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OpenAI最新资讯  > 正文

OpenAI 说要“誓死”捍卫数亿 ChatGPT 用户的隐私

2025-06-05 10:24 · 稿源:站长之家

ChatGPT

OpenAI 正在对一项法院命令提出抗辩,该命令要求其保留所有 ChatGPT 用户日志,包括已删除的聊天记录及通过 API 提供的敏感对话,原因是提起版权诉讼的新闻机构指控 OpenAI 有“销毁证据”的行为。

OpenAI 在一份要求法院举行口头辩论、试图阻止这项具争议命令的法庭文件中表示:“在 OpenAI 还没有机会回应那些毫无根据的指控之前,法院就下令要求 OpenAI ‘从现在开始,保留并隔离所有原本会被删除的输出日志数据,直至法院另行命令为止(实质上就是 OpenAI 过去正在删除的输出日志数据)’。”

OpenAI 在该文件中指出,法院的命令仅仅基于《纽约时报》和其他新闻原告提出的“臆测”,就匆忙做出决定。OpenAI 主张,这项命令“毫无正当理由”,却“持续阻止 OpenAI 尊重用户的隐私选择”。这种风险不仅波及 ChatGPT 免费、Plus 和 Pro 用户,还包括使用 OpenAI API 的企业用户。

法院的命令源于新闻机构的担忧——他们认为使用 ChatGPT 绕过付费墙的用户可能会选择“删除所有搜索记录”以掩盖行为。原告认为,OpenAI 提供的聊天日志样本只是那些用户同意保留的数据,因此关键证据“缺失”。法官王娜(Ona Wang)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最终裁定:如果没有法院命令,OpenAI 很可能不会停止删除这类“证据”,于是批准新闻机构要求,命令 OpenAI 保留所有聊天记录。

OpenAI:命令“过早”,会损害用户隐私

个人隐私,隐私泄露 工作

OpenAI 强烈反对该命令,主张 5 月 13 日发布的命令是“仓促”的,应该被撤销,至少在新闻机构能够证明“确实需要”保留所有聊天记录之前。OpenAI 警告称,这项“比较罕见且过于广泛”的命令每天都在危及“全球数亿用户的隐私”。

OpenAI 说:“结果就是,我们不得不放弃让用户决定是否保留其 ChatGPT 对话数据的承诺。”

OpenAI 进一步指出,目前并无任何证据证明 OpenAI 有“故意删除数据”的行为,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侵权用户更有可能删除聊天记录。

“OpenAI 并未‘销毁’任何数据,当然也没有因应诉讼而删除数据,”OpenAI 强调。“法院命令似乎错误地假定了相反的情况。”

在今年 1 月的一次听证会上,王娜法官曾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有个用户通过 ChatGPT 绕过了《纽约时报》的付费墙,看到这个案子后,就要求 OpenAI 删除所有搜索记录,这不正是这个命令要防止的情形吗?”OpenAI 被要求对此作出解释。

OpenAI 目前并不打算就此放弃抗争。它指出,新闻机构如今已经对所谓“故意销毁证据”的指控“保持沉默”,因此这项命令应被判定为违法。

OpenAI 表示,如果强制执行这项命令,不仅会“损害”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还可能违反与客户签署的合同,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隐私法规。与此同时,这项命令还会对 OpenAI 造成“重大”运营负担,需耗费大量工程资源和成本来遵守。

因此,OpenAI 认为自身所受的损害“远远超过原告对这些数据的臆测需求”。

OpenAI:命令引发用户恐慌,用户失去对私密信息的掌控

图片.png

OpenAI 指出,数百万用户每天使用 ChatGPT,使用范围从普通交流到涉及深度个人隐私的信息。例如,有人可能会删除涉及家庭预算、婚礼誓词等私密信息的对话。对企业用户而言,使用 API 传输的内容可能还包含公司机密,如商业机密或受保护的业务信息。

OpenAI 表示:“正因这些信息极度私密,OpenAI 一直非常重视用户数据和隐私保护。”

以往,OpenAI 遵守隐私政策与用户协议,只有用户未选择退出数据保留的情况下,才会保留聊天记录。而现在,即便用户手动删除了对话,或者使用自动清除的“临时聊天”,也不得不被保留。此外,以前用户还可以请求“彻底删除 OpenAI 账号及所有历史对话”,这些内容会在 30 天内被清除。现在也不能这么做了。

OpenAI 还质疑了新闻机构的前提,即普通用户会用 ChatGPT 看新闻。特别是对于企业级 API 用户来说,更是“毫无道理”强制保留数据,因为这些用户的记录原本就遵循不同的保留政策,也不涉及用户行为的删除权限。

尽管如此,法院仍要求 OpenAI 继续保留 API 聊天记录,这使得 OpenAI 更加坚定地要求废除这一命令。

OpenAI 表示,用户得知命令内容后感到惊慌。在法院文件中引用了社交平台 LinkedIn 与 X(前 Twitter)上关于此事的担忧发帖。OpenAI 表示,法院在下达命令前,未充分权衡这些用户的隐私担忧。

例如,有 LinkedIn 用户表示,这项命令可能构成“每一个使用 OpenAI 的企业的严重违约”。隐私倡导者也警告称,“每一个使用 OpenAI 技术的 AI 服务”都应该提高警惕。

还有顾问在 LinkedIn 上提醒客户“当前避免通过 ChatGPT 或 API 分享敏感信息”,即使选择了“退出训练”或使用了“临时聊天”,其输出也可能最终被查看。

一些用户呼吁转向替代工具,如 Mistral AI 或 Google Gemini。一位网络安全专家甚至将该命令形容为“不可接受的安全风险”。

X 平台上一位有数万粉丝的用户总结说:“王法官竟然认为《纽约时报》的过时版权担忧高于每一位 @OpenAI 用户的隐私——简直疯了!”

OpenAI 表示,用户之所以感到不安,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只有在能控制哪些对话被保留、哪些不被保留的情况下,才敢安心使用 ChatGPT。”

目前尚不清楚,如果法院安排口头辩论,OpenAI 是否能说服法官撤销命令。

王娜法官此前曾为命令辩护,理由是新闻机构声称“被删除的对话数量庞大”。她认为 OpenAI 本可以对聊天记录进行匿名化处理,却未采纳此举,反而只是辩称“不能”隔离数据,而不是解释“为什么做不到”。

目前,Openai 和《纽约时报》都为对此作出任何官方回应。

举报

  • 相关推荐
  • 刚刚,OpenAI通用智能体ChatGPT Agent正式登场

    ​Agent AI 时代,比我们想象中来得要早一些。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OpenAI 突然开启了新产品直播。 本次发布的是全新的 ChatGPT Agent,它实现了通用智能体(Agent)能力的关键升级。

  • 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智能体:支持写代码、做PPT、分析金融

    OpenAI推出ChatGPT智能体,整合网页交互、数据搜索与多模态协作功能,可完成代码生成、PPT制作、金融分析等复杂任务。该智能体融合Operator的网页自动化操作、Deep Research的数据分析能力及优化后的GPT-4对话引擎三大核心模块。目前面向付费用户开放,Pro版近乎无限使用,其他版本每月限50次任务。OpenAI承认其仍存在金融建模需人工验证、非英语文本解析准确率低等技术局限,并

  • A日报:Kimi开放平台上线Kimi Playground;OpenAI重磅发布ChatGPT Agent;Suno推人声替换功能

    【AI日报】汇总了近期AI领域重要进展:1)月之暗面推出Kimi Playground平台,实现从对话助手到智能助理的转变;2)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支持自主执行浏览、购物等任务;3)Suno发布v4.5+版本,新增人声替换等音乐创作功能;4)谷歌Veo3视频生成模型上线,支持文本转视频;5)全球首个直播流扩散模型MirageLSD发布,实现实时视频转换;6)VSCode编程助手Traycer提升大型代码库处理效率;7)ART框架支持Python一键训练AI Agent;8)NVIDIA语音识别模型Canary-Qwen-2.5B词错率创新低;9)Mistral AI推出Le Chat挑战ChatGPT;10)百度小度上线首个支持物理交互的MCP Server;11)Lightricks的LTXV模型实现60秒高质量视频生成;12)开源模型LTX-Video13B支持30倍速高清视频生成。

  • ChatGPT们重塑了对话框,钉钉今天要重塑表格

    ​自从1979年,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和鲍勃·弗兰克斯顿(Bob Frankston)在苹果当时划时代的 Apple II 电脑上做出了第一张可以自动计算和更新的电子表格 VisiCalc 后,表格就成为了计算机用数据方式理解人类世界的基座。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没人这样讨论它。横横竖竖几个格子,表格无处不在,它看起来太普通了。 然而计算机诸多繁荣的根基,都建立在一张张表格之上,无�

  • AI日报:12306 MCP Server上线;百度推AI搜索助手Tizzy.ai;ChatGPT录音模式面向Plus用户开放

    【AI日报】今日AI领域重要动态:1)百度推出无广告智能搜索助手Tizzy.ai,整合影视资源与深度思考功能;2)12306开源火车票查询引擎上线,采用FastAPI架构实现秒级响应;3)ChatGPT向Plus用户全面开放录音功能,支持实时记录与内容总结;4)开源SaaS模板FireGEO助力快速构建现代化Web应用;5)国产工具ReadMeX可一键生成高质量GitHub文档;6)百度AI助手新增视频通话功能,支持方言识别;7)Jacky

  • 剑指谷歌Chrome!OpenAI即将推出AI浏览器

    据媒体报道,OpenAI即将推出的AI浏览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彻底重塑用户的网络浏览体验,直接向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谷歌 Chrome 发起挑战。 凭借庞大的每周4亿活跃ChatGPT用户基础,OpenAI的浏览器若被广泛接纳,将对谷歌的广告生态系统、网络数据流和搜索流量构成实质性威胁。谷歌Chrome长期以来是Alphabet广告业务的基石,为其精准广告投放和将流量导向自家搜索引擎提供了关�

  • SpaceX将向xAI投资20亿美元:加强对抗OpenAI

    SpaceX已承诺向xAI投资20亿美元,作为其50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在马斯克旗下xAI加速追赶竞争对手OpenAI之际,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其旗下公司的协同效应。 紧随xAI与X的合并完成,这笔投资使合并后公司估值跃升至1130亿美元。目前,Grok聊天机器人已应用于星链(Starlink)客服业务,并计划未来集成至特斯拉(Tesla)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 不过,Grok近期因其部分回复内容引发争

  • OpenAI 30亿收购告吹 谷歌24亿截胡Windsurf

    据媒体报道,原本预计由OpenAI斥资30亿美元收购的热门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周五突然宣布交易取消,转而与谷歌达成合作。 据悉,谷歌DeepMind正积极招募Windsurf首席执行官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多位核心研究人员。虽然谷歌不直接持股或获得控制权,但将投入24亿美元获取Windsurf技术授权并招揽其顶尖人才。 根据协议,谷歌将获得Windsurf部分技术的非独家使用许可�

  • 腾讯云GooseFS团队与厦门大学合作成果 AC-Cache入选 PPOPP

    腾讯云研发的AC-Cache内存缓存系统入选并行编程顶会PPOPP2025。该系统针对小型对象存储场景,通过感知访问关联性的创新设计,成功解决负载不均衡问题。实测显示,AC-Cache可降低80.2%尾部延迟,提升5倍以上访问吞吐量。该技术已开源并应用于腾讯云GooseFS产品,在手机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某手机厂商模型分发速度达300MB/s,带宽提升10倍;某车企训练效率提高30%,数据命中率超90%。AC-Cache的突破将助力企业突破存储性能瓶颈。

  • 苹果用户最好购车选择!小米YU7深度兼容:iPhone、Apple Watch都能控车

    小米YU7已开启交付,首批车主都已经提车回家了。 今天小米汽车官方介绍,YU7延续了SU7的设计理念,充分针对苹果用户优化用车体验,打造让苹果用户也能轻松上手的车型。 首先是iPhone控车更加便捷高效: 支持UWB近场控车与iOS小组件远程控车,比如携带激活了UWB钥匙的苹果手机站在车前3秒,就能打开前备箱; 也可以通过iPhone上的Action Button自定义车控功能,比如一键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