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饿了么最新资讯  > 正文

饿了么张雪峰做客腾讯云会客厅:云计算一定是未来

2016-09-28 15: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继517吃货节后,饿了么全新推出的“927品质节”再次掀起了一场全民外卖的浪潮。在大促期间产生的巨大订单量,亿万级流量访问,对于背后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巨大挑战,高并发流量、恶意攻击、服务器崩溃等问题随时都会出现。本期《腾讯云会客厅》有幸邀请到饿了么CTO张雪峰,围绕外卖O2O行业、云计算、大数据,与主持人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展开了一场关于技术背后云故事的精彩讨论。

快速成长的背后 技术的不断创新

饿了么,一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快速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和即时配送平台,业务覆盖1000多个城市,用户量超过7000万,加盟餐厅超过60万家,日交易额超过2亿元。这样一个个惊人的数字背后,面对大量的用户基数,需求暴增,除基础运营销售外,技术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访谈中,张雪峰也说到,“饿了么业务发展从十万到百万到今天的四百多万的极速提升,这当中对于技术团队来说是有很大压力的。1万5千人的公司,其中技术团队有1千人左右,网站或APP每次出事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O2O现状,每一次时代的变更,每一次技术浪潮的来临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在8年的成长中,饿了么非常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并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成功抓住技术浪潮,实现了从电话订餐到PC再到移动端逐渐演变的过程,希望可以用技术的手段去帮助整个社会。

坚实后盾 24×7永不掉线的腾讯云

对于饿了么这样业务快速发展的O2O公司,传统的IT采购或防护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平台的高需求,其背后云计算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借助腾讯云这样云平台的强大后盾,可以从容应对业务需求高峰,成功解放运维资源,让团队集中精力做业务。

在类似于927这样的大促活动时,业务量暴增,很容易引发高并发的访问流量,对于技术团队的基础设施、网络都是极大的挑战,这时就需要进行技术扩容。在此,腾讯云不管在服务器还是宽带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撑,为其构建了一个高效弹性的系统架构,在海量并发访问的情况下,令用户体验也非常顺畅。

饿了么与腾讯云合作一年多来,除了虚拟化产品应用外,最大的一部分就属大禹系统。比如:饿了么在去年七月份时,几乎天天被DDoS困扰,后台攻击流量在30G到50G之间,在快速切换到大禹系统后,腾讯云马上结合饿了么整体业务情况和网络防御需求,对每个流量进行了严格隔离,提供主动DDoS防护能力,快速抵挡住大峰值流量,保证平台系统安全稳定。

同时,饿了么作为一家电商公司,数据也至关重要,不允许出任何错误。云数据库(CBD)也是饿了么使用腾讯云的产品之一,基于CDB提供的数据传输工具CDT,可轻松将海量数据迁移到云上;此外,还提供了主从数据实时热备,确保线上数据的安全;通过多份备份,提高了容灾能力,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除产品合作外,张雪峰还提到:“腾讯云的专业团队是很牛的,他们的系统监控非常快,尤其SLA的团队基本上是秒级的响应。当我们还在睡觉的时候,他们永远都是24×7,跟腾讯的兄弟姐妹们合作后,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很狼性。“

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替的时代下,用户需求的增多,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正在发展的公司,云服务一定是帮助他们抓住技术浪潮、实现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云计算作为互联网+基础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未来,无非是一家公司全部业务上云,还是慢慢上云。

【栏目介绍】:在互联网+时代下,云计算正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认可。《腾讯云会客厅》作为云计算行业首档高端人物访谈栏目,是由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亲自主持,在分享云在各领域最佳实践的同时,也邀请到众多创投界资深人士和明星,分享云端创投经验,从资本、技术、渠道、服务等方面,打通整个产业链,构建云端创业生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政策引领,云计算支撑脑机接口加速突破

    中国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立先进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2030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近期,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脑虎科技通过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意念操控智能设备,并实现汉语实时解码,每分钟输出50字、延迟小于100毫秒。这些成果获《自然》期刊专题报道,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优刻得云服务为技术突破提供算力支持,助力数据处理和模型优化。随着技术向高精度、低延迟、多模态发展,应用场景正从实验室加速拓展至临床和消费市场。

  • 饿了么宣布城市骑士社保补贴全国覆盖 养老保险最高补100%

    今日,饿了么和淘宝闪购联合宣布,对城市骑士社保补贴范围将扩展至全国,为全国骑士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比例最高至100%。 据了解,官方将对全国稳定跑单且有意愿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骑士补贴至少50%保费;对骑士队长、荣誉骑士全额缴纳。 今年10月首批城市落实,年底前将覆盖全国。 同时还将在更多省份覆盖新职伤”保障,全量足额为骑手缴纳费用,�

  • 计算机专业学生笔记本怎么选?从需求到机型,一篇搞定全场景适配

    文章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选择笔记本电脑的需求,指出不能仅追求“能开机就行”,需关注性能匹配专业场景、便携续航与预算三大核心。推荐三款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机型:联想YOGA Air14全能型适合编程、剪辑与AI应用;荣耀MagicBook Pro14长续航型侧重编程与轻度编辑;联想小新14 Pro性价比高,满足基础编程与日常学习。强调按需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顶配,实现需求与配置的精准匹配。

  • AI云第一,百度智能云凭什么?

    作为国内AI云首倡者,百度智能云又有了大动作。 2025年8月28日,2025百度云智大会在北京如期拉开帷幕,发布了新一见、百舸5.0、千帆4.0等AI全栈产品,迭代了AI全栈能力,包括雅识教育、心影随形、千寻智能等在内的客户也纷纷展示了合作成果,其中“吴彦祖数字口语陪练”被互联网津津乐道。 当下,AI掀起一场“生产力革命”,持续引领智能涌现,而百度智能云是这场革命

  • 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新手如何避开工具选择的三大坑

    文章指出AI初学者常陷入三个陷阱:盲目选择昂贵工具、被华丽宣传迷惑、忽视隐藏成本。建议使用AIbase.cn等专业平台进行系统化评估,通过费用计算器对比主流模型成本,基于实际需求而非营销话术做决策。关键是要先对比分析再试用,找到真正契合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避免资源浪费。

  • 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新手如何不再为选择工具而头疼

    文章探讨了AI工具选择困境,推荐使用AIbase.cn导航站。该站通过分类筛选、标签过滤和对比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合适工具,避免信息过载。强调技术应服务于人,好的工具应降低使用门槛,而非增加困惑。

  • 如何精准计算AI大模型调用成本?复杂参数太多,预算总超支怎么办?

    文章探讨了AI模型调用成本管理的痛点,包括GPT-4等模型复杂的计费规则(如Token分级、上下文溢价、多模态叠加收费)导致实际成本常超预算40%。提出AIbase计算器三步解决方案:自动匹配场景参数、实时联动报价、明细成本拆解。通过跨境电商客服和高校实验室案例验证工具有效性,强调数据溯源、用量预警和预算缓冲功能,帮助开发者实现精准成本控制,告别手动制表与定�

  • 如何用3分钟精准计算AI大模型成本?避免生成一篇万字文章就超支?

    AI大模型成本控制指南:实测三步预算法+企业级避坑方案。文章揭露行业痛点:1)价格迷雾:各厂商计费规则差异大,长文本/多模态存在隐藏溢价;2)团队实测GPT-4生成20篇行业分析(50万字)实际账单超预算4倍。解决方案:通过AIbase计算器实现精准预测:①场景化选择自动加载计费规则;②输入需求实时生成动态成本矩阵;③智能规避四大隐性成本(长文本衰减补偿/区域差价预警等)。跨境电商案例显示,使用工具后成本降低60%。核心观点:在AI时代,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将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作为战略工具:企业如何规避AI项目的成本陷阱

    AI项目规模化应用面临不可预测的运营成本挑战,尤其是大模型API调用费用难以精准预测,导致项目ROI计算失效。成本失控源于计费维度复杂、价格变动频繁及用户行为影响。领先企业通过成本管控前移,在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引入AIbase等成本计算工具,实现成本可视化,支持技术选型和预算建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提升AI应用的经济性和可持续竞争力。

  • 极速、可靠、灵活|移动云以云硬盘为前沿技术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第十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在成都成功召开。移动云举办“AI时代先进存力:构建新型数据存储前沿基础设施”论坛,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下数据存储、处理及算法框架的高要求。论坛探讨了存储技术、架构和安全创新,旨在推动存储技术发展,构建先进可靠的存力基石。移动云推出极速型云硬盘等产品,满足高IOPS、低延迟需求,并全面接入国产大模型DeepSeek,降低技术门槛,助力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通过完善产品矩阵,满足多元业务场景需求,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存储保障。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