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终端最新资讯  > 正文

歌尔股份中报确认业绩拐点,AI终端爆发撬动增长新周期

2025-08-22 18:1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市场焦点正从“AI算力”向“AI终端”迁移。

在这一关键节点,歌尔股份成为无法回避的观测样本——多数机构视其为本轮 XR/AI 眼镜出货量激增的首要受益者。

公司于日前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中的数据似乎印证了这一预期。

一、盈利拐点确认——从“修复”到“加速”

歌尔股份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第二季度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0.8%,环比大幅增长30.30%,业绩拐点初步确认。另外,第二季度的盈利能力改善尤为明显,内部管控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持续改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

分板块来看,受益于AI智能眼镜智能可穿戴等新兴产品需求带动,声学、光学和传感器零组件表现突出,上半年精密零组件业务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提升至23.49%,成为拉动整体盈利的重要支撑。智能硬件业务收入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率提升至11.51%。此外,公司通过收购米亚精密,进一步补强精密金属件能力,深化“零组件+整机”战略协同。

此前,有分析师指出,北美大客户耳机份额近两年持续修复,2025年三季度深度参与大客户新无线降噪耳机迭代,预计下半年起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将持续边际改善。

更前瞻的信号来自存货:半年度报告显示,期末存货余额为134.49亿元,较年初增长28.3%,其中原材料及在产品占比超60%,公司解释为“存货储备增加”支撑新品生产。

股权激励方案则为增长定下量化锚点——歌尔股份于2025年5月发布了新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涉及6302名员工。该计划拟授予6806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2.21元/股。考核指标包括2025年营收不低于1298.48亿元或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不低于140%;2026年营收不低于1548.79亿元或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不低于180%。股权激励行权条件隐含业绩增长预期。

资本动作同样释放长线信心。歌尔集团控股股东于2025年3月4日至4月10日期间,分两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7,439,6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6%,累计耗资近10亿元。此次增持力度在年内A股消费电子板块中位居前列。

与增持形成协同的是,歌尔股份于2025年4月启动自有资金回购计划,拟以5亿至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截至7月31日,公司已回购股份1,613.28万股,占总股本的0.46%,支付金额达3.38亿元,仅用不到4个月即完成回购金额上限的34%。真金白银的增持与回购,不仅有利于平滑短期股价波动,更凸显管理层对公司成长曲线的笃定。

但资本市场最感兴趣的,依然是公司能否在即将到来的AI硬件创新大年实现“戴维斯双击”。

二、AI终端浪潮——歌尔的“第二成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以203.41亿元营收贡献了总收入的54.17%,首次突破五成关口。这一结构性变化标志着公司已从手机与TWS耳机赛道成功切换至XR赛道。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XR产业的爆发潜力,已成为评估歌尔未来成长性的关键坐标。

根据多个投资机构的研究报告,歌尔股份在AI眼镜领域有望复刻当年TWS的爆发路径这一观点,逐渐成为市场共识。

数据不会说谎: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翻番有余,AI功能渗透率高达78%;Meta Ray-Ban系列出货量更是同比激增两倍,成为需求放量的最大推手。6月,小米首款AI眼镜在国内一经发布便迅速出圈,连带点燃整个生态热度。IDC预计,全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145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四成。数字背后,一个清晰的信号浮现:AI终端正式步入消费级放量阶段,行业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普及,留给供应链的窗口期正在迅速收窄。

光学方面,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在2025年2月推出全球首款SRG刻蚀光波导模组,厚度仅0.7mm,亮度高达5000尼特,突破了AR眼镜轻薄化与全天候可视性的核心瓶颈,标志着歌尔在衍射光波导路线上的产业化能力已走在全球前列。声学方面,歌尔在首届创新大会上展示了为AI眼镜量身定制的防漏音扬声器与多MIC+VPU传感器拾音方案。前者通过专属设计,保证佩戴者的语音内容即使在0.5米外也难以被旁人听清,解决了用户隐私痛点;后者则通过声源定位、指向性拾音和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优化,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高效降噪和语音识别。

整机设计上,公司在CES2025上推出的Mulan2与Wood2成为行业关注焦点。Mulan2仅重36克,为全球最轻AR眼镜,Wood2则实现了多模态AI交互:语音、图像与智能戒指三位一体,使端到端延迟缩短至约2秒,显著提升了交互效率和沉浸感。此外,公司还展示了Euler PCVR参考设计与高精度眼动追踪等方案,形成从AR到VR的全链条产品矩阵。

持续加码光学、声学与智能制造,令歌尔股份研发体系更厚实、产品纵深更深,在技术快速迭代的 AI+XR 赛道保持领先。

这使歌尔在AI眼镜产业链中具备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根据产业链消息,歌尔股份长年以来都是Meta智能眼镜的核心代工厂之一,并参与小米首款AI眼镜的生产。同时,公司在衍射光波导方向与雷鸟等国内厂商展开合作,覆盖全球和中国市场的主流品牌。

AI眼镜进入爆发前夜,歌尔卡位全球头部客户,具备零组件+整机的垂直一体化优势。

展望未来,后续催化因素包括三季度指引能否兑现环比加速、Meta及小米新品发布后的首批销售数据,以及潜在的消费电子换新补贴政策细则。

短期来看,公司盈利修复弹性明确;中期成长性则取决于AI眼镜的规模化落地;长期视角下,歌尔在“端侧AI+传感硬件”的平台化布局,有望重塑其从制造龙头向科技生态主导者的角色。

歌尔股份面向未来的增长动能似乎已蓄势待发。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美业迎来首个“AI智能体矩阵”,静博士以AI重塑美业运营

    在科技浪潮推动下,AI智能体已成为全球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静博士集团率先在美业领域构建“AI智能体矩阵”,通过专家、运营、店长三类智能体协同,实现从需求洞察到服务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专家智能体赋能美容师提供精准健康方案,运营智能体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店长智能体高效统筹门店资源。目前已在300多家门店部署智能机器人,推动美业从经验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未来,体系化AI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关键,静博士通过前瞻布局,引领美业数字化升级,实现效率与业绩双提升。

  • 当IP商业化进入AI时代,“智能潮玩”正在重写粉丝经济逻辑

    全球IP产业链已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衍生品市场规模超3200亿美元,其中潮玩产业高速增长。传统IP商业化面临用户互动单向、消费一次性等瓶颈。智能潮玩通过"平台化硬件+可替换IP角色+UGC社区"模式,实现从静态收藏到动态共生的转型,以乐森机器人等产品为例,用户可自定义角色动作并参与内容共创,形成"硬件+内容+社区"的长期运营生态。这标志着IP商业化从单向衍生迈向双向互动,推动产业从"衍生"进入"共生"新阶段。

  • 英特尔举办工业AI与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加速智造升级

    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英特尔携手生态伙伴以“工业+AI”为核心,展示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AI与大模型等前沿解决方案。发布了基于酷睿Ultra平台的工厂落地案例,实现“大小脑融合”从概念到真实工业场景的跨越。通过全栈式边缘AI技术体系,为智慧工厂等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英特尔将持续推动开放平台与工业场景结合,加速智能制造发展。

  • AI为他们圆了导演梦

    “我们这么小团队做的‘小东西’真的可以吗?” 当得知自己作品《小怪物》入围釜山电影节时,黎晓薇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她才开始正式接触AI工具。 和黎晓薇一样幸运的,还有徐文君、小文和MANYMANY团队,这些来自中国的AI创作者们分别带来了《一目五先生》《权利童话》和《九宵》三部作品。 “未来影像计划”由即梦AI联合火山引擎、上海电�

  • 苹果首款智能眼镜曝光:无显示屏 类似Meta、小米

    虽然苹果开发了配置非常强劲全面的Vision Pro,但苹果也没打算放弃更轻便的智能眼镜。 据名记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最新报告,苹果将在未来12至16个月内推出智能眼镜。 这款产品没有显示屏,定位与Meta、小米等产品类似,配备摄像头、收音和播放,需要连接iPhone实现数据处理。 功能应该跟此前产品都类似,可以实现拍照、录像、听音乐等常规操作。 预计还能通过新版S

  • “老登”应用,霸榜AI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如果把整个AI行业想象成一座金矿:基础设施层(芯片、算力)相当于“卖铲子”,提供挖矿的基础工具;模型层(大模型研发)好比“卖地图”,告诉大家哪里有金子;而应用层是直接“下场淘金”,把金子变现。 近两年AI应用的使用者越来越多,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8月,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6.45亿,PC端达2.04亿。其中原生APP亿级应用的

  • 主人花700多元给狗狗戴隐形眼镜:治疗惰性角膜溃疡

    ​近日,辽宁沈阳一位宠物主人为11岁患病狗狗花费700余元佩戴"隐形眼镜"的治疗行为引发舆论热议。经核实,该行为实为针对惰性角膜溃疡的专业医疗干预,使用的并非美容用隐形眼镜,而是具有治疗功能的医用角膜保护绷带镜。 据宠物医院出具的诊疗记录显示,这只11岁的老年犬长期遭受惰性角膜溃疡困扰,此前因溃疡严重无法正常睁眼。主治医生采用的创新治疗�

  • 云栖大会|双AI平台公测首发,西门子Xcelerator携全栈智能方案亮相前沿应用馆

    在2025云栖大会上,西门子Xcelerator首发两大AI创新平台:AI知识库开发平台1.0基于RAG技术,助力企业快速构建智能知识库;工业AI智能体开发平台提供多行业场景模板与5300余款插件,支持零代码开发。现场通过产品矩阵与生态联合方案,展示AI如何赋能工业自动化、碳管理及建筑数字化,推动企业效率提升与低碳转型。

  • 云栖大会上,感受AI汽车的“乐与路”

    文章聚焦云栖大会汽车峰会,探讨AI如何重塑汽车产业。核心观点指出:汽车正成为数字AI与物理AI的融合平台,其中VLA(视觉-语言-行动)架构是实现智能驾驶从"功能定义"向"能力涌现"跃升的关键。阿里云通过提供万卡级AI算力集群、通义大模型等技术基础设施,支撑中国车企智能化转型和出海布局。数据显示,超60%中国智能辅助驾驶的AI算力来自阿里云,95%出海车企选择其服务。文章强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架构到生态合作的全方位重构。

  • 开启移动智能新时代 回顾Galaxy AI的创新之旅

    三星通过Galaxy AI开启智能手机AI驱动新时代。2024年Galaxy S24系列问世,标志AI手机进入创新新阶段。AI深度赋能沟通、创意与互联,重塑生活方式。三星持续推动多模态AI发展,将其融入可穿戴设备、平板、PC等产品,扩展移动AI生态系统。自去年Galaxy AI落地应用后,重新定义更自由、智能的生活方式,推动新时代持续演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