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编码最新资讯  > 正文

字节、腾讯、阿里,AI 编码“三国杀”

2025-07-25 10:00 · 稿源: 光锥智能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光锥智能,作者:魏琳华,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大厂正在集火最具PMF(产品市场契合度)价值的赛道——AI编码

从7月21日开始,字节、腾讯、阿里轮番更新AI编码产品和模型:字节已有的AI编码产品Trae放出Solo版本,加入上下文工程,让平台变得更“聪明”;腾讯则把一整套用来部署产品的工具放到其中,做了个“全栈工程师”;阿里更是发布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剑指Claude4,直接从模型层下功夫。

在Cursor面向中国市场取消了Anthropic、OpenAI和Google等多家的模型使用后,国内大厂们不仅想做Cursor的平替,更是升级开发体验。它们不再满足于让AI仅仅充当程序员的“副驾驶”,而是想让AI包揽起“产设研”一条龙,直接做成品。

和上半年还在让AI当助手、打酱油相比,这一次,AI 编码已经实现了从辅助程序员生成代码,到AI自主完成生成的飞跃。

AI编码“三国杀”

从编码生成到软件交付

接连三天的发布中,字节、阿里、腾讯三家大厂先后拿出了能让AI一口气干完从编码到成品的工具/模型。

这一次的集中更新,AI开始接管起写编码的工作:不仅要写得质量过关,更是把成品都部署好了。

其中,腾讯和字节对自家编码产品的更新,重点还是产品,毕竟从工程队到样板间,中间还隔着很远,需要靠产品能力补齐

7月21日,字节宣布更新Trae Solo版本,比起聚焦“编码生成”的1.0阶段,新版本跨向了能让AI自主完成“软件交付”的2.0阶段。

在旧的版本中,Trae在IDE界面中编程,其中编程模式有两种,分别是Build模式和Chat模式,前者相当于一个传统编程的IDE界面,只需要用户在右侧输入提示词,AI就能自动拆解,按照需求生成大段编码。相比之下,Chat模式则更多适用于用户和AI通过聊天的方式,修改编码、找问题等等,更适用于精细调整上。

图片

2.0版本的Trae,在左上角加入了一个模式切换,可以从旧版本的IDE模式切换到Solo模式。在界面上,AI对话框被放到了左侧,而右侧用来放AI生成的文档、编码信息。

在整合后的界面中,Chat模式和Build模式相当于有机整合在了一起。在官方演示中,AI演示的功能先拆解起了需求,生成一份产品文档。紧接着,这个文档就交给AI做下一步拆解,根据里面的详细需求,AI开始接着写起了编码。

图片

在这个基础上,Trae还要让它完成从部署编码到提供成品的效果,于是,新版本配置了一系列辅助Web开发的工具,包括PRD(产品需求)文档、UI设计、部署上线等,这些工具全都接在了Solo模式中的AI Builder里。

可以看到,比起以往只是辅助程序员写编码的AI助手,新版本的Trae们已经能让零基础编程的开发者用平台开发出一个完整的产品。

整合界面、开发工具的基础上,Trae还在优化Agent功能的Context(上下文工程)上下手,进一步优化产品功能,克服“准确理解需求”的问题。

此前,对于Trae1.0版本的评价,程序员们的评论口碑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确实能提效,另一部分用户则集中反映了AI回复质量的问题——编码跑出来了,但长度和可用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且来来回回找不到编码中存在的Bug,花费的时间变得更多了。

过往使用这些编码助手类产品时,用户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也就是输入Prompt(提示词)之后,跑出来的编码和需求“两模两样”。比如,虽然给一个生成女装电商网站的需求,但这里面还需要大量细节的敲定,比如女装做哪个年龄段、网站需不需要设置登录界面等等。

上下文工程想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当用户再给到一个任务时,它能根据你之前上传的各种需求文档、编码、配置信息等内容抓取和任务需求相关的所有文档,相当于从庞大的资料库里精准筛出来了用户想要的资料。再把这些作为上下文,供AI生成的时候参考。在此基础上,AI才能跑出来更满足需求的内容。

无独有偶,腾讯第二天也更新了自家编码助手产品CodeBuddy,这次开启了一个首次内测IDE模式,强调自己“首个AI全栈工程师”的定位。

腾讯把产品优化的重心放在了让包括产品、设计、研发等不同角色在内的用户,不管看不看得懂编码,都能靠AI做个产品出来。

在同样更新PRD生成、上线部署等功能的基础上,CodeBuddy IDE在一些工具部署的细节处下功夫更多,对看不懂编码的开发者也更友好。比如支持把设计师用的Figma格式设计稿一键转化成网站、接入后端部署工具SuperBase等。

编码之外的一系列开发工具都被合并到AI编码平台上,字节和腾讯的编码助手产品面向的群体也在改变,从程序员,到已经能让开发者只描述需求就能生成可用编码,甚至优化到前后端使用。

如果说字节、腾讯的先后更新是在争夺“国内版Cursor”的地位,那阿里的本次开源则直接剑指编码开发工具运行的基座——模型。

目前,无论是Cursor、字节Trae还是腾讯Codeuddy,海内外AI代码产品都是提供多种模型供用户选择调用。比如Trae国际版支持Claude3.7和GPT-4o等模型,国内版则支持使用DeepSeek-V3、DeepSeek-R1和豆包1.5Pro等模型,腾讯的CodeBuddy则纳入了Claude3.7、Claude4的Sonnet版本、Gemini系列和GPT-4o等。

平台把各种模型集成在选择中,而用户用得最多的,自然也能靠API调用赚到更多的钱。

7月23日凌晨,阿里开源了自研模型Qwen3-Coder,并发布两个闭源模型Qwen3-Coder-Plus、Qwen3-Coder-Plus-2025-07-22,在性能对比上直接拉上了目前海外编码能力最强的模型系列Claude4。

虽然还是无法和顶配Opus性能相比,但和中档模型Claude4Sonnet对比,阿里的开源模型已经能够比肩,甚至在Terminal-Bench(评估AI模型在终端交互任务中性能)、SWE-Bench(评估大模型解决真实软件工程问题能力)等多个指标测试上超过Sonnet。在上下文长度方面,Qwen3-Coder原生支持256k Token上下文长度,且能扩展到1M;相比之下,Claude4Sonnet的上限是200k。

图片

阿里深谙“模型即产品”的定位,在提升AI编程能力的同时,也把重心放在了Agent能力提升上。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模型也具备拆解任务、规划等能力,从而在模型层也能让AI输出产品,比如做个旋转的地球模型、做个AI小游戏,不过在完整产品能力的部署上,还得依赖平台的配合和优化。

从性能上,Qwen3-Coder已经能作为平替使用,从价格来看,阿里也在靠上下文长度区间做定价的区分,试图把价格打下去。其采用阶梯计费模式,最便宜的档次只要4元搞定每百万Token输入、16元每百万Token输出。即使在可以和Claude最长输入长度对标的128-256k档次相比,也达到了每百万输入低50%、每百万输出低60%以上的价格。

图片

卷产品、卷模型,随着三家大厂扎堆发布,这场关于AI 编码的战争,已经代表了一种态度——被看好的AI编码赛道验证了自己的价值,进入大厂准备“摘果实”的阶段。

下半年,海内外决战AI编码

和今年还在初级阶段“开荒”的Agent不同,AI 编码的决战,将在今年下半年打响。

今年3月,OpenAI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的判断掷地有声,他预计到2025年底,AI编码将实现99%的自动化。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更是大胆预测,3到6个月内,AI将编写90%的编码;12个月内,AI几乎接管所有编码。

结合这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这些看似激进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比起还在企业内部磨合的各种Agent,这一批AI 编码产品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率先试用。

Anthropic公司旗下的Claude Code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据Anthropic透露,其内部高达80%的编码工作已交由AI完成。他们甚至分享了10个不同团队使用Claude Code的案例,涵盖了从编码生成、调试、重构到测试等多个环节。腾讯这次内测的CodeBuddy IDE也在宣传中注明,内部产品、设计、研发的使用率高达85%。

这些内部大规模应用的案例,共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AI 编码已经跨越了“试水”阶段,开始真正被使用起来,而且是一个明显能赚到钱的赛道。

Anthropic开发的AI编程工具Claude Code在短短4个月内就吸引了11.5万开发者用户,据Menlo Ventures风险投资家Deedy Das推测,该产品年收入可达1.3亿美元。字节的Trae则在上线的半年内月活超过100万。

图片

一周内,Claude Code处理了1.95亿代码

没有布局的大厂,要么试图自研,要么靠收购加入。OpenAI试图以30亿美元的巨资收购拥有80万用户的AI编程助手初创公司Windsurf。尽管后来这笔交易告吹,Windsurf的首席执行官被谷歌截胡,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AI 编码领域的吸引力,以及巨头们对抢占赛道可能性的渴望。

在可用性得到极大提升的基础上,对比海外,国内这波AI 编码类软件的用户范围试图将用户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专业的程序员,而是会进一步扩展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然而,非程序员之外的开发者真的会是这批产品的受众吗?

目前还难以确定。对于没有基础的用户来说,如果出现编码报错、不合需求的情况,只靠个人来说,跑一个程序出来容易,但跑个满意的成品显然很难。

开源框架Ruby on Rails的创建者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播客中分享,编辑和修正编码的能力建立在你是否具备创作能力之上,就像编辑一本书的人通常也要具备写作能力。

但可以确定的是,AI 编码现在能卷的不仅仅是质量的提升,一系列的工具嵌入正在大幅压缩开发者的时间。

而在AI 编码这场即将打响的决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模型厂商和云厂商。编码的生成和优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模型推理能力,这为背靠自家云设施的大厂们和掌管API的模型开发公司带来了赚钱的机会。

编码对Token的大幅消耗,是一笔利润丰厚的生意。例如,Anthropic向投资者透露,Claude Code目前的年化收入已超过2亿美元,或每月贡献超过1670万美元的营收。这充分说明了AI 编码在商业上的巨大潜力。

国内厂商也纷纷入局,抢占市场份额。

阿里的做法是底座、产品两手抓,进一步抢夺话语权。在“模型即Agent”的今天,阿里发布的自研大模型Qwen3-Coder就是证明。一个性能比肩Claude4Sonnet,价格却对半斩的模型,加上考虑到地缘政治的因素,阿里有希望成为国内编码产品选择模型的“平替”。

免费牌,也是腾讯和字节暗戳戳打出来的竞争手段。腾讯本次发布的CodeBuddy IDE模式的一个卖点就是支持用户免费使用Claude4模型,字节的Trae则早在国际版中就支持了免费用Claude3.7。

然而,在模型成本依然昂贵的情况下,限量开放使用是常态,因此通过邀请码等方式进行裂变,成为大厂们扩大用户群体的常见策略。

烧钱也要赚吆喝,接下来,谁能真正担起“国内Cursor”的称号?

举报

  • 相关推荐
  • 瓴羊Dataphin 智能升级:编码难题一扫光,开发运维更高效!

    Dataphin V5.1.2智能版本推出三大核心功能:1)智能编码助手: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生成SQL代码,支持代码补全和结构化输出,提升开发效率;2)智能运维助手:提供任务状态可视化监控、异常诊断和一键重跑功能,实现全链路运维管理;3)智能分析助手:基于分析专辑构建自然语言查询系统,支持多轮追问和SQL自由编辑,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获取数据洞察。新版本通过AI技术重构数据开发体验,实现"会写、能懂、秒查"的智能化目标,满足从开发到分析的全场景需求。

  • 谷歌24亿收购Windsurf击败OpenAI,Meta/微美全息竞相扩充AI战略布局

    谷歌以24亿美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原计划由OpenAI斥资30亿美元收购的交易突然取消。Windsurf年收入已达1亿美元,其核心团队将加入谷歌DeepMind。同时,Meta收购AI语音公司PlayAI,加强自然语音生成能力。微美全息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赛道,推动多场景应用。全球科技巨头正通过收购和人才争夺加速AI领域布局,AI技术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未来竞争将围绕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展开。

  • 新锐天成发布“新锐互动中台”产品,AI赋能企业营销生产力升级

    北京新锐天成网络科技公司推出"新锐互动中台"战略产品,通过AI驱动和敏捷创作能力,解决企业营销活动"慢、难、散"痛点。该产品具备三大核心优势:1)AI引擎30分钟生成完整互动方案,提升10倍运营效率;2)零代码搭建支持多平台活动管理,实现"一人运营";3)数据闭环提供实时监测与优化建议。产品已整合五大中台能力,助力企业降低40%运营成本,提升用户活跃度300%,实现营销数字化转型。

  • AI日报:通义开源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360将推智能眼镜和AI录音笔;谷歌发布Gemini 2.5 Flash-Lite 稳定版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重要进展:1)谷歌发布Gemini 2.5 Flash-Lite稳定版,平衡速度与成本;2)腾讯混元ASR语音大模型接入ima平台;3)阿里开源Qwen3-Coder编程大模型;4)360将推智能眼镜和AI录音笔;5)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医师评测;6)零一万物发布企业级大模型平台;7)Hedra推出低成本AI视频代理;8)Gemini2.5革新图像理解能力;9)Meta推出创新文本处理模型AU-Nets;10)苹果AI团队或寻求第三方合

  • 教育部力推“AI进课堂”!高交会3E亚洲消费电子展解锁新兴市场AI教育密码!

    教育部今年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施方案》,将AI素养纳入基础教育核心目标。全国超万所中小学试点建设"智慧课堂",政策红利推动AI教育从概念走向普惠化落地。深圳福田区率先引入"AI智能助教系统",2024年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AI教育应用场景丰富:科大讯飞智能批改系统提升作业批改效率70%;松鼠AI个性化学习引擎实现"AI私教";腾讯教育推出智能备课平台一键生成教案。双师课堂、轻量化终端等创新模式正打破教育资源壁垒,新兴市场学校以更低成本接入智能教育生态。中国方案正成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

  • 每日互动AI一体机GAI Station:安全融合大模型与大数据 高效驱动企业业务增长

    文章介绍了GAI+Station智能工作站如何解决大模型产业应用中的安全与效率难题。该产品采用"本地小模型+云端大模型"混合部署模式,确保敏感数据不出域的同时调用大模型能力,支持27+文档格式解析和8大模型能力,可快速构建企业知识库。其特色包括:1)数据安全可控,原始数据本地处理;2)深度整合业务流与数据库,提升决策效率;3)预置16大权威知识库,支持行业定�

  • “苏超”流量登顶,大厂们的厮杀才刚开始

    今年夏天,“苏超”从默默开赛走到全网热议,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体育界顶流。 进行到第六轮比赛时,南京中心体育场中的电子大屏显示观赛人数达到60396人,这个数据不仅刷新了“苏超”历史单场观赛人数记录,也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赛事观赛人数的新纪录。 “苏超”的火爆更是助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苏超”开赛后,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增速较此�

  • TDBC大会揭幕:百度智能云再造数据与AI新连接,激活大模型生命线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TDBC2025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公布了上半年"可信数据库"评估测试结果,百度智能云向量数据库VectorDB成为国内首批完成测试的向量数据库产品。该测试覆盖稠密向量检索、多向量检索、标量向量融合检索三种场景,评估指标包括索引构建时间、QPS、延迟、资源占用等多个维度。百度智能云总架构师朱洁指出,超过50%的AI项目时间消耗在数据治理环节,提出构建"智能数据基座"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形成"Data+AI+App"闭环。百度智能云通过湖仓一体架构提升AI训练数据效率,智能调度CPU/GPU算力优化资源分配,预计到2028年多数生成式AI应用将直接基于企业数据平台构建。

  • 工业大模型进入能力正赛,权威评测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拿下综合排名第一

    国产工业大模型正从概念热潮走向应用深水区。7月24日,SuperCLUE发布中文工业大模型评测基准SC-Industry最新榜单,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以83.44分获综合第一,在应用能力(90.07分)、工业数据分析(90.38分)和工业智能体(89.97分)三个细分维度均居榜首。报告指出,产业级应用能力成为新分水岭,国产模型在工业任务能力方面实现突破。北电数智通过建立工业数据标准体系、研发场景化微调数据生成技术等举措,构建了精准垂类认知、高质量数据治理和合规管控机制三大优势。该模型将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AI+生产"等核心场景的创新实践。

  • AI编程终于“开箱即用”了?Qwen3-Coder或许是那个质变节点

    ​7月23日,阿里通义团队正式发布Qwen3-Coder-480B-A35B-Instruct,这可能是AI编程领域的一个分水岭时刻。该模型采用480B总参数、35B激活的MoE架构,原生支持256K上下文,可扩展至1M token,在Agentic Coding、Browser-Use、Tool-Use三大类基准中多项评测的开源SOTA,性能直接对标Claude Sonnet-4。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