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是由团队和伙伴成全的
同事关系。这个里面包括创业合伙伙伴、公司的高管以及我们的员工。做CEO还有一个毛病,总是喜欢批评同事没有大局观,他应该站在公司角度想问题,不应该站在部门角度想问题。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会觉得这个公司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站在公司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个主管带着他的团队做牺牲,顾全大局肯定牺牲,让他占便宜肯定就不叫顾全大局了。你有没有想过他顾全大局他能够得到什么结果?
也许这个企业主管最后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而离开。最起码人家顾全大局,你得跟他说谢谢你顾全了大局,谢谢你照顾了我们公司的未来,谢谢你照顾了我们的需要。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我们觉得顾全大局是对的,照顾公司的全局,照顾公司企业的未来是非常正确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这样干。
很多时候是团队成就了我,成全了我,而不是说我们成就了他们。这个事情我们老搞反。这是我们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信任你的客户,主动往前走一步
再讲讲客户关系。原来很长一段时间,在汽车之家有人说客户永远是对的,我们都嗤之以鼻的。我们觉得客户对什么?我们每个人也是消费者,我们每个人也是客户,那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想要最好的东西,付全世界最低的价格。企业要挣钱,客户要少花钱得到高品质的服务,也是对的。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体会就是:多替人家想想,多照顾人家的感受,不一定是降价让价,不一定是在经济利益上做退让,更多的是有服务的心态,把他服务好。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用户发生了变化,无理的需求反而就没有了。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相信用户的故事。 2014 年底或 2015 年初的时候,我们有几台服务器 300 万用户的信息全被拿走了,别人在系统里埋了后门,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其实还是我们工作做得差。
当时我们几个讨论了这个事情,有这么几个担心:
第一,用户的信息被泄露以后会不会对用户真正造成实质的伤害?我们的第一反应不会。因为那个时候汽车没有真正做电商,所以我们的用户帐户里面是没有钱的,就是一个用户名和密码,那个帐户其实是无害的,只要一次性帮助用户把密码改了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悄悄的不做声,把这个事情抹过去就OK了。
当时一个主管确实很智慧、很睿智,他就提出不完全对。同样用户名跟密码很可能在其他的帐户里使用,其他的帐户里面可能是有钱的,可能是有个人隐私,可能是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应该通知用户在我们这儿发生的情况,然后去劝他、建议他在其他的帐户里面把同样的用户名和密码修改掉。
我们内部就发生了一个争议,第一你跟用户讲了,用户一发微博,这怎么办?
第二,如果用户在别的地受到了损失,汽车之家承认了用户名密码是在这儿被丢掉的,要汽车之家赔偿,该怎么办?我们当时为这件事情吵了很久,到底应该怎么办?人穷就是志短,有点钱就可以价值观再高一点。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决定,承认然后跟每一个用户沟通,一般都有手机号邮箱所有这些方式,那个时候我们所有呼叫中心人员每天打电话找这些用户,跟他们讲明白发生的错误,然后建议他立刻去别的帐户修改。
如果这个用户找我们,做出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我们会告诉他,我们都是 80 后为人父母,天天跟孩子讲犯了错误,承认错误还是好孩子。我们会跟那个用户讲,我希望今天晚上还可以跟孩子讲一样的话,而不是我跟孩子说犯了错误不要承认,承认了会被打死。
我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相信客户是对的,承认错误一样是好的。 300 万人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没有任何一个赔偿,反倒是很多用户对我们的看法有了改变,他说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企业这么关怀、爱他们,所以他们愿意跟汽车之家继续走下去,甚至自己有了损失,没有问题,损失就损失了。这是我们在汽车之家很感动的一件事。
我们在人际关系里面,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考虑自己很多,设立了很多的防范,因为我们觉得我们活在一个尔虞我诈的环境里面。我们有的时候不敢走出一步,相信我对你好,我相信你不会对我不好。推而广之不管是股东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很多时候都是这样。
那件事情让我们团队有一个体会:你跟任何人关系的结果其实都是你内心对他态度的一个投射,如果你内心对他非常好,没有存半点私心,纯粹是为了他,而且你也愿意接受他对你所有的反应和结果,其实很多情况下这种结果是好的。如果你坚持这样做的话,就会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未来
做企业成功往往都是靠运气,不成功是必然。所以,对我们来讲也是刚才这三个关系,我们怎么去看待别人。不管别人是不是对面的客户,我们的员工,我们的用户。我以前的体会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太多想自己,你把自己想太多,这个事就越做越拧巴。因此需要把自己放下去,想着把这件事做成了,就是对这个社会巨大的贡献。我们把这件事做成会很好的结果,就会有人帮你。
我有这么两个体会:
你越早亮明你的观点,越早跟所有人讲明白你的好恶和你的诉求,就越容易分清敌我,甚至分清竞争对手;
你越不亮明观点,你周围的朋友不知道你干什么,不知道你的规则是什么,不知道你的原则是什么,他们不知道怎么帮你。
你亮明观点之后,一定会有一些人愿意向你靠拢,因为他们愿意跟你在一起,他们跟你相信的事一样。在企业里面最长的争论是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是这些想法到底对不对企业好?
这件事上最好的办法大家先定义什么是对企业好?如果定义好再有分歧就容易沟通了。让自己挑哪件事哪个做法哪个对企业好,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很大的体会。
我现在的想法是在中国这个社会里面,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未来。你把别人逼的无路可退,最后是两败俱伤。
如果我们想改变周边这个环境,我们能够考虑别人多一点点,为别人想多多一点,稍微把自己放下,这样我们跟周遭所有人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完美和融洽。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