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万:《纽约时报》号称有 600 万订阅户。数字订阅户达到 500 多万,其中阅读新闻用户占 400 万。订阅填字游戏(Crosswords)和烹饪产品(Cooking)的有110.4 万。《纽约时报》预计在 2025 年,可以实现总订阅达到 1000 万,其中 200 万订阅者来自海外。
最近,纽约时报CEO Mark Thompson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相信《纽约时报》肯定还会再出 10 年甚至是 15 年。如果 20 年后还能见到纸质报纸,他会非常惊讶。
特朗普行政令与网络安全无关,她认为,这一行政令是向外宣布美国已经不再相信全球化互联网这一理念。对于科技行业严重依赖全球业务的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且无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评论标题为《So what does trump have against TikTok?》,以下为原文:特朗普总统8月6日晚发布了两项行政命令,禁止TikTok和微信在美国的交易,理由是国
社交媒体Twitter周三遭遇的大规模黑客攻击令人震惊。那么,黑客究竟是如何突破Twitter的安全系统,控制了诸多大V账号,然后发动比特币骗局的呢?四位黑客与《纽约时报》讲述了他们是如何策划攻击Twitter的,并分享了他们的对话日志和截图。《纽约时报》称,这场针对政客、企业以及文化精英的Twitter入侵计划始于周二晚间。当时,两位黑客在网络讨论平台Discor
本月,媒体分析专家尼克·纽曼发表了一份名为《新闻播客与媒体的机会》的报告,声称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关于新闻播客最全面的研究,依据五个不同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瑞典)的播客发展现状,探讨了新闻播客的未来,以及年轻人如何推动新闻播客的增长。通过播客在全球的流行程度,预测收益分配,同时我们也来看一下,这种爆炸式增长的未来空间到底在哪里。
据了解,此前Telegram曾取消了ICO发行。纽约时报指出,Telegram必须在 10 月 31 日前推出加密货币,否则通过之前向Benchmark和红杉资本等投资方筹集的 17 亿美元将被收回。
随着Chrome76 的发布,谷歌试图阻止网页开发者和出版商检测处于Chrome匿名模式的用户。不过,谷歌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因为纽约时报仍成功的检测到Chrome匿名模式,想办法用户进行付费订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除了官媒外,还有许多无良媒体、无章法的自媒体总是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眼球,群众企图听到真实的声音居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假新闻的危害性也愈加显著。
《纽约时报》公司披露了其正在进行的区块链出版实验的新细节,该实验于 3 月被曝光。
《纽约时报》执行编辑Dean Baquet对印刷媒体的未来预测相当悲观。在上周国际新闻媒体协会世界大会上,Baquet谈到了新闻业以及其他经营报纸的现状。
据外媒Vex报道,亚马逊希望向纽约时报和BuzzFeed支付费用,以便能够覆盖美国以外的更多购物者。
Facebook 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其此前公布的发行稳定币计划寻找资金方,第一个目标就是 10 亿美元。
为美国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也是美国新闻界久负盛名的机构,《纽约时报》的网站于本周三刊登的招聘启事显示,这家媒体机构正在寻找能帮助“新闻出版商设计基于区块链的概念验证”的人才。
纽约时报(NYT)一直在寻找区块链人才,以开发一种概念验证( PoC )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新闻出版。
据cryptoglobe消息,《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前记者Jerry Ji Guo卷入了一起ICO诈骗案,涉案金额达 350 万美元。
内容付费这条新路,人人都能走吗?
特斯拉董事长兼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日接受了《纽约时报》的深度专访。他表示,自己没有计划放弃特斯拉董事长和CEO的职位,公司现在也没有积极寻找特斯拉COO的人选。
Facebook对《纽约时报》关于其设备集成API的隐私问题发表的报道评论称,该公司“不认同他们针对这些API提出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发展的日益兴盛,国际间芯片短缺问题也浮上了台面,GPU的价格在过去几个月上涨近百分之五十,涨幅相当可观。作为人工智能企业提高效率不可或缺的工具,GPU的价格上涨,使得全球的人工智能科技巨头,和AI创新企业都受到了波及。在5月8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发布的《为何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使得某款计算机芯片短缺》(Why A.I. and Cryptocurrency Are Making One Type of Computer Chip Scarce)?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旧闻”,在其讣告栏目中出刊发了一篇60年前的“旧”讣闻。
科技领域每年的新发明和新发展可以说多若恒河沙数,有些起初风光却很快走向沉寂,也有的跌跌撞撞之后,最终却占领了市场。总之大浪淘沙之后,能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经得起检验。
据外媒报道,未来,“刊载所有适合出版的新闻”(即《纽约时报》的新闻方针)将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是谁,他们的兴趣是什么。
据外媒消息称,刚刚被任命为Uber CEO的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将卸任纽约时报公司董事。
一位来自德国的研究者师泽仁(S?ren Schwertfeger),刚刚在德国完成了有关自主机器人的博士后研究,然后出乎意料地没有前往美国或者欧洲继续他的研究,而是来到了上海科技大学,并设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他表示,“在其他地方,你建不了这样的实验室,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资金在缩水,但中国的明显在增加。”而这只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一个缩影。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
到了今天,几乎没有哪家传统媒体不曾尝试过数字化转型,但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关于传统媒体的坏消息。停刊、裁员、丢用户、丢广告等词成了传统媒体的关联词。尽管 2016 年纽约时报的数字业务营收接近 5 亿美元,但根据 Fortune 报道,去年前 9 个月时报都在亏损。
2月3日,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China Gains on the U.S i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ms Race》的文章中对中美的人工智能态势进行了分析报道,文中将科大讯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突出代表,并着重介绍了讯飞的人工智能核心计划——“讯飞超脑”。报道中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企业之一,正是此前未受美国媒体广泛关注的科大讯飞。这是一家专注于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人工智能公司,其在语音合成和?
纽约时报与IBM去年在虚拟现实领域都展示了各自的兴趣与研发的项目,今年他们达成了合作,要共同推出增强现实体验《Outthink Hidden》。 纽约时报旗下的T Brand Studio与IBM合作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增强现实体验《Outthink Hidden》,灵感来自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电影《隐藏人物》。《隐藏人物》叙述了关于20世纪60年代太空竞赛期间三位非裔美国女性数学家的真实故事。她们对航天轨道的突破性计算为宇航员约翰·格伦成功绕地球轨道飞行
时至今日,纸媒巨头的日子也不好过,前段时间传出消息,《纽约时报》会至少租出总部大楼中的八层,传统纸媒成为过去式也几乎成了定局。
要和好莱坞演员共处一室了。《纽约时报》联手好莱坞影星用VR技术与大众交互,让用户成为主角。继去年发布了360度影片系列Take Flight后,纽约时报与好莱坞最佳演员一道推出了年度庆祝系列影片Great Performers。这九部黑白风格的短片由导演Gina Prince-Bythewood和Ami Canaan Mann共同执导。演员阵容更是汇集了一众好莱坞大牌明星,包括娜塔丽·波特曼、萨莎·洛讷、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鲁丝·内伽、卡西·阿弗莱克和唐·钱德尔?
纽约时报公司正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生活方式新闻,并推出了Cooking、Watching和Well等在线产品。本周,纽约时报公司再次发力服务新闻业,收购了产品推荐网站The Wirecutter和The Swee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