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软件测试最新资讯  > 正文

选测试空间学软件测试当质量监督的把关者

2016-10-08 15:5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图为测试空间金牌讲师王学丹老师正在对学员进行一对一辅导

在社会生活中,软件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小到生活中的淘宝购物、大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还是智慧地球,都离不开软件测试。一款正常运行的软件在遇到一个小小的Bug后,就会出现各类问题,严重时直接会影响到一款软件的正常使用,而作为软件质量检测的“主治医生”即软件测试员,承担着一款软件的质量把控和监督的责任。近年来,随着IT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人员无论在收入水平,福利待遇,人才招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有越来越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开始学习软件测试专业,励志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员。

软件测试人才缺口量大

近年来,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软件测试越来越被IT等科技类企业所重视,软件测试成为了一个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由于我国高校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大多数软件测试人员是在转行或者毕业后就参加培训进入的软件测试行业。

在如今“就业难+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软件测试工程师却逆势而上,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软件测试工程师需求大、竞争小、起薪高、就业快。目前国内120万软件从业人员,软件测试人才缺口超过30万,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人才的极度匮乏令许多 IT企业不得不延缓甚至停止项目,为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于软件测试人员的就业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人才供不应求让软件测试人员的就业竞争压力明显小于同类其它职业,就业难度明显降低。对于一个刚入行的软件测试人员,起步月薪就能超过5000元左右,工作1年后平均月薪大约在8000元至10000元,甚至超出很多相同服务年限的软件开发人员的薪资水平。

IT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

针对软件测试人才紧缺这一现象,测试空间校长刘力行认为:“我国软件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迅速,软件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多数软件企业对于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企业中除了配备专业的研发团队外,还会配备软件测试团队,而且,从现有的规模看,软件测试的人数也是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也提升了软件测试培训机构的发展。”

据刘力行校长介绍,除了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员加入到测试空间的专业培训外,一些理工科类的学员也都看好这一职业的发展,均加入到软件测试专业的学习中。为了把控专业度,学校会对一些学员在学习前进行职业取向、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考察学员是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软件测试课程的基本能力。

“在四个月的学习中,对于每一位学员来说压力是很大的,除了日常的学习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作业,每到一个阶段就需要进行考试,学校通过考试来考察学员是否达到了学习的标准,接下来还会有实训课程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等,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标准来监督学生是否达到实际的就业能力,通过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选拔标准。”

通过参与项目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在测试空间,每一个学员都会通过基础知识的搭建、软件运行的基础环境、功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的方法等内容的学习来搭建(完成)软件测试的知识积累。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测试空间的老师会带领学员参与到一款真实的软件的测试中。

刘力行校长说:“在实训阶段,无论是订票软件、银行软件、还是电子商务等购物软件等都是通过全仿真的实操让学员真实地体验到一款软件的测试过程。对于一款软件的功能性测试,如 12306的软件测试需要20-30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检测。而对与一款软件的自动化性能的测试又比功能性测试更高一级,学员们通过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检测软件的性能,同时也要求检测人员需要考虑软件在真实使用的特点来发现问题和检测软件,这也要求了自动化测试的人员技能比功能性测试人员的技能更高一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训,让更多的学员参与到实践中来,积累软件测试项目的经验。”

退伍军人学IT技术

2015年9月候晓斌从部队退伍后,一直没有找到就业的方向。在参军前,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他又结合当下热门的互联网环境,加之身边在IT圈里朋友对他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坚定了想深入学习IT技术的想法。

候晓斌看到当前的软件市场发展迅速,更看好未来的社会离不开软件的研发和测试,在权衡了多个IT职业培训机构后,他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就业方向即软件测试方向。来到测试空间学习有三个月的时间,让他的感悟也颇多。

“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我去了多家培训学校试听课程,了解到一些学校教授的课程语言类型较为单一,有的只学C语言,有的机构只学Java,我觉得这两个语言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很基础的语言,所以两个语言都想学,测试空间正好符合我选择IT培训学校的基本要求,而且学校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也大大地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 候晓斌说。

从学习的内容上来,电脑的基础操作、软件、硬件的学习直到软件测试的专业课程的学习都会涉及。候晓斌说:“来到测试空间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的技术,增加了我的职场竞争力,而且通过学习,同班同学成为了好朋友,这些都是我以后工作的资源和财富。接下来,我将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软件测试中,找出软件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一款软件在上线后的正常运行。”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聚焦量子计算基础软件体系构建,量子计算开源技术分论坛即将启幕

    2025年11月22日,中国移动将在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期间举办量子计算开源技术分论坛。论坛聚焦量子计算基础软件体系构建与国内量子软件生态发展,探讨开源技术价值、标准化路径及降低开发门槛。亮点包括发布国内首款覆盖操作系统、开发框架、量子算法的全栈开源产品“五岳纪源”,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形成,实现软硬件协同。大会汇聚领先机构,围绕主流技术路线展开研讨,诚邀全球从业者共促开放共赢的量子产业新生态。

  • 智检加速:AI云测试如何为香港企业 IT 项目减负40%人力成本

    香港企业在App研发中面临高昂人力成本与复杂技术栈挑战,导致测试效率低、交付缓慢。Testin云测通过AI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案,整合云端资源与专业服务,实现降本增效:硬件投入优化50%,人力成本降低40%;AI脚本生成技术提升测试效率60%,支持跨平台复用;精准OCR识别助力迭代周期缩短50%。聚焦金融、政企、交通等重点行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测试保障,助力企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赢得市场竞争。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连续六年AAA!兴财科技荣获“中国软件诚信示范企业”称号

    在2025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北京兴财信息科技公司凭借卓越信誉和综合实力,连续六年获评软件行业信用AAA级,被认定为“中国软件诚信示范企业(2025-2028年)”。该公司深耕政务数字化,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推动业财一体化管理,打造行业垂直模型,服务覆盖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辐射超百万企事业单位及亿万农户。诚信经营三十余年,成为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 广汽昊铂首获时速120公里L3高速测试牌照,高阶智驾迈入实用化新阶段

    广汽昊铂近日获全国首张L3级高速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最高时速达120公里,标志着国内L3技术从验证迈向落地。作为广汽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车型,昊铂A800融合星灵安全体系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0,通过全域冗余架构与34个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安全闭环。该车将于广州车展亮相,以“安全+技术”双驱动树立行业合作典范,推动中国智能汽车向高阶竞争阶段迈进。

  • 告别档案管理烦恼!微柏软件电子档案管理,共赴数字化新未来

    微柏软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结构化数据与全文检索实现文件快速定位,借助线上协同与数据联动保障跨部门信息流转顺畅,并通过电子文件同步归档与四性检测确保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已应用于深中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成功实现无纸化、协同化管理,并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为工程档案数字化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 软件定义汽车的质量革命:AI Agent如何终结座舱OTA的“路测噩梦”

    在“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智能汽车竞争核心转向座舱体验、ADAS功能及OTA迭代质量。然而,传统软件测试模式成本高、耗时长,难以覆盖复杂场景,易导致漏洞。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实现三大突破:需求自主解析与测试规划、GUI自主探索与自愈维护、智能诊断与根因分析。这将催生“人机协同”新范式,测试工程师角色转向质量策略师。到2027年,超80%企业将集成AI测试工具,汽车行业2025年成为转型关键节点。

  • iPhone 18 Pro或缩小灵动岛 苹果正测试特殊挖孔方案

    据站长之家报道,iPhone 18 Pro系列正进行屏幕形态革新,测试HIAA挖孔方案,将显著缩小沿用多年的灵动岛设计,提升屏占比与视觉简洁度。同时硬件升级包括:测试可变光圈技术以优化拍照;Pro+Max版采用钢壳电池增强耐用性与安全性;新增透明版本提供个性化选择。超透镜技术的研发旨在缩小Face ID组件体积,确保识别精度,进一步压缩灵动岛区域,提升交互流畅性。

  • 阿里回应饿了么更名:正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饿了么App完成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版本号同步更新至12.0.1。此次升级标志着阿里巴巴整合即时零售战略的关键一步,新平台聚焦餐饮外卖与日用百货的30分钟极速配送服务。目前该平台仍处灰度测试阶段,仅向部分用户开放,由饿了么现有配送体系承接全国主要城市订单。阿里表示将根据测试反馈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此举或将重塑电商行业服务标准与竞争格局。

  • 雷军回应为何小米还在路测:投入远超平均水平 自己再忙也会亲自测试

    小米CEO雷军回应SU7与YU7路测问题,称每款车研发中均进行多轮严格测试,包括冬测(黑河零下30℃)、夏测(吐鲁番50℃)及高原测试(帕米尔5100米)。截至10月底,SU7投入727辆测试车,总里程超1300万公里;YU7投入664辆,总里程超850万公里。雷军强调测试规模、里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才上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