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打车软件最新资讯  > 正文

记录者第11期:打车APP被叫停后何去何从?

2013-05-27 11:44 · 稿源:站长之家

一直以来,打车难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老大难问题。本想着,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等打车软件的应运而生应该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起到缓解的作用了,但恐怕,无论是开发者还是司机师傅们,高兴得似乎有些过早了。这不,有关当局的一纸喝令让打车APP的前途蒙上了阴霾,深圳勒令的哥删除手机打车软件消息的传出再让开发者们一筹莫展。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一份抬头、署名均为“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客运交通管理局”的《关于加强手机召车软件监管的通知》中要求,各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驾驶员队伍,对已经安装手机召车软件的驾驶员必须责令卸载,不得继续使用。如果有继续安装使用的,将按不诚信经营记入驾驶员档案,并列入量化考评。”

该文件明确规定,下一步市客运管理局还将联合执法支队进行专项整治,如果发现有驾驶员继续使用手机软件议价或者调课,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处理,企业管理不力也将予以行业通报批评。

无疑,这份落款为2013年4月28日,署名为“客运管理局”的文件瞬间戳破了投入大量激情和热情的APP开发者们的梦想泡沫,打车软件因何被叫停?到底该不该被卸载?它的出现“造福”了谁?未来将何去何从?”一时间,关于打车软件的讨论和争议蔓延开来……

“造福”了谁?打车软件的“盛世一景”

“以前是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Uber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事实上,早在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发布的 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她就曾说过有关打车方式的变革。当这一服务开始面向大众用户群后,可帮出租车增加两倍收入。

转身定睛国内市场,不知从何时起,打车软件亦悄然出现在身边每一位朋友的手机里。

去年3月,摇摇招车iOS版上线;9月,嘀嘀打车上线;10月,快的打车上线,再加上易到用车、打车小秘、百米打车……据了解,目前国内打车应用至少在20款以上。于是,浩浩荡荡杀到司机师傅集中吃饭的服务区,“蹲点”的哥聚集地,给他们送小礼品、送成箱的矿泉水,各种接地气的推广手段齐活上阵,功夫不负有心人,打车软件爆红的速度亦可谓势如破竹。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以北京为例,共有6.7万辆出租车,而出租车司机使用嘀嘀打车的数量已经增至1.1万人,截止至今年3月,嘀嘀打车下载量达54.7万人,且每天以上万的数字在增长。

快的打车,作为国内第一家有加小费功能的打车应用,在上海的覆盖率已达65%,截止目前,快的打车的司机总数达10万左右,乘客数突破50万,每日订单量有5万左右。

此外,有消息称,嘀嘀打车已获腾讯1000万美元的投资,易到用车从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获得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快的打车也在今年4月获得了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 ……

对于打车APP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喜出望外的消息,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对改变传统行业的巨大潜力。乘客不用在大街上苦等出租车、不再为打不着车犯难、不再为被拒载而心生怨气,它的出现究竟带来了哪些好处?

“它为司机和乘客都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打车的效率、减少了出租车的空车比例(北京出租车空驶率达 40% 左右)、节省了出租车耗油、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总之,它填补了各地区电召平台的空白。”弄堂里的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司机师傅们说,降低空驶率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还可根据软件开启情况和接单数得到奖励,何乐而不为?他们中,有的师傅的手机里甚至装有五六个打车软件。

而在乘客们看来,打车软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高峰时段比较方便且能通过“竞价”提高订车成功率。

至于软件开发者,目前虽无明确的盈利模式,相反正处于“烧钱”的阶段,但眼看着客户越来越多,“抢”客户亦抢得不亦乐乎。

只是,在上述皆大欢喜的表象背后,现实似乎远没想象中那般乐观。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经营上的各种疑难杂症以及竞争对手的挖客户,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亦即挡在最前面的那道“政策壁垒”。

打车APP到底该不该卸载?

据了解,与深圳的明令卸载相比,其他地方虽未出台具体法规禁止打车软件,但对于打车软件提供的“加价”功能,上海已经提出明令禁止;4月中旬,北京市交通部门也开始对部分打车软件的“加价叫车”业务将行清理;同时,武汉市交通局客管处,要求各出租车企业对使用加价打车软件的驾驶员进行监管,督促他们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5月,南京市客管处表示将严打叫车软件的加价服务;西安出租车管理处亦表态:这种第三方叫车软件确实是一个新的服务平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目前不统一推广……

面对眼前躲都躲不掉的政策风险,打车APP的前景几何?在方便了你我他出行的同时,为何会遭到各地交管部门的挥棒拦截?

知名IT博客陈永东发表了相关博文,对关于叫停的理由进行了几点猜测。

其一、打车软件可能影响乘客权益。目前,从相关报道及有关部门的回应看,打车软件使用中曾经出现司机不加小费不愿出车的情况。有司机坦言,相较没有小费或小费较少的短途,司机更愿意接长途线路及有小费的单子。有乘客表示担忧,认为可能会助长的哥“拒载”和“挑客”之风。不过,也有乘客认为,虽然可能有些小问题,但打车软件至少多了一个叫车渠道。

其二、打车软件所涉业务可能难以监管。这可能是出租车公司及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头痛的事。南方都市报称,此前客运交通管理局方面为南都记者提供的一份回复函中提到,单纯的推广网络或手机电召,缺少实体平台为支撑,将不利于服务考核监管。要知道,管理部门最害怕的事就是,有他们管不到的地方。

其三、打车软件可能引发纠纷。这也是管理部门比较担心的事。毕竟,司机是出租车公司管理的,当乘客与司机发生纠纷时,乘客可以向出租车公司提出交涉,也许事由与打车软件有关,也许无关,但是只要有纠纷,出租车公司总是要摊上点事儿,也许事情是由打车软件引起,但也许乘客与司机都不提这茬事儿。

其四、打车软件可能与出租车公司抢业务。这个出租车公司通常都不明讲,但应该已经既成事实。主要受影响的应该是电调。这与微信抢了运营商电话与短信业务类似,打车软件抢了电调的业务。也许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但当老的电调平台业务受影响时,出租车公司出现“强烈反应”亦可理解。

其五、司机使用打车软件存在安全隐患。司机在使用手机上安装的打车软件时,或多或少会分散精力。特别是在开车过程中,一边开车一边使用打车软件,显然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因此出现悲剧,相应的救治、保险索赔等一系列问题也会让出租车公司感到头痛。

其六、出租车公司怕司机“中饱私囊”。在出租车公司电调业务下降的同时,打车软件叫车数量却在不断上升,结果就是电调平台的收入下降,而司机所收的小费不断增加。这对于司机而言当然很愿意,但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则肯定不愿意,并会称司机们“中饱私囊”。——以上引用自陈永东博客

而日前,来自软件开发者方面,嘀嘀打车率先对叫停一事给出回应:除深圳市交委客运管理局外,“嘀嘀”没有收到其他地方主管部门的叫停信息,嘀嘀可正常使用。关于加价叫车功能,嘀嘀也在跟各地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写上,并等待响应管理规范。如当地手机打车管理规范出台,明确不能加价,嘀嘀会即刻取消现有加价叫车功能。

在欢呼声中呱呱坠地,在一夜之间饱受质疑。现在看来,打车软件的前景尚不明朗,他关系到出租车公司、交通管理部门、打车软件开发商、司机和乘客等多方的利益权衡,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至少,它需要把下面的问题一一解决了。

对打车软件的多一重思考

我们说,当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在反反复复地不断实践中,总会暴露出这样那样五花八门的问题漏洞,或许,这个补漏的行为也正是追求完美、找到正确商业模式的一个必经过程。

打车APP亦如此。

行车安全没保障、服务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更有甚者,依旧面临被出租车“挑客”和“加价”的利益损失……在第三方打车软件广受大家欢迎的同时,各种弊端如期显现。这里,我们不妨来一个梳理。

乘客:轻松约到车or约车难?

“很方便。下载软件一个星期,已成功约到3次车。”这是上海一乘客在使用打车软件后的感受。只是,事情往往没有如此美好,在他轻松约到车的同时,在城市的那一头,由于司机师傅的各种“挑客”,仍然有乘客在抱怨着约车的各种“难”。

乘客A 遭遇软性拒载:正值下班高峰期,因为距离近+堵车等因素,很长时间得不到司机师傅的响应,几次下来,就放弃希望了。

乘客B 不加价没响应:实验了几次,如果是加价叫车,响应时间一般在5到10分钟,等车到时,平均花费20分钟左右。不加价叫车,等过40分钟,甚至没有响应,比伸手拦车还难,尤其是高峰出行时间。

司机:打车软件可有可无?

相比部分司机师傅安装了几款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每天因此多出近十单生意,收入增加不少的现状,仍有一部分不小比例的师傅不爱用打车软件,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

至于不爱用的原因,比如:

师傅A 相比“野生”客户,使用APP叫车的用户还是少,或者说和前者没法比。我在朝阳门附近,不用任何打车软件服务,转一圈,5分钟之内肯定会有乘客,而上一个活拉到了通州要回城,有APP也不一定有客户,该奔国贸还得奔国贸。

师傅B 对用户违约感到无奈 。约好预定地点,过去后却发现乘客因有其他空驶的出租车早就坐上去走了,但我却还在等,到头来不仅被抢单还要无视其他路上的招手乘客。按理说,我可以投诉客户,但对我没好处,但客户投诉我或者俩人对投,对我有坏处。

一个打车应用不能给出租车司机带来真正的乘客,带来实际收益,出租车司机为什么要用?或许,用户违反约定的成本很低,但若把这部分损失转嫁到司机身上,恐怕很难成行。而每每碰到客户违约的情形,师傅们也只能忍了,只是,这样一来,还不如多花心思找“野生”的客户。

除了不爽客户逃单,司机师傅认为可有可无的其他原因罗列:

1、不会用,也懒得学

2、没见多赚钱反而因要设备押金、流量费、话费而多花钱

3、长时间开启APP费电,频繁充电让人不爽

4、因误会产生违约后被投诉,感觉不值当

5、怕开车接电话被抓而罚分

…… ……

总之,原因可谓是五花八门。而此前,IT茶馆创办人王佳伦在自己的一次嘀嘀打车经历中分析道,司机师傅总体对这类应用的评价是用处不大,原因是因为:一般情况是只有刚好在附近又是空车的时候才会接单,高峰期的时候根本不愁客源;如果你离得比较远,即使加价也不愿意去接单;高峰期的时候很多司机都去吃饭了,不愿意在高峰期接活,因为堵车堵的太严重,反而拉不到多少客人。

再回头来看深圳叫停打车软件一事,深圳市交委解释称,打车软件不成熟影响监管,叫停并不代表排斥,相反,市交委鼓励和欢迎智能化电召平台的应用,但这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待相关规范出台后,如果市面上的软件经修改后符合了标准,则很欢迎这些软件的继续推广应用。

北京方面, 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透露,为了充分挖掘资源,调度中心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允许这些手机软件进入电召平台。但政府要制定统一的规则标准,包括技术、服务标准、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而且一定要求其不能给顾客加价。

据悉,6月1日,政府推出的96106统一叫车电话将启用,它整合了五家出租车调度平台,基本覆盖了全市6.6万辆车。之前,五家出租车调度平台中已经有引入手机打车软件的情况。

由此可见,为了满足相关单位的相关要求,需要平衡乘客和司机等多方利益的打车APP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举报

  • 相关推荐
  • 大家在看
  • All in AI:探索最佳的AI产品和工具

    All in AI是一个集合了多种AI产品和服务的平台,旨在帮助用户发现包括人工智能、大型模型学习、生成工具等在内的最佳AI产品和工具。平台提供了从图像生成、聊天机器人、文本写作到视频创作、代码辅助、设计辅助、教育学习、音乐生成等多种AI应用的导航和工具目录。

  • BestBlogs.dev: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编程、AI等领域阅读体验

    BestBlogs.dev 是一个专注于编程、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商业科技及个人成长领域的阅读平台。它通过先进的语言模型,为开发者提供智能摘要、精准评分与多语言辅助,帮助用户高效过滤信息噪音,节约时间,实现技术与认知的双重飞跃。

  • Forloop:无需编码即可快速收集和自动化数据流程。

    Forloop是一个易于使用的AI工具,专为快速增长的数据团队设计,用于数据准备和管道管理。它支持从各种数据源创建管道,如数据仓库、存储和驱动器。无代码环境允许数据科学家独立于DevOps团队工作,主要针对AI初创公司和拥有机器学习产品的公司。

  • Make-An-Audio 2:基于扩散模型的文本到音频生成技术

    Make-An-Audio 2是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文本到音频生成技术,由浙江大学、字节跳动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该技术通过使用预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解析文本,优化了语义对齐和时间一致性,提高了生成音频的质量。它还设计了基于前馈Transformer的扩散去噪器,以改善变长音频生成的性能,并增强时间信息的提取。此外,通过使用LLMs将大量音频标签数据转换为音频文本数据集,解决了时间数据稀缺的问题。

  • llama-fs:自组织文件系统,智能管理文件

    LlamaFS是一个自组织文件管理器,它基于文件内容和已知约定(例如时间)自动重命名和组织文件。支持多种文件类型,包括通过Moondream处理的图片和通过Whisper处理的音频文件。它有两种运行模式:批量处理(批处理模式)和交互式守护进程(监视模式)。在监视模式下,LlamaFS启动守护进程监视目录,拦截所有文件系统操作,使用最近的编辑上下文主动学习和预测您如何重命名文件。此外,它还具有“隐身模式”的切换功能,允许通过Ollama而不是Groq路由每个请求,以确保隐私。

  • AIKit:开源大型语言模型的托管、部署、构建和微调一站式解决方案。

    AIKit 是一个开源工具,旨在简化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托管、部署、构建和微调过程。它提供了与OpenAI API兼容的REST API,支持多种推理能力和格式,使用户可以使用任何兼容的客户端发送请求。此外,AIKit 还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微调接口,支持Unsloth,为用户提供快速、内存高效且易于使用的微调体验。

  • 好说:二次元AI口语陪练,拒绝社恐,一起学口语。

    好说是一款二次元AI口语陪练应用,旨在帮助用户通过与AI角色的互动来提高口语能力,克服社交恐惧,增强语言学习的乐趣。

  • KnowEdit:知识编辑基准测试,用于评估大型语言模型的知识编辑方法。

    KnowEdit是一个专注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知识编辑基准测试。它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评估框架,用于测试和比较不同的知识编辑方法在修改特定领域内LLMs行为时的有效性,同时保持跨各种输入的整体性能。KnowEdit基准测试包括六个不同的数据集,涵盖了事实操作、情感修改和幻觉生成等多种编辑类型。该基准测试旨在帮助研究者和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知识编辑技术,推动LLMs的持续发展和应用。

  • 精灵AI:多功能智能助手,覆盖写作、咨询、编程等领域。

    精灵AI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智能服务的网站,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在写作、情感咨询、编程等领域提高效率和质量。它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对话、写作辅助、情感咨询等服务。

  • Aya-23-8B:多语言指令微调的大型语言模型

    Aya-23-8B是由Cohere For AI开发的指令微调模型,具有23种语言的强大多语言能力,专注于将高性能预训练模型与Aya Collection结合,为研究人员提供高性能的多语言模型。

  • Stable Assistant:通过对话生成图像的友好聊天机器人

    Stable Assistant 是由 Stability AI 提供的聊天机器人,它利用最新的文本和图像生成技术,支持 Stable Diffusion 3 和 Stable LM 2 12B 模型。它擅长从对话提示中生成图像,提供知识性回应,帮助写作项目,并增强内容匹配的图像。Stable Assistant 能够生成各种风格的图像,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用例中倾向于插画风格。

  • FinRobot:开源AI代理平台,专为金融应用设计。

    FinRobot是一个开源的AI代理平台,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为金融应用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它整合了多种AI技术,超越了单纯的语言模型,展现了平台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满足金融行业的多样化需求。FinRobot的AI代理概念是指使用大型语言模型作为其大脑来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AI代理具有独立思考和使用工具以逐步实现给定目标的能力。

  • YOLOv10::实时端到端目标检测模型

    YOLOv10是新一代的目标检测模型,它在保持实时性能的同时,实现了高精度的目标检测。该模型通过优化后处理和模型架构,减少了计算冗余,提高了效率和性能。YOLOv10在不同模型规模上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和效率,例如,YOLOv10-S在相似的AP下比RT-DETR-R18快1.8倍,同时参数数量和FLOPs减少了2.8倍。

  • Alchemyze:智能分析投资平台,提供AI驱动的洞察和股票分析。

    Alchemyze是一个面向所有投资者提供高质量市场智能的平台。它利用精确数据和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以往只有最富有的个体才能获得的洞察。其使命是民主化市场智能,使最佳洞察力对每个人都可用。平台通过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股票分组,确保公平和相关的比较,并分析每组内每只股票超过500个技术和财务特征,精心评估它们的重要性。这导致特定特征的权重和量身定制的评分公式,为每个股票类别、部门和行业提供精确和可操作的洞察。

  • mistral-finetune:轻量级代码库,用于高效微调Mistral模型。

    mistral-finetune是一个轻量级的代码库,它基于LoRA训练范式,允许在冻结大部分权重的情况下,只训练1-2%的额外权重,以低秩矩阵微扰的形式进行微调。它被优化用于多GPU单节点训练设置,对于较小模型,例如7B模型,单个GPU就足够了。该代码库旨在提供简单、有指导意义的微调入口,特别是在数据格式化方面,并不旨在涵盖多种模型架构或硬件类型。

  • EasyEdit:易用的大规模语言模型知识编辑框架

    EasyEdit 是一个面向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易用知识编辑框架,旨在帮助用户高效、准确地调整预训练模型的特定行为。它提供了统一的编辑器、方法和评估框架,支持多种知识编辑技术,如ROME、MEND等,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集和评估指标,以衡量编辑的可靠性、泛化性、局部性和可移植性。

  • Cohere Aya:多语言AI模型,支持101种语言。

    Aya是由Cohere For AI领导的全球性倡议,涉及119个国家的3000多名独立研究人员。Aya是一个尖端模型和数据集,通过开放科学推进101种语言的多语言AI。Aya模型能够理解并按照101种语言的指令执行任务,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开放科学机器学习项目之一,重新定义了研究领域,通过与全球独立研究人员合作,实现了完全开源的数据集和模型。

  • Focus Group Simulator:市场洞察力生成器,通过模拟焦点小组获取市场反馈

    Focus Group Simulator是一个市场洞察力生成器,结合了LLMs对目标群体的模拟和市场量化分析,采用最佳营销框架,比起简单地让GPT-34为我生成市场研究报告,提供更深入的见解。通过Focus Group Simulator,您可以准确了解您的潜在用户群体,并了解如何构建产品定价和推广策略,避免资源浪费,创造更多价值。

  • AI Clone Voice Free:免费的人声克隆工具 支持多种语言和口音。

    AI 克隆声音是一项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生成与特定人声相似的语音的技术。无需特殊设备,可在浏览器中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克隆声音。价格分为免费基础服务和付费高级服务,提供更多的声音定制选项。

  • Hacker Search:利用Hacker News历史数据回答关于任何话题的问题

    Hacker Search是一个基于Hacker News历史数据的问答工具,它特别适用于理解HN读者对某个话题的情感,或寻找HN读者感兴趣的话题的专家见解。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