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关键词  > 乔布斯辞职最新资讯  > 正文

乔布斯辞职引关注 业界寄语表惋惜和敬意

2011-08-25 10:12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8月25日消息:今日乔布斯宣布辞去苹果CEO职务,业界一片唏嘘与惊讶。业内人士纷纷微博寄语热议这位苹果史上的传奇人物。

以下为业界人士对此事的评论:

创新工厂CEO李开复:乔布斯辞职后,纳斯达克跌0.8%,也可以算是全美国高科技业对他表示的惋惜和敬意。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早上看到乔布斯辞职,一下子愣住了。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会发生,但真的发生的时候,还是无法控制的悲伤。无论如何,祝乔爷身体健康。

人民搜索执行副总经理宫玉国:乔布斯把苹果锻造成金苹果后,功成身退了。即使没有苹果在数字娱乐领域的世界性开拓,乔布斯也是伟大的、一个能把一个企业不是一次带向巅峰的救世主似的领袖,值得由衷尊敬。祝福退居二线的乔老爷。

土豆网CEO王微:两年多前在他的办公室和他开过单独的一次会。他果然喜欢争辩,我也固执。你来我往,转眼就把会变成了人性和社会政治体制的辩论。开完会出门,加州阳光下,我外表淡然,心里却郁闷困惑。一段时间过去,我明白了,他给我的榜样是:你要先不顾一切相信,然后再谈妥协。

奇虎董事长周鸿祎:乔布斯辞职,不用去讨论苹果的市值股价,他也不是为这些东西奋斗,他只希望改变世界,人生如果能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就很了不起,而他已经多次改变了世界,沤心沥血追求完美达到顶峰付出的代价就是身体的健康,所以老乔真的很需要休息了,希望他卸下重担后好好保养身体健康长寿可以笑看他创造的历史。乔布斯喜欢佛教和禅宗,他非常明白这世界没什么公司没什么人可以永恒,不可能永远向上走,总有达到顶点的时候,在时间之剑面前激流勇退是一种懂取舍知进退的大智慧,所谓财富市值股价或者一时的显赫都是浮云,希望老乔闲云野鹤时能分享些思想经验给全球后辈创业者。

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我每天用iPhone 3打电话,iPhone4发微博,用iTunes的下载内容在跑步时听,用iPod来听音乐,偶尔从Appstore下客户端,用Mac上网,从来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如此深入地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什么是伟大的公司?

易凯资本CEO王冉:你什么时候听说上帝辞职的?只有一件事能让乔布斯失去对苹果的笼罩,那就是另一个上帝。感谢乔布斯给这个他依旧同在的世界留下无数个梦想和一段传奇。祝福老乔,期待iPhone5678久。

58同城网CEO姚劲波:乔布斯辞职了,他应该真的累了,但我觉得苹果会继续辉煌,至少不会影响我购买下一支iPhone。。苹果生态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强化;苹果团队已经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苹果品牌随着体验深入人心。。。。。.Stay hungry这么多年,也许真该Release了,享受余生吧,希望看到更多演讲和感悟。教主走了,但教主万岁!

易观总裁于扬:乔布斯的因病辞职告诉我们:1,不论你追求人生成就的100,1000,还是10000,健康永远是那个一。2,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生都会有缺憾,追求完美而不纠结于完美才是正确的心态。3,即便曾经取得非凡成就,但如果因客观原因无法继续创造价值。尊重系统和规则,主动为别人创造上位的机会才是真正的伟大。

搜狐CEO张朝阳:人生应该尽量减少挫折,生命耗不起啊,老乔回归创造了伟大,但当年被迫离开造成的精神创伤对身体的掠夺是不可逆的,他当年尽管是对的,但穿着拖鞋在公司咆哮不修边幅的形象给他在董事会的敌人以足够的弹药和把柄啊,人不能太任性,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陷阱和暗算啊,要与人为善,不触底线,没有敌人,方能高兴地活到最后啊。

应用汇CEO罗川: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乔布斯和盖茨就是这个时代的巨擘,以芯片和代码为创意元素推动了工业时代以后最大的社会变革。

4399董事长蔡文胜:向乔布斯致敬!苹果公司是结合了初级生存,中级品质,最高级精神感受的完美产品。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乔布斯辞职,短期内对于苹果的影响不会很大,面对着他的身体情况,他一定会早有准备,iphone5等产品已经在生产,不出意外也会正常发布。但是从远而言,苹果能否坚守方向,能否保证健康稳定发展,在市场上仍然具有现在的进攻性,都存在了较大的疑问。一个时代结束了。苹果只有因为乔布斯而伟大!

PPLive CEO陶闯: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今天正式宣布离职。看到这一消息,不知为何暗地下有点伤感。作为企业创新的一个符号,作为百年不遇的IT奇才。乔把99.9%人都认为垂死的苹果发展为IT界市值最高的企业,是所有创业者和职业CEO们值得学习的标杆!乔的名言“Think Differently!”。 How about u?

举报

  • 相关推荐
  • 无视乔布斯意愿!曝苹果触摸屏MacBook Pro明年量产:19年来首次

    苹果首款支持触控屏的MacBook Pro预计2026年底量产,采用OLED屏幕和on-cell触控技术。这与乔布斯2010年反对触控屏Mac的立场形成对比,当时他认为垂直触控表面"从人体工程学角度非常糟糕"。2025年底将推搭载iPhone处理器的廉价版MacBook,但不支持触控;第二代或于2027年加入触控功能。这一转变基于对iPad用户习惯的观察,认为触控输入能提高生产力。此前2023年已有类似消息透露苹果工程师正积极研发触控Mac。

  • 苹果CEO库克:将投资25亿美元扩大康宁玻璃工厂

    苹果CEO库克近日宣布,公司将斥资25亿美元扩大与康宁的合作,用于扩建其位于肯塔基州的玻璃工厂。 康宁与苹果的合作可追溯至2007年首款iPhone,累计合作金额已超30亿美元。 此举不仅深化了双方延续近20年的合作关系,更标志着苹果在零部件本土化与材料创新上的重大布局。

  • 海尔智家入选福布斯2025中国ESG 50强榜单

    福布斯中国发布2025中国ESG50强榜单,从全球2000强中遴选50家在合规创新、全球化与本土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中国企业。海尔智家上榜,其通过绿色研发、智能制造和循环利用等实践,打造节能产品和灯塔工厂,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ESG正重塑企业运营逻辑,成为全球市场竞争关键。中国企业需积极拥抱ESG理念,以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 iPhone 17系最贵1.8万元 库克定价揭秘:苹果想玩性价比

    苹果iPhone 17系列手机已经上市,今年标准版升级挺良心,高刷和256GB起步容量都给了。 关于定价,虽然标准版没涨价,但iPhone 17 Pro的起价从7999涨到了8999元,国内涨了1000元,海外涨了100美元,此举被认为跟美国的关税有关。 CEO库克则否认了这一说法,称iPhone 17系列的定价中完全没有关税的因素影响。 但是这一说法也没有停止猜测,很

  • 雷军:苹果、三星、华为如同无法逾越的大山

    在今天的年度演讲中,雷军提到了在今年小米15周年之际,在汽车、芯片领域连续重大突破,让很多人刮目相看,而这些改变都来自于5年前那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反思。 雷军直言,2020年小米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那个时候小米上市已经两年时间,年收入也突破了两千亿,成功地跻身了世界500强。 在很多人眼里,小米已经非常非常成功了。但是,在我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焦

  • 吃到国补红利的苹果,又在淘宝闪购尝到甜头

    从9月开始,手机行业步入新机密集发布周期,月内Apple、华为、小米等品牌都将上新。日前,iPhone17系列发布后,市场情绪已然达到第一个高潮。 9月19日,iPhone17系列正式开售。清晨,全国多地苹果直营店排起了长龙。从线下门店反馈来看,得益于产品与渠道双管齐下,今年新iPhone的销售情况大幅好于去年。 当天上午,在苹果北京三里屯Apple旗舰店外,约有数百人排队等候,�

  • 曝苹果为新Siri做了内部版ChatGPT 正测试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等功能

    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类似ChatGPT的手机应用“Veritas”,用于内部测试明年将推出的新版Siri。该应用可快速评估Siri新功能,包括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如编辑照片)等。虽然不面向消费者发布,但该工具标志着苹果对Siri的全面升级已进入新阶段,旨在帮助员工高效完成测试。

  • 董事长直播跳团舞,是营销创新还是增长焦虑?

    ​60岁董事长、前首富、直播间跳舞,这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标签,愣是被周成建集于一身了。 近日,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在直播间跳起了团舞,头戴墨镜、脚踩运动鞋,这场极具反差感的亮相,成功吸引超过20万人次观看。 与直播间的热闹相反,美特斯邦威上半年的财报渗出一股寒意: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押注直播带货,能成为挽救美特斯邦威颓局的一步棋吗?

  • 雷军:相信小米17销售会超预期 跟苹果竞争漫长而痛苦

    9月26日,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雷军在采访中表示,小米17在多个技术领域领先,有信心全面对标iPhone 17,预计销量将超预期。但他也承认,与苹果的竞争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小米仍需向苹果学习,逐步突破细节,覆盖更多角度。未来小米将不仅比拼配置参数,更要在科技引领和用户体验方面对标甚至超越苹果。

  • 因为太强!雷军:小米17改名是已超越苹果 我们很低调内敛了

    小米16改名小米17引发热议。雷军在发布会上解释,此举旨在让用户重新认识小米手机,展现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他表示,小米17是跨代升级产品,性能超越iPhone 17系列,尤其在续航等方面优势明显。雷军强调,标准版也达到竞品Pro级别,并非入门款。他坦言,小米做手机15年,部分用户存在刻板印象,希望通过改名打破固有认知。整体上,小米保持低调内敛的命名风格,但产品力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