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在离北京首都机场驱车不到 20 分钟的教育园区内,北京某儿童康复机构曾经热热闹闹的教室,如今已看不到一名孩子。只剩一件件的儿童玩具,被整齐的摆在窗前,等待着孩子们回来。因为疫情,这家经营超过 5 年的儿童康复机构已经被迫歇业了小半年。“难,真的太难了。现在机构开不了学,孩子也来不了,我们只能等。”机构负责人黄老师苦笑着说。一直以来,儿童康复机构都是实体模式,收入的主要来源也都靠线下业务。猝不及防的疫情,?
众所知道,孩子的康复教育,就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0- 6 岁作为孩子的黄金干预期,早期干预的密集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成长高度。1987 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ovaas博士的研究成果显示,孩子每周保证正确干预 40 小时,持续 2 年以上,才能获得好的康复效果。随着康复行业的发展和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孩子的康复干预需要机构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2020 年,美国儿科协会(AAP)《孤独症指南》时隔 12 年后首次更新,也证明
4 月 21 日,国内权威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北大医疗脑健康对外宣布,将于本月 27 日正式发布智慧式儿童家庭康复工具——嗨小保,这将是国内首款智能家庭干预产品。孤独症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代表性疾病,主要采用康复教育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干预方式。因涵盖医疗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孤独症康复干预高度依赖专业康复人员,但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我国有超 300 万孤独症儿童,在册康复师却仅 2 万多人次,供需关系严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