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7月23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发布150余个开源项目应用案例,覆盖电力、通信、医疗、教育、金融等10余个关键行业。案例涉及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集团等100余家单位,展示了开源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推动作用。其中开源鸿蒙系统已在金融、教育等领域落地应用,设备总量超11.9亿台;开源欧拉系统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这些案例标志着开源技术实现从代码研发到规模�
天空之家作为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军平台,通过"低空+场景"创新模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平台覆盖无人机、通航、智慧物流等核心场景,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运用智能匹配系统提升资源对接效率。同时打造行业数据库,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凭借完整的产业闭环和可视化资源地图,天空之家已吸引数千家企业入驻,促成数百项技术对接,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商业化发展,致力于构建安全、智慧、可持续的低空产业新生态。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宣布将推出开源大模型,性能远超业界预期,其强大的本地运行能力将极大推动AI技术普及。同时透露GPT-5将于今夏面世,支持语音、图像、代码等多模态输入。AI模型成本持续下降,微美全息等企业加速布局"AI+大模型"创新应用。中金指出,未来AI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垂直领域定制化Agent需求增长,以及高质量场景数据价值凸显。2025年被视为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但技术发展需兼顾创新与安全。
6月28日,上海奉贤区举办"2025奉贤新城首届未来颠覆性技术与‘在水一方科幻馆’融合创新峰会暨上海市虚拟现实产业大会"。活动以"科幻无界·虚实共生"为主题,汇聚政企学界代表,探讨VR技术与科幻文化产业融合路径。会上启动"虚拟现实与科幻馆生态创新共同体"建设,并成立产教融合基地,旨在破解人才供需难题。奉贤区锚定四大主导产业方向,布局虚拟现实与科幻产业创新赛道。活动展示了AR空间智能、数字文物活化等前沿应用案例,并通过圆桌论坛探讨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创新。大会推动本土科幻IP与VR技术商业化对接,构建长三角"科技赋能文化、文化反哺科技"产业新范式。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推动下,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技术代表,凭借更高能量密度、更优安全性和更长寿命,正成为新能源领域焦点。远东股份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其21700系列产品达6000mAh行业领先水平。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正以固态电池为突破口,突破全球能源技术壁垒。远东股份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协同�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于6月9日在北京开幕,为期三天。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聚焦低空技术全产业链发展,吸引了500多位专业人士参与。会议围绕飞行器研发制造、运行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发布了《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等重要成果。期间还落地了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和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技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会成果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充分彰显了低空技术产业的热度与影响力。
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于6月7日在北京延庆区隆重开幕。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发布了《低空技术与工程发展报告》和《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场景清单》两项重要成果,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引。现场启动了低空技术产学研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举行"国彩低空技术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延庆区依托独特空域资源,已聚集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无人机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北京市无人机驾驶航空示范区。大会将持续至6月9日,汇聚高校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低空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
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发布《2025年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报告指出AI技术将引领行业增长,推动AIPC、AI手机等终端产品爆发,同时带动算力芯片需求。半导体行业周期分为长中短三种:长期为需求周期,中期为产能周期,短期为库存周期。寒武纪作为AI芯片领域新兴企业,专注智能处理器研发,提供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产品已获多个行业认可。公司参与30余项国家/团体标准制定,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AI任务上具备技术优势,可赋能智慧互联、智能制造等多个"智能+"产业。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这意味着,量子技术将重塑通信及相关产业,不再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未来图景,全新的技术应用、产业模式将走进现实。业界认为,此次重大突破给未来发射多颗微纳卫星构建“量子星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为大规模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
2025年3月,英伟达GTC大会上,当黄仁勋举起那块漆黑的BlackwellGPU,并宣布推出从数据中心到个人工作站的Blackwell全家桶时,外界惊呼英伟达这是要“承包人类所有的AI计算需求”。这家曾经为3D游戏生的显卡公司,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基建商。这场始于像素方块的进化史诗,正在书写智能时代跃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