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光能传递
光是一种能量,那么在光的反射中,是一种增益的形式体现在物体表面上的.
如下图所示,当一个球体靠近一个蓝色的背景,那么这个球体的反射面上色彩应该是稍亮的
粉蓝色,而不是两个物体固有色叠加那么简单.体现在实际操作中,也就是体现在整个RGB图象的R通道上,通过改变RED通道的明度信息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阴影的体现
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只是叠加一层黑色 之后调节一下透明度就了事了.这样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样只是整体上改变了色彩的亮度信息,甚至还保留着高光,并没有从根本上诠释阴影的概念,(如下图右下脚所示)
中间的才是阴影的正确表现方式
冷暖的对比和烘托
如图所示
1 暖色的物体在暖的环境中,看起来平淡无奇
2 暖色的物体在冷色的环境中,看起来很突显
3 中性的灰色在暖的氛围中看起来偏冷
4 中性的灰色在冷的氛围中看起来偏暖
皮肤的色调如图所示:
当初学者刚开始接触人类角色的绘制的时候,很容易把人的肤色画的呆板乏味.
如上图所示,只是同一种色彩在明度上的变化,色彩看上去很乏味
(所以当你开始绘制色彩的时候,如果你对最终的结果没有一个充分的定位,请不要使用加深减淡来绘制,这样只会让你的色彩看起来单一,当然如果你是先绘制素描关系使用这个工具是无所谓的)
通常皮肤的色调是在中间调的部分饱和度较高,并且不同肤色的人种体现在中间调的色彩趋向也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绘画作品来认识一下 大师们是如何表现皮肤的色调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色彩大于纹理的重要性~~
很多人把材质理解为纹理的绘制,其实并不然,大家可以注意画面头发的处理,虽然画家没有一笔一笔的去强调每根头发的状态,但是头发的结果依旧另人信服~为什么呢
3线条的暗示性
线条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手段
如图1(第一组图象)所表现的
线条很好的诠释了结构上的变化/重量感/等,生动的线条让画面充满了活力
图2则很好的让我们认识到了结构的提炼的重要性
很多朋友在绘制角色的时候都是按照解剖书上的解剖图来画的,很机械的照本宣科的完成肌肉穿插关系的绘画,这样画出来的结构呆板如同一个扒皮人一样,看起来很无趣。
而我们在绘制这类生物角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哪部分肌肉结构是最终体现在皮肤表面的,并不是所有肌肉关系都会体现在最终的皮肤表面。
就如同一堆凌乱的物体,当我们在他上面盖一块布所看到的结果和原来的物体对比,看到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一样的.道理虽然十分简单,但在绘制的过程中却需要根据实际所绘制的生物进行很好的分析和提炼,当然这些都是在你很好熟悉肌肉系统之后才能
作者:大彬
文章来源:腾讯GDC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