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数据安全
究竟有哪些问题在威胁业务?
数据资产有盲区,管理难度大:库表、文件、代码、图片等数据分散,缺乏资产目录,权责划分模糊,如公开敏感COS桶权限或数据库公网暴露等,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且合规审计压力大。
数据访问看不清,溯源成本高:数据被谁(公网/内网IP)、通过什么方式(账号/接口)、操作了哪些数据/存储桶等关键信息缺乏统一视图,管理员需跨多平台人工拼接日志,溯源效率低且易错过处置黄金窗口。
数据风险定位难,处置优先级混乱:传统规则引擎仅通过单点特征匹配,无法识别组合行为风险(如公网访问+敏感数据+批量下载),企业常陷入“告警疲劳”,难以判断处置优先级,快速收敛影响面。
权限滞留难清理,泄露风险高:员工离职、第三方协作等场景中,临时账号权限若未及时回收,易因账密管理疏漏导致敏感数据外泄。
数据上云安全如何保障?
有效感知安全态势是第一步
对象存储COS、云数据库是云上主要存储介质也是数据泄漏关键出口,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覆盖通用资产构建云数据安全统一运营视图,结合云原生行为日志、动态风险监测引擎,实现对外网与内网入口从资产梳理到风险识别的全面监测,让企业云上数据真正实现“看得见、管得住、防得准”。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让「看得见」「动起来」的数据风险指导安全有效建设
敏感资产自动发现:自动更新云数据库、对象存储COS目录和账号权限,AI智能识别敏感数据分布并支持按业务/重要性分类,快速定位高危资产,提升管控效率。
数据访问关系可视化:从数据资产和访问来源两个维度,通过可视化拓扑图清晰展示访问链路,结合完整审计日志,高效定位异常操作源头,及时管控预期外来源,同时满足等保/GDPR合规要求。
多维度安全分析和权限管控:关联云数据库、COS资产公网暴露、用户权限、访问来源、敏感数据等进行多维度动态分析,提供JIT访问、权限回收、IP封禁等管控建议,协助高效处置。
数据防泄漏&数据合规
最佳实践
事前:针对对象存储COS、云数据库,定期梳理资产及资产对应的账户和权限。通过资产视角,快速了解有多少数据资产,对应数据资产有哪些账号可访问、权限是什么,是否存在风险。

对象存储资产目录


云数据库资产目录事中:从数据访问视角,通过异常IP+高危接口/高权限账号+重要数据+异常操作,快速定位风险会话,同时可参考访问关系拓扑进行二次会话分析。

访问监控拓扑事后:根据证据链中详细调用链路和关联操作行为,快速排查确认,提供权限收敛、IP封禁等管控措施及时止损。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