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纽约时报最新资讯  > 正文

纽约时报以版权为由起诉微软和OpenAI 使用其文章训练大模型

2023-12-28 08:49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纽约时报》在美国时间12月27日对微软OpenAI提起诉讼,理由是这两家公司利用其文章训练ChatGPT等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侵犯了其版权。这反映出,媒体与可能对新闻业造成颠覆性影响的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正日益紧张。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1)

据报道,《纽约时报》声称其发布的数百万篇受版权保护的文章被用于训练两家公司旗下的自动聊天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现在被认为是可信的信息来源,与《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形成了直接竞争,这导致了数十亿美元的法律和实际损失。然而,《纽约时报》在诉讼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赔偿金额要求。另外,《纽约时报》还要求两家公司销毁任何使用到《纽约时报》版权材料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和训练数据。

《纽约时报》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如果微软和OpenAI想要将我们的工作用于商业目的,法律要求他们首先获得我们的许可。”“他们没有这么做。” 此外,《纽约时报》要求两家公司销毁任何使用到《纽约时报》版权材料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和训练数据。微软和OpenAI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纽约时报》还表示,其已于今年四月与微软和OpenAI进行接触,对两家公司使用其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表示了担忧,并探讨了“一种友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其中可能包括一项商业协议以及围绕生成式AI产品的“技术限制”。但是,谈判并没有得出解决方案。

OpenAI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尊重内容创作者和所有者的权利,并致力于与他们合作,确保他们从人工智能技术和新的收入模式中受益。”“我们与《纽约时报》正在进行的对话是富有成效的,并在建设性地向前发展。所以我们对这一事态发展感到惊讶和失望。”微软则拒绝置评。

据报道,OpenAI在7月与美联社达成了一项协议,得以访问该通讯社的一些档案。12月,OpenAI与德国媒体公司Axel Springer SE达成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协议,以使用后者的工作成果,但协议金额未透露。OpenAI发言人周三表示:“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就像我们与许多其他出版商所做的那样。”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信,OpenAI和Kimi想一起去了:大模型的尽头依然还是社交平台

    AI圈最近弥漫着一股微妙的气息。人们似乎不再热议大语言模型的最新突破、以及AI应用的无限可能时,一些代表着未来的AI巨头,却似乎正将目光投向互联网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角落——社交网络与社区。近期的传闻和动作颇具代表性,在大洋彼岸,手握ChatGPT和Sora等王牌的OpenAI,据称正内部测试类X的社交功能,其CEO Sam Altman甚至在私下征求反馈;而在国内,凭借长文本能力

  • “吉卜力被廉价对待,不可原谅” ,OpenAI 会被起诉吗?

    日本业界对 ChatGPT 的“侵权行为”态度不一,而吉卜力工作室却一直保持沉默,双方产生版权纠纷的可能性几何?

  • 国产六大推理模型激战OpenAI

    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R1模型发布,标志着中国AI进入推理模型新时代。文章梳理了国产大模型发展历程:从2022年ChatGPT引发国内追赶OpenAI热潮,到2023年"百模大战",再到2024年"AI六小虎"格局形成。重点分析了六大国产推理模型(DeepSeek、百度、阿里、科大讯飞、字节、腾讯)的技术特点与市场表现,指出国产模型在性能上已接近GPT-4水平。特别强调科大讯飞星火X1凭借全国产化技术路线获得政企青睐,以及DeepSeek-R1以560万美元超低成本实现高性能的突破。文章还探讨了英伟达芯片断供危机下,国产全栈技术路径的重要性,认为自主可控将成为对抗国际不确定性的关键。最后指出,随着推理模型成为竞争焦点,国产大模型正从技术追随转向自主创新阶段。

  • 为编程而生?OpenAI 发布 GPT -4.1 系列模型

    OpenAI 表示,GPT-4.1 是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的……

  • OpenAI的吉卜力,撞车了被字节起诉“投毒AI”的前实习生?

    耗费动画大师宫崎骏数十年心血、一帧一画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比如《起风了》中耗时一年多的四秒人群场景,或是《幽灵公主》里那个生物钻地镜头背后一年零七个月的5300帧手绘,如今,在GPT-4o手中,似乎变得“唾手可得”。用户们兴奋地将个人照片、网络梗图甚至历史影像纷纷“一键吉卜力化”,其效果之逼真、风格之统一,迅速点燃了网络。随着GPT-4o可能引领的自回归新浪潮,我们无疑等不及要看到这个方向的开源进展,或是中国企业的快速跟进与实现了。

  • 刚刚,OpenAI发布GPT-image-1模型,更强吉卜力本来啦

    OpenAI发布全新图像生成模型GPT-image-1,通过API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该模型支持精细控制图像敏感度、生成效率、背景、输出格式等参数,并集成吉卜力模式。Adobe、Figma等企业已将其应用于产品中。API支持批量生成、蒙版编辑、透明度调整等高级功能,图像生成成本从0.02-0.19美元/张不等。CEO Sam Altman表示该模型与ChatGPT版本差异显著,开发者可通过API实现更多创意场景。新模型在�

  • 媲美OpenAI-o3,刚刚开源模型DeepCoder,训练方法、数据集大公开

    今天凌晨4点,著名大模型训练平台TogetherAI和智能体平台Agentica,联合开源了新模型DeepCoder-14B-Preview。该模型只有140亿参数,但在知名代码测试平台LiveCodeBench的测试分为60.6%,高于OpenAI的o1模型,略低于o3-mini。TogetherAI刚获得3.05亿美元的B轮融资,其估值也从去年的12.5亿美元翻倍至33亿美元。

  • 两大CEO多项分歧曝光,OpenAI微软的“最佳合作”要破裂?

    OpenAI与微软的"科技界最佳合作关系"出现裂痕。微软6年来投资数十亿美元推动OpenAI发展,助其ChatGPT用户突破5亿;同时OpenAI为微软提供尖端AI工具,使其股价翻倍。但双方在算力供给、模型使用权和AGI研发进度上分歧加剧。微软秘密启动自研AI项目,挖角OpenAI对手苏莱曼,耗资6.5亿美元组建团队。OpenAI则可能触发合同条款限制微软接触其最新技术。若OpenAI年底前未能完成�

  • 何小鹏“剧透”:小鹏训练的一个物理大模型 是国内车企“独一份”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今日早间,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作为最早把「智能化」作为核心的车企,小鹏的本质是「AI汽车公司」,我认为AI 最大的价值在于改变物理世界,而不仅是数字世界,我们要做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我更想通过 AI 来改变物理世界,这是很有意义的,但难度也更大。小鹏坚持全栈自研,去年率先在自动驾驶领域引入强化学习、模型

  • o3模型基准测试分数仅为10%,远低于OpenAI宣传的25%

    OpenAI的新AI模型o3在第一方和第三方基准测试中存在差异,引发公众对其透明度和测试实践的质疑。去年12月,o3首次亮相时声称能解答超过25%的FrontierMath问题,但实际正确率仅为2%。内部测试发现,o3能达到超过25%的准确率,但其使用的计算资源比上周OpenAI推出的模型多得多。Epoch AI发布的独立基准测试结果显示,o3的得分约为10%,远低于OpenAI宣称的25%。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OpenAI的说法有误,可能是因为OpenAI使用了更强大的内部架构进行评估,并采用了更多计算资源。此外,Epoch指出其测试设置可能与OpenAI不同,并且在评估中使用了更新版本的FrontierMath。