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七周年的知乎早已经不再小众,从开始的邀请制到现在的开放,知乎到底经历了什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未来会怎样?
017 年,知乎正式启动商业化,将知乎的广告资源向品牌主逐渐放开,商业化之路已然开启。
2016年7月5日,知乎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为由,起诉微博营销账号“知乎大神”。这被称 为国内内容平台侵权第一战。从2011年上线以来,知乎上精品的问答,绝大多数都未经许可被微博、微信、今日头条、QQ等各大平台帐号广泛引用,为这些帐 号汇集了大量粉丝和商业机会。而到现在,这个已经完成了内容积累的社区决定要做些改变了。
有人说知乎由于用户基数扩大而从最初的精英集合变成了鸡汤平台。这说法我是不信的。知乎,从来就不可能汇聚精英。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可能……
在正式开发注册之前,知乎在强力运营的驱动下,完成了社区开放注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善的产品规则,良好的社区氛围,以及优质的种子用户与活跃用户。与此同时,经过长时间的公测,知乎沉淀下来了一批高质量的内容,并有效的将这些内容传播给了大众。
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然而每一条路都困难重重。更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
在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知乎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没有一个网站能像知乎这样,虽然只有2000多万用户,影响力却无处不在;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同时扮演了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大众点评、新闻社区、情感论坛、 第一人称文学网等这么多角色
互联网产品领域向来都是讲资源、渠道的地方,巨头们在这方面占据优势自然在发展上也更有话语权。但是就好比古代战场仍然会有例外一样,互联网产品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完全遵循上述“真理”,知乎的存在就是对其最大的证明。
近些年的知乎打破常规的经营模式,采取开放政策之后,用户群体立刻就保持惊人的增长速度。不管外界市场的压力多大,却始终影响不了知乎的生存之道,可以说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依然有滋有味,这样的情况很让人费解,下面就分析下知乎如何能够在问答领域不断收获成绩。
周源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对知乎这一年进行回顾的时候告诉我们:知乎就是一个认知盈余时代的产品。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认知盈余》这本书,那么什么是认知盈余呢?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