了这款新手机,华为还推出了旗下首款VR头显“HUAWEI VR”,宣布正式进军虚拟现实领域。

次日,也就是4月16日,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在2016中国VR/AR产业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坦承,华为VR是暴风魔镜与华为在VR内容和软件方面深度合作的产品,暴风魔镜为华为VR提供手机APP和海量内容,此外,头显的360度视觉声场同步技术来自暴风魔镜。写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该明白华为和暴风的关系了,也该明白为何打开华为VR官网,跳出的是暴风魔镜,而关于87君上面的预测也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

那么,首款华为首款VR头显体验如何呢?国外科技媒体Techradar给出如下评价:

“HUAWEI VR眼镜采用类似三星Gear VR的设计,但与Gear VR却有着根本上区别,画质方面还不是很完美,因为华为智能手机采用1080p分辨率,远低于三星Galaxy S7系列或Galaxy Note 5的2K分辨率,内容上只是承诺会有大量电影、图片和游戏,有待观察。如果要让 HUAWEI VR 提升实力,估计就要等待 P10 或者其他更高分辨率的手机出现了。”

据了解,华为后面并没有公布“HUAWEI VR”的具体上市时间和售价,说明现在用户体验到的均为原型工程机,各方面还在改善和研发。

从4月到11月,经过差不多7个月时间,但在Mate 9发布会上,余承东只花1分钟快速、简单介绍新款VR头显,草草了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首款VR头显还没有获得技术上的巨大突破,但迫于市场的某些需求,只能推出一款正式的头显。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在移动VR领域,三星和Oculus合作研发的Gear VR依然是体验最好的设备,属于标杆产品。从硬件配置、内容丰富度以及用户体验,Gear VR都还处于老大哥的地位,而其他移动端硬件还远远达不到VR该有的体验。但由于Gear VR必须适配三星高端手机,因此又成为了阻碍其进军大众市场的道路。Oculus移动部门副总裁Max Cohen在最近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如何让数以亿计的用户获得VR头显才是关键。

阿里巴巴Buy+

阿里Buy+闪亮登场 然并没有火花四射

继续看大厂,除了华为,最近最出风头的当数阿里巴巴。在双十一推出Buy+,可谓风光无限。用户打开淘宝界面,就可以在虚拟的国美商场购物。但在双11后的第一天,这项应用就草草结束了。

当然,Buy+最大的作用是启蒙用户了解VR,但就技术而言,并没有展现VR该有的交互和故事性,视频中的可操作演示商品基本上就是初级CG。

Buy+项目技术负责人袁岳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十一活动只是一次试水,要在消费者端真正普及VR购物,VR内容生产是关键,首先要解决如何低效将数以亿计的商品3D建模;其次是网络宽带、显示设备分辨率以及电池等因素都需要改善,这需要大环境共同来推进。

负责京东实验室研究以及京东在VR/AR购物技术支持的翁志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3D建模和VR硬件普及是阻碍VR购物的最大障碍。高质量的物品建模,不仅需要还原了物品的立体效果,还要尽可能回复商品原本的材质,甚至根据不同布料反射出的光亮。

因此,总的来看,阿里的Buy+购物只能算一次营销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未来购物场景的想象。距离普通消费者像使用手机APP一样顺利完成购物、支付等购物闭环,可能还需要5-10年时间。

从阿里巴巴的动作来看,除了投资AR公司Magic Leap之外,最大的布局就是成立GM实验室研发虚拟购物。就VR购物的展示,AMD VR计算平台与方案总监楚含进给出的评价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没有体现VR所具有的可见即可信的特点,只是国内VR行业没有什么新闻,只好拿它做头条。

谷歌Daydream

谷歌套路越来越深 Daydream可望不可即

再来谈谈被寄予很大希望的谷歌Daydream系统。谷歌在VR领域的野心明显是将Daydream变成一个Android系统标准的VR平台,未来会有数不尽的手机厂商兼容该平台。也就是说,谷歌注重的是底层系统。

可Daydream能够承受起“VR基础平台”这个重任吗?从目前来看,答案毫无疑问:不能!关于这一点,谷歌VR负责人Clay Bavor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谷歌已经发货的首款Dadydream View头显只是做给合作伙伴的‘范例’,仅仅是谷歌在VR研发上一小步,现在VR还处于初期,还有99.9%的事要去做。”

那么,Daydream View这个范例到底效果如何呢?国外VR垂直媒体uploadvr记者上手后给出了如下评价:

“我发现Daydream View有许多光线上的问题,我只有尽可能把这款头显向上移动才能让画面看起来正常。所以在运行的过程中我也一直有不舒适感。......每当我打开应用,手柄的虚拟显示总是会延迟。我现在不再认为这款头显可以赢过Gear VR。”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给出的评价是:

“Daydream是谷歌VR野心的良好开端,但仍然不适合面向大众;Daydream还是感觉处于试验概念阶段,而非完全开发的产品。因此谷歌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当大家对谷歌发售Daydream View头显后,大声欢呼“VR行业即将爆发”时,87君只想泼一盆冰冷冷的水:请透过现象看本质!早着呢,还需要5-10年!

为什么87君自信满满的这么说呢?除了用户体验和媒体的测评反馈外(当然这只是现象),阻碍Daydream头显普及的原因有哪些(这是本质)?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白谷歌最近公布的适配Daydream平台的手机标准:

·CPU必须具备至少两个物理核心;

·必须支持持续性能模式,这是 Android N 的新特性;

·屏幕的分辨率必须不低于 1080p,强烈建议采用 Quad HD(144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屏幕;

·屏幕尺寸必须在 4.7 英寸到 6 英寸之间;

·设备在VR模式下刷新率必须达到60Hz;

·设备显示屏延迟灰到灰、白到黑和黑到白的切换时间必须小于或等于3ms;

·屏幕必须支持低持久性模式,持久性 ≤ 5毫秒。

可以说,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 Android 手机都不满足这个高标准,符合要求的手机只有谷歌发布的两款 Pixel 手机,以及华为Mate 9 Pro。能够满足要求的手机在未来也不会太多,因为能够达到标准中提到的屏幕延迟性和持久性只有 OLED 屏幕,但这种屏幕的产能并不高。根据研究机构 TrendForce 的预计,2017 年全球的 OLED 显示面板会出现严重短缺,主要厂商三星的生产量仅够供应苹果一家。

因此,可以说谷歌Daydream系统“坑”了一大批手机厂商,而距离Daydream View头显的普及也不是一两年可以达到的。谷歌所说的开放“Daydream”平台,似乎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能短时间兑现,况且这个系统的研发才完成“0.1%”,即使开放了,不完美的体验,用户依然不会接受,大众市场也只能观望。

“寒冬论”会冻死多少企业?

技术进展缓慢 “寒冬论”如期而至

华为和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代表了中国科技巨头对VR行业发展的一种态度,总体来说比较谨慎,并没有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技术上也没有特别深的累积。

楚含进曾表示,总体来看,国内的BAT在VR领域并没有像国外大厂一样专心做技术研发,只是形式上的简单布局,与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

专注于天使轮和A轮投资的硅谷风险投资公司精准资本CEO Ryan Wan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美国在AR/VR具有领先的技术,中国只是在资本和市场上占据巨大优势。

中国只是在等待,等待开源、等待开放。中国巨大的移动VR市场对谷歌的Daydream系统寄予了很大希望,但谷歌的“套路”似乎越来越深,Daydream系统对Ready手机要求极其严格、支持的内容却极度匮乏、体验并不完美,而且等待标准的降低似乎需要更多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PC端VR市场,HTC和Oculus虽然可以提供较好的体验,但由于价格昂贵,依然只能存在于B端市场。调查公司SuperData Research最新报告指出,到2016年底,Oculus Rift预计销售达到35.5万台,而HTC Vive销量达到42万台。这一数量足以说明VR还远处初级阶段,距离走向大众市场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虚拟现实行业被炒得火热火热,但“热量过多,就会膨胀”,因此来一阵猛烈的“寒冬”又何尝不是好事呢?至少可以让让越来的越多的VR从业者清醒一下,反思一下事实,然后静下心来做技术研发,解决产品中出现的种种痛点,也让资本谨慎起来,把资本真正投给认真做技术的企业。

达尔文在生物学中提出的“强者生存”的结论依然适合于商业竞争,“寒冬”冻死一批弱者,净化一下市场,反倒可以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于业界常常挂在嘴边的“产业爆发”,87君倒觉得“欲速则不达”,还是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慢慢等待吧。5年或者10年,只要你对VR还有信心,时间越久,技术累积的沉淀的越多,最终的产品所展现出的价值也会越大,这是一定的。

87870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及链接

举报

  • 相关推荐
  • 黄仁勋再谈小米华为:自曝与雷军合作渊源深厚

    NVIDIA创始人黄仁勋接受央视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市场,称中国供应链完善、工程师优秀、计算机科学家数量全球第二。他透露与雷军合作始于小米创立之初,从手机到AI、自动驾驶软件,合作项目众多。黄仁勋回忆初见雷军时就预见其成功,并称赞小米SU7 Ultra技术先进、设计优美,遗憾在美国买不到。两人近期在北京会面,雷军展示了新车,并在车前合影留念。

  • 从尖端技术到无障碍关怀:vivo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2025年7月18日,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召开,vivo作为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参展。大会以"向实同行·共融新生态"为主题,vivo重点展示了6G技术、AI个性化智能、无障碍科技等创新成果。在6G领域,vivo推出全栈验证系统,实现"通感算智"融合设计;AI方面,蓝心小V展现深度对话能力,影像技术突破行业边界,X200 Ultra搭载蓝图影像系统。此外,vivo还展示了为视障、听障人群设计的无障碍产品矩阵,体现科技普惠理念。通过终端采集、智能家居等解决方案,vivo致力于构建"科技+公益+生态"的信息无障碍布局,推动数字化生活发展。

  • 华为亮相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以鸿蒙生态共创智联未来

    2025年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以"向实同行,共创融合新生态"为主题在上海举办。华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参展,展示了Pura80系列手机、MateBook Fold笔记本、鸿蒙智行、鸿蒙智家等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体现其在终端设备、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实力。重点展出的Pura80系列通过自研影像技术和AI能力重构旗舰影像标准,问界M8智能汽车则展示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还展示了鸿蒙智家生态布局,推出灵犀指向遥控等创新交互方式,并推出政务、企业等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携手中国联通打造安全终端产品。华为将持续深化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动万物智联新时代发展。

  • 腾讯云自研操作系统TencentOS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达成合作,全面支持安全启动

    腾讯云操作系统TencentOS Server V4全面支持安全启动(Secure Boot)功能,通过与微软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实现双轨并行的安全启动方案。该系统不仅获得微软签名认证,还基于CFCA国产根证书体系完成适配,构建从固件到操作系统的完整信任链。TencentOS团队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对密钥实施严格保护,确保系统启动各环节安全验证,有效防御底层恶意软件攻击。该方案支持"开箱即用",无需额外配置即可在主流服务器和虚拟化平台运行,大幅提升部署效率与安全防护水平。

  • 趣链科技开启RWA项目战略合作

    趣链科技与贵州勘设泰宇行科技、翰凯斯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展开合作。重点包括:1)构建"车-路-云-链"智能网联服务平台;2)探索交通动力和运营装备的RWA(现实世界资产)试点应用;3)打造以可信数据为基础的出行科技产业新生态。此次合作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推动绿色出行场景下新型融资机制建设,助力中小型智能出行企业可持续发展。交通动力领域是RWA应用的核心场景,也是趣链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方向。

  • 邦彦技术&城银股份达成合作:以邦彦云PC重塑医疗信息化底座

    2025年7月14日,城银股份与邦彦技术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城银深耕医疗信息化17年,将把邦彦云PC纳入全线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桌面标准;邦彦承诺投入专项资源,将云PC打造为行业标杆。邦彦云PC结合本地性能与云端管控,解决医疗场景对影像秒开、外设兼容、数据安全三大需求。双方将通过技术、场景、生态协同,推动云PC在智慧医院、养老、公卫等场景落地,重塑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共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健康底座。

  • 伴你安全出行的峡谷本命坐骑,九号M3 95c MAX王者荣耀合作款上市

    九号公司推出王者荣耀联名电动摩托车M395c MAX,包含"公孙离款"和"裴擒虎款"两款定制车型。两款车型深度还原游戏英雄风格,融入电竞选手精神,配备专属动态仪表、手机App界面和英雄音效。产品搭载RideyFUN智驾系统,支持一键倒车等功能,并配备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等安全配置。这是九号公司深化电竞生态布局的举措,此前已与KPL战队AG超玩会、重庆狼队达成�

  • 官宣 | 蕾特恩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7月9日,蕾特恩集团与国家奥体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获授"国家奥体中心供应商"称号。国家奥体中心副主任张红霞、蕾特恩总裁郑金清等出席授牌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蕾特恩从美容产业向全民健康领域拓展,其系列产品将应用于国家运动员训练及全民健身场景。奥运冠军雷声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强调科学护肤对运动表现的重要性。双方将共同推进"体医融合",助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此次合作既为奥体中心提供专业支持,也为蕾特恩品牌开辟新发展空间。

  •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

    炎炎夏日,冰镇饮料、冰淇淋成为许多人消暑解渴的首选。然而,吃冰”也需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反而可能伤身。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在食用冰淇淋后,突然感到前额剧烈疼痛持续数分钟,并伴随胃部不适,紧急就医。医生指出,这种症状有个形象的称呼脑结冰”。 医生介绍,适量食用冷饮其实有其益处:它能刺激人体的副交感神经,有助于减少自律性神经失调现象,振�

  • 黄仁勋称想买一辆小米汽车 英伟达在多方面与小米开展合作

    近日,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身着传统唐装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其融合科技与文化的着装选择引发广泛关注。 演讲结束后,黄仁勋换回标志性黑色皮衣出席媒体交流会,期间透露对小米汽车的浓厚兴趣,直言"非常希望购买一辆",并强调NVIDIA与小米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